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轨道交通未来线网建设更多的是位于中心城区以外的城郊线路,轨道交通站点的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有的《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等相关规范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修订.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相关的研究发展.随后,就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站点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已有相关研究、规范以及现状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具体情况,提出引起站点吸引范围变化的因素.最后,通过实例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级别城市郊区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吸引范围参考数值并为未来导则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快速公交站点步行吸引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济南市快速公交站点问卷调查结果与GIS处理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快速公交的各类型站点步行吸引范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站点步行吸引范围应主要以乘客步行吸引距离为标准;乘客步行吸引距离与其月收入相关性最大;快速公交的首末站步行吸引半径为普通站点的2~3倍。  相似文献   

3.
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上海市静安寺地铁站作为研究对象,并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在步行环境调查方面,针对影响可步行性要素,共设计了19个可量化的建成环境指标.然后,利用Google地图和三维街景地图、建筑测绘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103个街道段进行指标统计,并将街道实景制作成卡片供被调查者评分.由于每个人的日常活动范围和特定路径不同,针对片区的感知评分不能用于回归模型的因变量,所以选择以街道段为单位,来研究影响可步行性的建成环境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到可步行性整体回归模型的解释度为0.652,得到结论:人行道有效宽度越宽、机非分离、街道两侧没有围墙、缓冲区宽度越宽,则可步行性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4.
郑柯  吴玮 《公路工程》2013,(1):167-168,223
根据步行与其他交通方式对比的优势距离及对城市早高峰居民步行出行实际调查数据,研究城市步行出行的可达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各站点乘客出行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站点分类研究方法.使用城市轨道进出站刷卡数据,讨论不同输入变量下的聚类结果,建立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不同类型站点识别方法,并运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轨道站点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进出站客流数据能较好反映不同类型轨道站点的时空特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站点乘客出行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站点的识别研究为今后精细化研究轨道站点客流奠定基础,为轨道站点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作为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出行运输的主动脉,轨道交通运输速度快,载客量高,缺点是线路固定不变,灵活度不高。共享单车则是运载客流的毛细血管,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成都市地铁3号线,采用Logit算法计算模型求解方法标定出轨道交通出行与常规公交出行的效用函数,从而计算得到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由市中心往城市外围发散,吸引范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公交出行距离和下车站点的用地性质等因素对公交乘客下车概率影响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站点对周边区域换乘的辐射影响,引入了1个新的影响因子---下车站点换乘能力,该因子利用以站点为中心,300 m到500 m为半径,可利用换乘的公交线路条数来表示;综合考虑上述3个影响因子,构建了基于站点吸引的公交客流O D分布概率模型。基于济南市公交IC卡数据,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该模型,得出了公交客流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核查线法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OD反推误差可以控制在10%之内,反推精度较高,较好的贴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老旧街区由于人口集聚而且土地紧缺,普遍存在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缺乏的问题,基于相关理论方法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在步行空间统筹考虑交通通过性功能和交谈驻留等公共空间功能,提出轨道站点周边步行空间划分和边界设定的规划设计导则,并应用在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陈云  郭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4,11,M0004
以杭州市为例,分析目前轨道站点与人行过街设施、地面换乘交通设施、地下(上)空间衔接及城市交通标志等市政交通设施的结合现状.剖析其问题症结,探讨轨道站点与市政设施结合建设的必要性,并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维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优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俊杰  宋雨芮  董莉莉  艾乔 《公路》2022,67(2):260-268
山地城市重庆存在一些集合了轨道高架、过江大桥与匝道立交等空间立体交通的桥下附属绿地,可供居民休闲活动.但其建成后,居民的游憩体验反馈鲜有报道.以重庆4处轨道站点旁桥下附属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使用人群特征,运用使用后评价法从可达性、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文化与娱乐性等5个方面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理出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一个区域内多个停靠站点的选址”问题,提出了基于最短距离的系统聚类综合优化方法,对资金约束下的农村公路客运停靠站点进行选址.该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最短距离的系统聚类法进行居民点分类,将整个待研究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居住子区域;然后利用重心法确定各子区域停靠点的理想位置;最后将理想停靠点映射到附近道路上,得到农村公路客运停靠点实际最佳位置.该方法能有效均衡建设成本上限与服务质量下限的约束,有效解决区域内多级别、分层次的停靠站点系统选址问题.论文最后以一个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成为当今受鼓励发展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城市步行质量也成为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步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而且也是所有交通出行方式的开始和结束,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步行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步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步行交通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结合重庆特殊地理环境的规划原则,完成了重庆主城区的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老旧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一方面引导居民出行方式,提高出行便利度,另一方面对轨道站点周边空间进行更新改造,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环境。本文以重庆南岸区海棠溪轨道站步道为例,从轨道站步行系统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的角度,提出优化步行通道的措施,对改善居民轨道接驳交通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重点分析了安徽省目前治超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并结合费税制度的改革,提出了站点布局规划的思路、目标、原则及方案,为构建安徽治超长效机制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刘和芳 《交通科技》2010,(3):129-131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线网内部要求实现互连互通、运营灵活、资源共享,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互连互通"的内涵。阐述了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新理念,提出了基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枢纽站点分类和衔接原则,通过研究主要枢纽站点衔接方式,初步形成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建设停车换乘(P&R)设施已经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途径之一,基于具体地点的需求预测方法,从P&R设施影响范围的确定方法出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影响范围内的吸引强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换乘吸引强度与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影响吸引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轻轨较新线为例,介绍了JQ60型架桥机和YL60运梁车的结构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PC轨道梁架设、隧道内PC轨道梁运架以及反S曲线PC轨道运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李健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21-23,27,5
随着我国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步行空间呈现出日益被机动车通行空间压缩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人本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出行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该文针对规划、设计与管理3个环节中,影响人行道通行环境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构筑和谐步行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型赛事步行人流交通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首都体育馆举办的苏迪曼杯羽毛球比赛为例,分析了大型赛事期间场馆区域的步行人流特征,并说明在密集状态下不同服务水平下的步行人流所体现的交通特征与行为,为步行人流的深入研究提供设计思路,也为北京奥运会赛时步行人流的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