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隙率是SMA配合比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各档集料密度的取值和是否考虑纤维素对空隙率的计算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四种不同的情况,分析了在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几个因素,同时提出在工程实践中应该统一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春  许志鸿  陈兴伟 《公路》2003,(4):111-114
通过对不同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分析了集料密度和混合料空隙率的不同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对于确定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对其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确定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时应尽量避免的人为影响,同时对今后测定和计算方法的规范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室内车辙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现场情况,分析了室内车辙板的隆起部分在整个变形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中车辙板的变形特征,提出了车辙板侧向隆起高度的量测办法和隆起系数KL的计算方法。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车辙试件空隙率,试验温度、轮压、试验时间及沥青混合料类型对隆起系数KL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因素中,只有试件空隙率对隆起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且空隙率越大,隆起系数越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室内车辙试验隆起系数的建议值,对于现行规范中4%空隙率的车辙板而言,隆起系数可取0.5.  相似文献   

4.
论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与压实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金安 《公路》1996,(6):29-41
密度,空隙率和压实度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性指标,由于密度测定方法和空隙率计算方法的不同,往往引起监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的矛盾而影响施工,本文着重介绍密度,空隙率和压实度的测定方法,并结合美,日等国标准,介绍了新的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空隙率对沥青混凝土的重大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沙庆林 《国外公路》2001,21(1):34-38
利用国内外的已有资料较详细地论述了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对其透水性、氧化、抗永久形变能力和强度的重大影响。进一步证明,沥青面层所用混合料应该是马歇尔试验空隙率为3%-4%的密实式级配。  相似文献   

6.
苏卫国 《中外公路》2001,21(1):34-38
利用国内外的已有资料较详细地论述了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对其透水性、氧化、抗永久形变能力和强度的重大影响。进一步证明,沥青面层所用混合料应该是马歇尔试验空隙率为3%~4%的密实式级配。  相似文献   

7.
5 问题讨论 5.1 正确评定压实混合料空隙率Va 空隙率是SMA混合料一项最重要的指标,关系到混合料各个方面性能.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由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8.
李闯民  王宁辉 《公路》2007,(1):138-143
排水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排水机能和耐久性均与混合料的空隙率密切相关。因此,测出排水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显得非常关键。提出连续空隙率的测量方法,对设计空隙率为15%~25%的排水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体积法和真空密封法测量并计算其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研究表明,体积法测量的空隙率的变异性比真空密封法测量的空隙率变异性大。体积法和真空密封法测量的空隙率与连续空隙率的相关性大,回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排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能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军  叶奋  黄彭  王仪融  沈平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35-37,40
排水沥青面层的主要功能为排水功能,即在降雨期间,雨水通过结构内部的孔隙排出路面,使路表保持相对干燥,从而提高行车安全度,排水功能的大小与混合料的透水能力有关。根据水流在其结构内部的流动特征,本文提出了透水能力的计算和测试方法。通过在不同空隙率和坡度条件下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试。得到了混合料透水能力与其混合料空隙率和路面横坡,以及混合料目标空隙率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用于指导排水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混合料组配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细集料、级配类型、油石比、沥青类型和成型方法成型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并计算试件空隙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明显偏大,都超出规范要求范围;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较小,都满足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玄武岩细料毛体积密度偏大,并且其不容易压实。建议最好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慎重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如该地区缺少石灰岩细集料,则应先检测玄武岩细集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