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自行车》2005,(1):58-58
近年来在开发、生产小轮径自行车以及折叠式自行车等新品方面颇有建树的钲尚工业公司(中国台湾地区),同众多海外自行车生产厂商一样,也十分看好“2004东京国际自行车展”,推出了不少颇具自己特色的自行车新品,参与“同台竞争”。在钲尚工业公司所推出的一系列电动自行车新品中,有一款取名为“勇士”的微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前轮大、后轮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行车》2004,(12):39-39
以生产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为“主业”的钲尚金属工业公司(中国台湾地区),此次是第二次赴日本东京国际自行车展参加展示。钲尚除了在深圳设有生产据点,生产电动折叠式自行车之外,还批量生产自行车把接头、车闸制动钢绳等产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动自行车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车子的外观造型、内部结构,以及配置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同类型的车种也随之不断涌现(如折叠式小轮电动自行车、周身充满越野自行车气息的越野式电动自行车等),并开始大批量推向市场。位于我国广东地区的中国航空技术广州进出口公司在“2008上海国际自行车展”上推出的一款越野式电动自行车新品,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4.
擅长制作各类特种自行车(如双座串列式自行车、残疾人专用三轮自行车、儿童专用悬挂式自行车、靠背式自行车以及三轮电动自行车等)的德国WULFHORST公司,经不懈努力,最近又向市场推出了两款颇具自己鲜明特色的特种自行车:即“PROVENCE”多功能载重型自行车和带有倾卸式翻斗的“MEIER”三轮载重自行车。  相似文献   

5.
数字电动     
据“全国五十家主要企业电动自行车产、销、存统计表”数据显示,2003年1~12月这五十家主要企业电动自行车产量为185.06万辆,同比增长108%:销量为181.87万辆,同比增长111%;其中产量超万辆的企业达到44家(其中有36家企业产量超2万辆,15家企业产量超5万辆)。  相似文献   

6.
海外信息     
德国HERCULES: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减肥” 德国HERCULES公司推出的一款经过“减肥”处理、称之为;“SPORTSL”(未经减肥处理之前的称呼)的电动自行车新品.从2010年起将正式取名为“SPORTSLLITE”。此款电动自行车新品经过“减肥”处理后,“体重”整整减轻了3.5公斤,仅达24.5公斤。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处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信誉标志”专家组会议,第一次会议于3月召开,中心议题是修订《中国自行车协会“信誉标志”实施办法(电动自行车部分)》(以下简称“办法”)和《电动自行车“信誉标志”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修订后的“办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品牌运动洪波涌起.优势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进入战国时代.弱势品牌和投机取巧者将面临淘汰出局!整个行业正在向健康良性的轨道迈进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簧.鼓励和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众多知名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借势发力.运筹帷幄、谋兵布阵,抢滩各主要大城市.甚至涉足国际市场,开始实施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一场残酷的品牌之战正在上演!于是,围绕着品牌的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市场知名度等与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关的讨论在业界迅速展开.而权威人士认为:品牌价值等于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无形资产和品牌商标无形资产)加市场占有率加产品美誉度。企业界也纷纷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及品牌培育方面各出奇招群雄逐鹿.谁是真正英雄?品牌大战.究竟由哪些“王牌”统一天下?欢迎各知名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各著名代理、销售商提供新闻线索和资讯.我们将即时跟踪报道.欢迎社会各界关心电动车产业.致力于建设绿色家园的一切朋友参与讨论,欢迎投稿!  相似文献   

9.
日本GEESES股份公司(位于日本都千带田区:总经理:河岛刚士先生)于2004年5月向市场隆重推出了“SADATE4”以及“SADATE8”等一系列设计极其新颖的电动自行车新品。这些新品的推出,对当今日本的电动自行车市场而言,无疑,又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日本松下自行车技术(股份)公司推出的称之为“2007新款”的电动自行车,不仅动力强劲,使用功能以及操作方式较以往同类产品有明显提升,而且追求“安心·安全”和“亲切设计”气息也相当浓厚。这些电动自行车新品以设有“全新辅助动力操作方式”(分强、标准、自动节能3种操作模式),为其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海外新品     
WINORA: “2010 MIONIC 24 V 7-GANG”电动自行车 德国WINORA推出的此款名为“2010 MIONIC 24.V-7-GANG”的简易敖电动自行车。以设计新颖、结构紧凑、装备较为先进,为其最大亮点。以下系为“2010MIONIC24V-7-GANG”简易款电动自行车主要零部件和配件的使用特性介绍,以及有关技术数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日本SUNSTAR技研公司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发成功了一种专供电动自行车使用、科技含金量较高的小型电动助力部件。这种集动力强劲(输出辅助推动力大)、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等多种特性于一身的小型电动助力部件,个性突出,因此,其在欧洲地区也深受众多用户好评。据介绍,该小型电动助力部件目前已同“智能型”电动自行车系列配套,并有机融为一体。此种“智能型”电动自行车系列以“充分吸取各种电动自行车独创性”,为其最大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动车用铅酸电池的原理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与俗称的“四六件”——电动机、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而首当其中的是蓄电池,有人甚至称其为电动自行车的心脏,这是决定电动自行车性能的重要部件之一。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大多以密封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这是因为密封铅酸蓄电池价格低廉、性能可靠、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全密封免维护以及自放电率低等特点,可以完全满足电动自行车使用要求.特别是考虑到性能价格比(见表一),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国内的电动自行车仍将主要使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行车》2004,(2):31-32
日本松下自行车工业股份公司前不久推出了一款堪称“全球重量最轻”。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这款“浑身”充满青春气息、重量仅16.9千克、名为“WILL ELECTRIC BIKE”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新品,已于2004年2月15日正式批量推向市场,市场售价为10.98万日元(其中,整车9.98万日元.专用充电器1万日元)。  相似文献   

15.
电动自行车市场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上的问题 交通规划和管理部门没有能对电动自行车的“蓬勃发展”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国家的法规对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美利达拥有一流的自行车生产线,所生产的高品质山地车、公路车产品,以其低碳环保的理念,推动自行车骑行运动的发展,深受广大自行车爱好者的喜爱。美利达集团于1972年创立,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1990年在深圳建立了美利达自行车(中国)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高端自行车的研发,进入到大陆市场已经有20年左右的时间。美利达拥有一流的自行车生产线,所生产的高品  相似文献   

17.
电动自行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它作为短途代步的私人交通工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操作简单、骑行舒适、便捷查人数的12.80%;浙江省至2004年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50万辆(含超出标准的车子),仅杭州市就有30万辆;上海市的保有量已达到90万辆;成都也达到50万辆:南京市起步较晚,现在也有22万辆之多。正因为有广泛的需求,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很快,中国自行车协会1998年开始统计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当时是5.86万辆,  相似文献   

18.
德国DAUM电气公司(位于富尔特地区)是一家以开发、生产各种电子控制的娱乐健身器材,以及简易款电动自行车的专业生产厂商。产品生产基地目前设立在远东地区。“ERGOBIKE PEDELECCOMFORT”(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取名为“舒适型”的简易款电动自行车)和“ERGOBIKEPEDELEC TREKKINGD/H”(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颇具运动自行车风格、称之为“D/H”的电动一长途旅游自行车)这两款电动自行车,均配有高档的零配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江苏自行车产量(51家工厂统计)为990.9万辆,占全国7800万辆的12.7%,全省出口自行车564,8万辆,创汇22592万美元,占全国自行车出口5043.7万辆的11.2%,全省电动自行车(32家工厂统计)产量为107.95万辆,占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400万辆的26.9%,电动自行车总量及生产企业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自行车零件如飞轮、脚蹬、抱闸、钢圈、轴皮、链罩、五件碗、接头等产品的产销量均为全国之首,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江苏在自行车出口方面不如广东,江苏自行车行业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不如浙江。  相似文献   

20.
日本雅马哈发动机(股份)公司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产品市场销售渠道,于不久前在电动混合型自行车的标准款式“PAS”以及“PAS LHITIUM系列”(该系列具有动力强劲、行驶距离长等多种特性,因而始终深受众多电动自行车用户青睐)电动自行车上采用了一种可明显提高整车使用功能、称之为“AUTO-ECO-MODEPLUS”的全新行驶方式。上述采用“AUTO-ECO-MODEPLUS”全新行驶方式的电动自行车新品,已于2007年2月22日起正式开始批量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