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大功率柴油机气缸套为载体,采用盐氮化处理工艺,并通过与激光淬火工艺相比较,从理论上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以环境保护为切入点,从化学反应理论方面探讨了盐浴氮化工艺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机车柴油机气缸内摩擦副的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产主型机车柴油机缸内摩擦副配合使用寿命短、特别是活塞第一环槽副磨耗快,这一制约机车延长中修周期的主要因素,以缸内摩擦副整体匹配的概念,在合理改进活塞环及环槽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活塞顶整体氮化,并以软氮化缸套匹配3mm球铁镀铬桶形环的摩擦副配合形式,进行了装车运用试验。结果表明,新匹配的摩擦副装车运用30万km后,其使用寿命预计可达60万km以上,满足内燃机车一个中修、一个大修的修程要求。  相似文献   

3.
鉴于轨距挡板常规气体氮化生产工艺周期长、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和质量低的不足,利用稀土特有的原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采用稀土催渗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最佳的稀土催渗气体软氮化工艺,解决轨距挡板常规气体软氮化处理存在的问题。稀土催渗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降低轨距挡板氮化处理的能耗,显著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微动磨蚀现象可导致车轴疲劳强度下降,而采用盐浴软氮化工艺可以防止车轴的微动磨蚀.文中将盐浴软氮化工艺应用于车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盐浴软氮化工艺可显著提高车轴的疲劳强度.相比光轴,经盐浴软氮化的试验车轴的疲劳强度约提高42%;处理后车轴无变形,车轴基体的组织未变,车轴的综合机械性能不受影响,适合应用于铁道机车车辆车轴.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可再生生物燃料的使用,考虑到从种植、燃料生产到汽车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乙醇在弹性燃料汽车上的应用被认为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代用方案。在巴西,80%以上的量产汽车都使用弹性燃料。由于乙醇热值较低,为了获得相同的发动机功率,与汽油相比,乙醇的燃烧标定更为激进。这种燃用乙醇时不断增加发动机比功率的需求所产生的机械热负荷对活塞环摩擦学特性是一种挑战。乙醇的使用也带来一些特定的未被明确的摩擦学差异,如燃料稀释润滑油(尤其是在冷起动时),以及具有腐蚀性的工作环境等。在特定的驾驶条件下,曾观察到氮化钢的第1道活塞环表面剥落等早期失效情况。当采用乙醇运行时,弹性燃料发动机呈现更高的最高燃烧压力,并且该峰值出现在曲轴转角上止点附近。这种状况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擦伤的风险及摩擦学上的困难,这些都可能导致氮化层的裂纹及剥落。从摩擦学角度探讨弹性燃料发动机的第1道活塞环性能。讨论了弹性燃料发动机使用乙醇后对第1道活塞环的磨损、擦伤、氮化层剥落及摩擦等特性的影响。用发动机试验来评定耐磨损性和耐剥落性。有关擦伤,进行了环块法摩擦磨损试验,并给出了活塞环的涂层分级。还讨论了第1道活塞环的摩擦特性及对燃油耗的影响。给出了发动机浮动气缸套的试验结果。最后,讨论了克服这些挑战的活塞环技术方案。其中,有改进氮化处理以增加韧性的钢制活塞环,以及应用一种物理汽相沉积涂层,以提高耐磨损性和摩擦特性。介绍了一些摩擦试验台和发动机试验,以支持所讨论的技术方案。发动机试验基于严酷程序,目的是证明或预测弹性燃料发动机燃用乙醇时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氮化、软氮化、渗碳、碳氮共渗、高频淬火、扩散渗镀、PVD、CVD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当今在这类表面热处理方面的研究动向及取得的新成果,较为详细地评价了上述热处理技术研究中采用的最新试验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也展现了表面热处理研究的生机活力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盐浴软氮化用的盐浴的热传递大,因而被处理工件加热速度快,且处理炉内温度均布,能使工件处理质量稳定。最近开发的低氰化的盐浴软氮化处理更有利环保。本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要求耐摩擦磨损、耐热胶黏性优异的机械零件的处理。介绍了盐浴软氮化处理的原理、特征、应用效果,评价了新型盐浴软氮化工艺及氮化处理与高频淬火的复合热处理等新技术动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提高摩擦副零件可靠性和耐磨性的方法。通过实物试验证明,用这种方法处理加工的气缸套工作面的耐磨性提高了35%~40%,活塞环的磨损降低了70%。  相似文献   

9.
渗氮系列(包括氮化、软氮化、等离子体软氮化等)表面硬化处理是改善机械零部件滑动表面的耐熔着性、耐磨性等综合机械特性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对该工艺实施的基础特性评价结果及具体应用实例。同时,作为新技术的开发,阐述了氮化(渗氮)系列表面硬化处理与其他热处理及硬质涂覆膜组合起来进行复合处理的原理、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在产品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氮化层反应扩散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Cr18Ni9不锈钢盐浴软氮化处理后的氮化层组织特点及生长速度的研究,探讨了氮化过程的反应扩散机理,提出了对该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机车活塞环抗拉缸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进口和国产同类型活塞环抗拉缸性能试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活塞环/缸套匹配副的拉缸机制,为活塞环的涂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穴蚀是柴油机工作中的疑难杂症,主要发生在气缸套与机体的水腔面,主导因素为气缸套的高频振动产生空泡,在压差下空泡爆炸产生破坏力击损气缸套表面,降低气缸套使用寿命.穴蚀问题发生和解决的周期很长,又发生在柴油机内部,很难直观发现穴蚀,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多年来根据用户气缸套实际穴蚀情况一直做着不同的改进并跟踪,从穴蚀原理和外部因素等不同方案着手逐步解决穴蚀这一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肖维远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6):108-110,121
针对装用低摩闸瓦转K2、转K4型转向架的既有货车换装高摩合成闸瓦组合式制动梁方案,着重介绍了254×254G型旋压密封式制动缸的方案、结构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植强  曾小星  顾飚  李拯 《铁道车辆》2011,49(4):35-38,48
对厂修货车转向架调整中(下)拉杆孔距以适应制动缸活塞行程问题进行了统计、计算和分析,发现转K2型和转K6型转向架基础制动存在调整盲区,特别是将要进入厂修期的转K6型转向架存在较大的调整盲区,影响到制动缸活塞行程的调整,因此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制动缸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制动缸压力数据采集、制动缸活塞行程的测量、无线传输等主要电路和系统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采用N2+H2气氛对DZ2钢的试样及车轴进行离子渗氮工艺试验,通过温度、时间、N2比例3种因素的正交试验以及三段式深层离子渗氮试验,结合OM、XRD、SEM等检测与分析,实现渗氮层组织结构及硬度梯度调控,得到优化工艺参数,并对渗氮后的表面粗糙度及残余应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气氛含N2比例20%以下时表面可以获得γ'单相...  相似文献   

17.
单元制动缸是铁路客车尤其是高速铁路客车实现短距制动、保证旅客生命安全的关键设备,从单元制动缸的活塞动作形式、缸体和缸盖组合形式、调整螺母啮合形式等方面探讨国内外几种典型制动缸的结构及差异,为制动缸检修人员更好地开展检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风化软岩段桩基侧摩阻力承载特性和桩基安全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某工程水稳性较差的风化软岩段3根试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自平衡法试桩荷载箱上部桩与传统静载法试桩的桩身受力方向相反,前者比后者端阻力发挥更充分;在2倍设计荷载作用下桩顶等效竖向位移较小,桩身侧摩阻力、端阻力大部分未充分发挥,实测桩侧摩阻力可能比勘察提供的侧摩阻力值大;按照经验法和简化法得到的3根试桩的计算安全系数差别较小,均大于2.2,验证了试桩的安全性和自平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柴油机活塞环、气缸套等摩擦副磨损的分析研究,认为机油机械杂质高是导致柴油机气缸各个摩擦副磨损的主要原因,机油机械杂质高的原因是柴油机进气系统过滤效果差,带有细小砂粒的空气进入柴油机各气缸参与燃烧,使机油机械杂质快速升高,导致摩擦副加速磨损,造成柴油机不能正常工作。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改造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彻底解决了柴油机气缸摩擦副加速磨损,保证机车在一个中修期的正常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