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新街~河口高速公路沿线的次生裸露边坡自然恢复植被的调查,共发现植物41种、23科。自然恢复2年的边坡为红藤 葛藤 狗牙根植被群落,自然恢复20年的边坡为粽叶芦 马鹿草 山蚂蝗植被群落,自然恢复40年的边坡为滇桐 银合欢 荩草植被群落。通过对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新街~河口高速公路沿线次生裸露坡面随着自然恢复时间的增加,其物种丰富度和乔木优势度不断增加,占优势群落的均匀度也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指导生态护坡养护,通过现场调查安徽省山区营运高速公路典型生态护坡服役状况及本土植物主要物种和特征,分析边坡的水毁成因及植被对边坡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护坡养护建议。结果表明,调查区边坡植被以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豆科植物组成的草灌结合群落为主,拱形护坡+植生袋和锚杆框架+植生袋的生态护坡效果较好;植被根茎叶的水文效应和根系的力学效应对边坡有长期的保护作用,但乔木对边坡稳定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植物对边坡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影响各不相同,养护时应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生态护坡方案与植被种类,提高生态护坡的长期固坡效果。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7)
植被护坡是利用植被涵水固土的原理,在稳定岩土边坡的同时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其中坡面植物品种的选择和优化配置是植被护坡的重要环节,如何选好适宜的植物品种和科学合理的搭配,决定着植物群落实现和护坡成功的关键。从植物根系与边坡的相互力学作用出发,阐述了植物根系的力学效应、茎叶的水文效应以及蒸腾排水效应等3个方面的固土机理,分析了根的分布形态、根在土中含量、强度等植物因素和边坡坡度、土壤特性等环境因素对植被固土作用的影响,从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和植物选择原则的角度,并根据岩质边坡、土石边坡和土质边坡等3种不同岩性边坡与植物根系的作用特征,提出了合理的植物优化配置模式,充分发挥了植物的固土功能,为坡面绿化植物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生态防护加固岩质边坡的机理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防护是目前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加固的一项主要措施。生态防护对边坡的防护方面是多方面的,分析了植物根系与边坡的力学效应,探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作用机理,提出根系—土复合层增加抗剪强度公式。此外,本文研究了植物根系对边坡降雨截留、径流延滞、土壤防渗、土层固结等效应,初步探讨了生态防护对边坡的抗冲刷机理。工程实践表明生态防护边坡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黄土地区路堑陡边坡的坡体形式,以锚杆护坡和植被根系保水固土机理为基础,结合植被多样性原理,统计分析黄土地区道路生态防护的植物种类及其植被群落组合,研究设计了适用于黄土地区陡边坡的新型土工柔性格框生态防护措施.以定西至平凉高速公路为试验依托项目,模拟分析黄土地区降雨对无防护边坡、普通植物纤维防护边坡和新型土工柔性格框植被防护边坡的冲刷,结果表明:在降雨量分别为2.4 m3/h和3.2 m3/h的60 min冲刷条件下,随着试验历时的增加,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边坡水流含沙率与累计边坡冲蚀量较其他2种边坡形式小30%以上;降雨冲刷试验结束后,前2种边坡的坡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新型生态防护技术防护的坡面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植被护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路遥 《路基工程》2012,(4):189-191
植被护坡主要依靠植物的根系和茎叶来提高对边坡的侵蚀防护,可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概括为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两个方面。主要讨论了植物及其根系的生长及强度特点,分析了植被护坡的力学机理,指出了植被护坡的功能,展望了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循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66(9):347-352
我国西北寒旱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植被的立地条件差,在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时会产生大量劣质边坡,亟需开展生态防护和植被恢复工程。依托青海省大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展劣质边坡生态防护试验工程,通过设置不同草本、灌木植物组合,结合定期植被恢复效果观测,探究适用于青海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物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草本搭配和灌木的配置形式应用于寒旱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差,受到寒旱区恶劣环境以及高速公路边坡特征的影响,宜采用单一的植被配置形式进行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建议优选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和同德小花碱茅等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查清河南省高速公路沿线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以及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对护坡植被的影响程度,采用植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典型边坡植被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路段共有植物60种,隶属于25科,55属.其中本地入侵植物30种、外来入侵植物12种,入侵途径主要包括人为有意引入、人类活动无意引入和自然侵入;据建立的河南省高速公路外来入侵植物危害风险评价指标分析:在12种外来入侵植物中,其中有4种属于高风险危害植物,5种属于中风险危害植物,3种尚未构成危害.因此,应该密切关注高速公路沿线外来植物入侵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宫胁法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权  刘春霞  杨汉忠 《公路》2007,(12):137-140
本研究根据宫胁法原理,提出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恢复的理念和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基本条件调查,即立地类型和植被环境调查;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措施;乡土植物培育及应用;施工与应用。并把此项研究结果应用于新街至河口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将其作为推广示范基地,为其他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达到近自然状态、缩短演替时间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查清生态高速公路植被恢复中出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采用了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被进行了统计,共调查植物58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4种,有些入侵植物如加拿大蓬的入侵情况已较严重。总结了植物入侵的规律,提出了生态高速公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学松  黄礼光 《公路》2008,(2):104-105
吸取以往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植被恢复中,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总结,找出了更适合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原生态恢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种植、管理、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边坡生态防护室内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日盛 《中外公路》2007,27(5):34-36
依托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根据植被调研和分类情况,确定了两组边坡防护植物组配方案,并按照降雨强度、降雨历时进行了室内冲刷试验的方案设计。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降雨历时、不同植被等因素对边坡冲刷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石质边坡不同受光面土壤与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处山东省中部半干旱区的京沪高速公路(G2)济南至莱芜段高速公路部分路堑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护坡试验工程为例,观测不同受光面边坡(阴、阳坡面)的土壤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硬度等重要指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阳坡土壤硬度大于阴坡、水分含量又低于阴坡;土壤硬度、水分含量等又成为了石质边坡植被恢复与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应选择耐旱、抗贫瘠的适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植被;从植物的丰富度来看,阴阳坡的土壤水分从下往上逐渐减少,低坡高区域比高坡高区域的减少速度快,阴坡比阳坡的植物种类丰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荣华  赵警卫 《公路》2007,(11):199-202
综合阐述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形式和适合在高速公路边坡生长的植物种类,分析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人工辅助的自然生态重建是今后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对于如岩石边坡这样的完全无植被生长基质的坡面应放弃人工在坡面上建植植被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边坡防护根据边坡土质及气候条件,路堑边坡采用喷射植草、灌防护设计(8 cm素喷、8 cm挂网、10 cm挂网)以及路堤边坡喷播草籽等绿化防护形式.通过对高速公路两侧的边坡采用生态防护措施,植被的生长不仅改善了道路的行车环境,植被根系已经将泥土和岩面紧紧相连,对边坡的稳固及生态的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根系锚固的护坡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根系与边坡的力学作用出发,阐述了植物根系对边坡的锚固机理,分析了根系自身力学特性和根系-岩土相互作用对植物根系锚固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完整岩石边坡、风化裂隙岩石边坡和土质边坡与植物根系的作用特征,提出了合理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9)
利用表层土壤和地表有机植物残体堆肥产物作为客土基材,在高速公路边坡进行客土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层土壤和地表有机植物残体堆肥产物作为主要客土基材进行边坡客土喷播绿化,可显著加快边坡植被建群速度,有利于促进边坡植被保持合理的草灌比例,有利于促进边坡植被群落向着乡土化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8.
浅层治滑植物护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边坡表面经常受到波浪冲击、地表水径流和地下水渗流等因素作用,形成表面侵蚀和浅层滑坡现象。植物根系减小边坡表面水流冲刷和地下水渗流、增加土体强度,具有明显浅层护坡效果。随着植物根系含量增大,根系土强度增大。植物根系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采用类似加筋土边坡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半干旱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难题,以内蒙古赤峰-通辽高速公路某岩质边坡为例,采用保育块技术与客土喷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木本(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为辅的坡面植物群落。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使木本植物成活率达到60%以上且长势良好;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地上部生物量达自然阴坡生物量水平;物种构成以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群落稳定且植被覆盖度高于70%;移植的保育块树苗的根系结构与天然树木相似,具有主根发达、侧根不多但较强壮、根系呈网络状深入土中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风化岩石路堑边坡植被恢复的群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风化岩石路堑边坡植被恢复工程中的植物生长、群落发育情况决定了坡面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以往的研究工作较少对这类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探讨。以中国山东省某高速公路风化岩石路堑边坡植被恢复工程为研究对象,自2001年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后的14 a时间里,通过在坡面设置的36个观测小区,分别从平面和竖向2个维度观测了坡面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数据,并分析了植物群落的层间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植被恢复工程初期快速生长的外来植物能为本地植物提供短期的温湿环境,从而营造了风化岩石路堑边坡植被恢复的适生条件,而适生性更强的本地植物则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最终方向,由外来植物向本地植物过渡是顺向演替的必然结果;恢复4 a后的本地灌木种成为主要的坡面物种,无论是植株高度、植株密度、单株覆盖度、层间分布,灌木均为植被结构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坡面植被恢复的贡献作用最大,明显优于草本等低矮地被植物;基于植被覆盖率、草灌比和竖向恢复面积3个因子构建了群落稳定性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建立一种适用于坡面植被恢复工程中的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