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任意曲线坐标系建立的河口地区三维盐水入侵数学模型,应用在长江口水域盐水入侵模拟计算,经计算,盐水入侵呈现出周期性,潮位,流速,盐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一致。表明该模型可以实际工程中运用。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河口洪季盐水入侵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河口在2003年7月大潮期间测得的潮流、泥沙和盐度现场观测资料,对伶仃洋河口洪季的盐度分布及盐淡水混合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盐度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潮周期变化;位于西槽航道内盐度值从上游向下游线性增加,盐度梯度变化接近,在垂向上,底层盐度大于中、表层盐度值,垂线平均盐度与0.6H处盐度...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研究长江河口段平均海面的特性,建立了大通至长江口感潮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径流与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水动力过程,并设置上下游不同条件的对照组,分析了河口段平均海面的影响因子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段年平均海面A0值由上游径流和外海潮波共同作用产生,外海潮波给予了河道内平均水位一个沿程定值,而径流使得其产生了沿程衰减的趋势,这是河口段A0特征不同于外海的原因,也说明径流是其主要影响因子。A0只受径流和外海潮位的年平均值影响,而不受两者的年内变化影响。径流量的变化会导致上游A0值比下游发生更加显著的响应;外海A0值的变化会使沿程发生大致等量的变幅。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后,河口段A0也将上升相近幅度。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南支河段存在三个盐水入侵源,即南港、北港和北支。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长江口三个盐度入侵源对南支河段的影响,模拟了长江口北支向南支倒灌盐水的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北支倒灌南支的过境盐水往复振荡下移的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北支向南支倒灌的过境盐水是南支河段的主要人侵源,无论是从入侵历时还是从入侵程度来看,长江口南北港的盐水对南支河段的影响均处于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6.
7.
8.
利用坐标变换法建立了三维潮流盐度泥沙数值模拟 ,解决了复杂边界的处理问题 ,并应用于伶仃洋航道的整治研究中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航道中的含沙量、盐度分布与现场实测很吻合 ,模拟计算得出的航道一期工程开挖后的淤积量与现场实测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建立珠江三角洲河网整体一维水动力、盐度数值计算模型,此模型涵盖了整个珠江三角洲河网区,验证结果良好。在此模型基础上,对2001年枯季和2005年枯季珠江三角洲咸潮上溯情况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0.5‰盐度线在整个河网区域呈现出向右倾斜的“S”形,2005年枯季咸潮平均上溯距离达到了32.4 km,这几乎是2001年枯季的2倍。进一步利用模型模拟4种不同来水情况下的咸潮上溯距离的变化情况,对4种来水流量下的咸潮上溯距离进行分析,发现当上游来水平均流量减少将近0.5倍时,下游8大口门处咸潮上溯平均距离将增加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14.
15.
长江口水域一直采用传统有验潮和GPS-RTK相结合的水深测量方法,但现有潮位站无法控制整个区域,RTK差分信号受距离限制又无法做到全覆盖,制约了水深测量效率与精度。GPS-PPK技术具有作业范围广、测量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优点,不受无线电传输距离和通信网络环境的限制。通过在不同作业距离下的精度测试,GPS-PPK技术较传统有验潮和GPS-RTK结合的测量方法具有更高的作业效率和整体精度,可应用于长江口地区水深测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长江口岸直水道泰兴顺直段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兴顺直段是长江下游主要碍航浅滩之一。历年河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表明,该段多年来河道外形相对稳定,但深泓线以及滩槽变化较大。深泓线年际间发生大幅度摆动,鳗鱼沙心滩具有易变反复,不易消失的演变特点,左、右槽主支地位交替发展。并且该河段演变受特大洪水影响很大,甚至出现滩槽易位现象。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白茆沙河段航道整治方案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河势分析,总结了长江口白茆沙河段近期河势演变特点,指出了不利于航道发展的因素。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治方案的思路和目标,建议采用护滩工程,固守白茆沙沙头,稳定白茆沙沙体,适当增强南北水道动力条件。利用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针对提出的整治方案进行了动力模拟计算,从动力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白茆沙护滩堤能够有效地护住沙体,保护沙体的完整性,且使得两水道的落潮动力有所增强,可以达到工程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位于长江口北支的崇启大桥处于盐淡水交替区,其混凝土桥墩易受海水腐蚀。为给桥墩抗腐试验提供必要的潮位变动区范围和盐度试验参数,建立了基于无结构网格的长江口盐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径流量和外海潮汐边界条件下,崇启大桥断面潮位变幅及盐度变动过程。研究表明崇启大桥处潮位变幅大,潮汐是控制崇启大桥处水位变动范围的关键因素;桥墩处盐度整体取决于入海径流量,流量增加促使盐度降低,反之亦然;潮汐作用促使桥墩处呈现短周期性振荡盐度,盐度范围为10‰~26‰,其中枯季盐度平稳,洪季变幅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