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人体参数为基础建立的人体模型是描述人体形态特征和力学特征的有效工具,是研究、分析、评价人机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用于车身设计的H点人体模型是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工具之一。针对现有的SAEJ826H点人体模型的缺点,介绍了由UMTRI和BDLMSUCE最新开发的ASPECT人体模型,为汽车厂家使用新的人体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汽车人机工程学三维人体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模型是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的基础工具.在Catia三维软件中提供了人机工程设计与分析模块,为搭建数字化三维人体模型创造了条件。如何正确搭建.按怎样的思路和方式建立渗合我国国情的人体模型是文中论述的重点。另外.也对人体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3.
对正面碰撞有限元人体模型结构进行了详细分解,并对有限元人体模型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H点是驾驶员区域布置时的设计基准点,通常是指第95百分位的男子人体模型在座椅处于最后最低时的胯点。驾驶员H点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而驾驶员处于舒适驾驶姿势时,身体各关节的角度一般在一定的范围内,文章以数字人体模型各关节角度的舒适范围为输入,研究H点的优化方法,并进行越野汽车的驾驶员区域布置,为驾驶室人机工程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体模型是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校核工具,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文中基于Ramsis,根据影响人体模型选择的因子数量,对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进行划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人体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而得出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人体模型即边界人体,并以驾驶室人因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人体参数为基础建立的人体模型是描述人体形态特征和力学特征的有效工具,是研究、分析、评价人机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用于车身设计的H点人体模型是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工具之一。本文针对现用的SAEJ826H点人体模型的特点,介绍由UMTRI和BDLMSUCE最新开发的ASPECT人体模型的优点,为我国汽车厂家使用新的人体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丁华  王岱斐  夏长高 《汽车工程》2007,29(7):558-561,565
以刚体空间运动学为基础,讨论了作为关节链结构的人体模型及其在空间的位置和方位的数学表示方法,研究了物体在空间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探讨了人体模型的正向和逆向运动学控制方法,提出了运用正向和逆向运动控制法联合控制人体数字模型的控制策略,构建了舒适性的模糊评价规则,并用于人体模型姿势的舒适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上接2014年第7期)d)人体模型动作编辑:人体模型进入到整车数据中后,需要通过编辑人体模型驾驶摩托车的动作实现对人体工程的分析。选择人体模型后,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编辑参数"选项,进入到编辑人体模型菜单下,图10所示为编辑人体模型的多种功能菜单。在编辑人体模型组合菜单中,有多个选项供选择,首先从人体手型库中调用"最大抓握"状作为人体模型抓握手把的动作;再创建人体驾驶摩托车的坐姿动作,这涉及到人体多个关节动作,包括上侧关节(上臂、上关节、上锁骨)、肘关节(肢体上臂和下臂)、肢体下臂和手掌、臀关节(肢体腹部和大腿)、膝关节(大腿和小腿)等,人体驾驶动作是完全对称的,所有编  相似文献   

9.
以人体参数为基础的人体模型是描述人体形态特征和力学特征的有效工具,是研究、分析、评价、人机系统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H点人体模型是车身布置设计的工具之一。本文针对现用的SAEJ826KH点人体模型的缺点,介绍由UMTRI和BDLMSUCE最新开发的ASPECT的人体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人体模型作为人机工程学的重要工具,在人机工程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进行了前期处理,然后与CATIA中人体变量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出其中的部分重要变量,建立一个中国成年人人体模型尺寸数据文件,导入CATIA HumanMeasurement Editor模块中即可完成中国人体模型的建立,然后对其在汽车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边坡失稳是渗流场与应力场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降雨入渗下边坡含水量增大而土体抗剪强度减小, 对于非饱和状态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利用Fredlund公式进行分析,建立流固耦合的分析模型,并通过Soilworks软件对工程边坡进行分析,评估加固效果,指导设计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以保障运营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五讲——衬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3):251-256
从使用性、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和特殊围岩时补充支护的力学功能等方面分析二次衬砌的功能,说明二次衬砌是确保隧道使用性、耐久性、降低不确定因素影响及具有力学功能的不可或缺的构件。分析衬砌的耐久性: 目前各国对衬砌的计划使用期限的规定一般是100年;调查显示,混凝土衬砌经过修补或采用“预防维护”体制,可以满足100年的耐久性要求,但运营隧道的衬砌有随时间逐渐劣化的趋势。隧道结构劣化的原因除了施工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外,主要是围岩劣化和衬砌本身劣化。结合日本的试验分析认为: 在耐久性设计中,可以不考虑围岩劣化的问题。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调查发现目前衬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衬砌混凝土不密实; 2)衬砌背后留有空洞; 3)衬砌厚度不均匀,拱顶厚度偏薄且留有空隙; 4)衬砌混凝土存在潜在的裂缝。总结各国在提高隧道二次衬砌耐久性方面的主要措施: 1)尽可能不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2)采用钢筋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0 mm; 3)采用喷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时,除计算厚度外,应增加50 mm的保护层厚度; 4)二次衬砌应设置仰拱; 5)仰拱和拱墙须“闭合成环”; 6)改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7)减少混凝土衬砌的初始缺陷。认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好6)、7)两点,衬砌的耐久性将得到极大的改善。针对6)、7)两点,介绍日本在衬砌施工关键工艺--浇筑、捣固和养生方面的做法: 拱顶部水平压入浇筑工法、隧道衬砌拱顶捣固系统、喷雾养生和采用塑料模板,以期为我国同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四讲——钢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2):123-130
介绍型钢钢架的类型、应用要点及功能效果。重点阐述能使型钢钢架发挥支护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 与围岩紧密接触、增强脚部支持力、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采用高规格型钢钢架),强调应坚持钢架与围岩间用楔块楔紧;提出当围岩条件恶劣时,可借鉴日本开发的用型钢代替大拱脚的方法;认为当断面大、围岩差时,有必要用高规格的H型钢代替工字钢,可不增加开挖断面面积和喷混凝土的数量。介绍瑞士在Gotthard隧道预计会出现大变形时,采用的可缩式钢支撑,具有使坑道刚性逐渐提高的效果。我国钢架多采用人工架设,速度慢且架设质量难以保证,介绍日本的钢架架设设备(带举重臂的一体型喷射台车和搭载在钻孔台车上的架设机械),这些设备可以提高钢架架设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介绍日本对型钢钢架的施工管理规定。从国外隧道施工趋势来看,采用型钢钢架很少,采用格栅钢架更为普遍。在格栅钢架的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经验更为成熟。我国的格栅是4肢的,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的格栅是3肢的。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挪威的钢筋肋。日本在二川公路隧道的试验,认为在与标准支护模式同等承载力的条件下,3根主筋构成的格栅,每榀比H型钢大约节约100 kg钢材。日本正在研究用高强度喷混凝土代替型钢钢架的可行性,值得关注。最后强调: 1)钢架如果与围岩不紧密接触,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支护功能,因此,设置楔块必不可少,喷混凝土时钢架与围岩间要喷密实; 2)应进一步研究格栅钢架和型钢钢架的应用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红星坪悬索桥桥梁总长232 m,主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跨为222 m,垂跨比1/10.2;桥面宽度6 m,净宽4.8 m。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柱;主缆及抗风缆锚碇采用重力锚;加劲梁采用分离式钢箱梁,上、下游设置抗风缆。通过详细阐述人行悬索桥的总体设计要点,结构设计关键节点,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12):1403-1411
为确保隧道安全,高质量、快速地施工,必须提高现行的施工管理水平,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包括隧道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的管理,但重点是施工管理。隧道施工管理的内容基本上可归纳为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作业、质量)管理及环境管理3类。本讲着重分析目前我国精细化隧道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技术(作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1)指出安全管理实质是风险管理,我国在风险管理方面,制定和颁布了有关风险管理的指南、规定等,但在执行和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把不可接受的风险变成可接受的风险,认为能否实现这一点,决定于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水平。指出风险预测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强调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测、掌子面观察和洞内外变形量测,收集可靠情报,有效管理。2)指出技术管理的重点是对开挖、支护、衬砌的技术管理。目前我国的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普遍不到位,管理粗放。其中开挖管理重点应放在对掌子面前方、掌子面、掌子面后方拱脚部位等围岩的管理;支护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把可能发生的位移值控制在容许范围内;衬砌施工管理的重点是衬砌及仰拱的连接,衬砌的施作时机,潜在的初期缺陷的控制。3)以混凝土衬砌初期缺陷控制为例,列出日本管理的细目表以及衬砌施工核查卡,说明只要管理到位,技术才能到位,质量也才会得到保证。4)最后强调“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求“技术精细到位”。不管技术多么好,做不到位,一切免谈。对隧道这样的隐蔽工程,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管理层要下大力气,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6.
西宁市文汇路跨湟水河大桥为(24+65+158+65+24)m双塔五跨连续混凝土梁自锚式悬索桥,综述该桥设计与计算。该桥采用纵向半漂浮体系,设置纵向阻尼器控制梁端位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混凝土截面,梁高2.2 m;桥塔采用门形框架混凝土结构,塔顶横梁采用矩形空心截面并设置预应力钢绞线;桥塔墩下部采用分离式承台,单个承台布置6根直径2.2 m钻孔灌注桩;主缆采用φ5.25 mm镀锌高强平行钢丝,吊索采用φ7.0 mm镀锌高强平行钢丝。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各项检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上海轨道交通11、13号线隆德路站换乘段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德路站是上海轨道交通11、13号线的换乘车站。它由两线车站、控制中心、地下变电站、附属结构等多部分组成,结构较为复杂。该文介绍了隆德路车站换乘段节点结构设计。换乘段为地下四层结构,施工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换乘段地下二层以上设采光中庭,顶板、下一层板开圆形大孔,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采用空间整体分析,计算模型与实际工况相吻合,计算结果合理,以期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锚碇结构是保证悬索桥结构整体安全的关键所在,锚碇防水是保证结构长期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万州长江二桥主桥锚碇采用复合式锚碇结构,该桥锚碇洞室的大部分及锚塞体均位于三峡枢纽正常蓄水位以下,锚碇洞口距水边距离有限,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防水处理难度很大,因而采取了综合防水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忠 《交通科技》2012,(5):31-33
为研究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承载能力,以某连续梁桥为计算实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质量-弹簧的车辆模型和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特征,着重探讨了车辆刚度、车辆质量、行车速度等车辆荷载因素对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汽车座椅调角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了调角器研究开发的重点。完成了调角器的方案设计,阐述了行星齿轮式调角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调角器核心件的详细设计,实现了汽车座椅靠背角度的连续调节和可靠自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