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速通行计费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高速公路的有序安全运营,研究了一种高速公路ETC通行车辆门架分段计费系统运行的监测方法。根据高速公路门架系统的基本设施与运行机制,设计ETC门架分段计费运行监测方案的基本架构,采集并处理ETC门架计费系统的运行数据信号,确定门架系统监测指标及预警阈值,结合物联网的大数据技术,实现监测预警结果的实时传输与发布。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随机的10组异常数据样本,此次采取方法的监测响应时间的平均值为1.28s,低于实际工程的响应标准5s,具有高效性与实时性。该方法对所有节点监测结果准确率的平均值为98.70%,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的每100次操作低于10次错误的基本需求,具有精准性与高效性,为高速公路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3.
在我国成品油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成品油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地增加,成品油配送企业正面临着配送成本高、配送效率较低、配送路径急需优化等问题.通过分析成品油及其配送,并针对成品油配送多车舱车辆指派问题以及成品油配送路径优化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帮助成品油配送企业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道路冷链运输脱冷断链服务不优、信息化监管薄弱、事中事后监管缺失等问题,研究了我国车辆传感器技术设施发展现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入分析我国冷链运输车辆运行大数据的总体特点,全面梳理当前我国冷链运输车辆运行监测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数据的特点以及关联度,从数据接入、车辆运行、温控服务三个维度建立以车辆运行率、车辆数、运输车次、日均运行时长、日均行驶里程、行驶速度、温控设备安装率、温度合格率、掉线率、异常报警率等为核心的冷链运输车辆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内涵和统计计算方法,为开展行业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为探究落客平台高峰小时内车辆和行人的到达分布规律对车辆行程时间的影响,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车辆交通流特性以及行人行为特性,建立落客平台微观仿真模型,并将着重讨论车辆和行人的到达规律在符合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等组合的九种情况下对行程时间的影响,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的特点,文章分析了YOLOv3算法的优势,并利用YOLOv3算法对目标车辆跟踪的两个步骤进行改进:在车辆检测阶段利用YOLOv3算法模型及Resnet-18算法模型构建双线性分类模型,提高目标车辆检测准确性及检测速度;在车辆跟踪阶段则引入深度分类的方法,能有效减少目标车辆标识跳变的问题,改善目标车... 相似文献
9.
10.
<正>现在都是高速路网边埋光纤,但是在例如普通公路这样没有布设传感器的地方,用什么技术解决数据获取感知问题?如何改变原有工作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提高公路网运营管理能力?应该给公众发布什么信息能让人最关注,以什么形式发布?使未来公路管理更加基于自动化手段感知、传输和应用信息,从被动式的"你去看",到主动推动人们注意和运用信息,借此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服务能力。这些都是《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技术研究》所希望解决的。——曹沫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基于SCADA系统的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技术,简述了压力梯度法、负压波法、瞬态模型法这3种常用的管道检测技术,给出数学模型,提出对压力梯度法与负压波数学公式的改进.根据压力梯度法的实验原理,在管道首末端各设置2个压力传感器,提高了检测精度;对负压波数学公式进行变形,使其更易求解.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检测精度和定位精度要求的提高,多种技术方法综合运用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文章结合聚焦电流法隧道超前探测原理,采用有限单元异常电位法对聚焦电流法隧道超前探测的电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不同地电条件下聚焦超前探测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明显的反映出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形态,避免隧道内金属干扰物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全过程沉降量是软土路基上路堤工程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系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全过程沉降预测方法,评价了其各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典型事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倾倒式危岩体非预应力锚杆的计算公式提出简化算法,并结合柳州市马鞍山危岩治理工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