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模拟盐湿热环境对3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性能试验,对沥青混合料在沿海盐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能进行探究,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盐蚀能力,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京长江第五大桥钢混组合索塔混凝土施工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收缩性能要求高,混凝土浇筑方量大、开裂风险大的特点,分别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两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组成、抗裂剂用量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各性能均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同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对主塔混凝土的开裂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温控标准,为主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海潮影响区既有混凝土桥梁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恢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尚传 《公路》2007,(1):143-147
海潮影响区既有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不足现象非常普遍,迫切需要进行维护。结合“沿海海潮影响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价与防腐技术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海潮影响区既有混凝土桥梁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恢复设计的原则、基本规定、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外掺增塑剂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选择T60、TBC、DOM、DOP等4类增塑剂,同时设置0、1%、1. 5%、2%、2. 5%、3%等5类外掺比例设计对比试验,选择高温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老化性、双掺路用性等5方面进行验证分析,力求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达到平衡最优的增塑剂。最终得到:外掺比例3%的增塑剂DOM可实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双掺增塑剂搭配抗车辙剂可使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达到平衡最优。  相似文献   

5.
夏露  周建敏  冯蕾  王兴龙  温小栋 《隧道建设》2020,40(10):1455-1461
为提高综合管廊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开展椭圆环法及实体模型试验,对胶砂或混凝土初始开裂时间、裂缝宽度、总开裂面积进行统计与分析,以研究减缩剂养护、混凝土养护剂养护和土工布养护3种养护方式对综合管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得出: 1)减缩剂养护使混凝土初始开裂时间相比土工布养护推迟了约6.65%,裂缝宽度降低了约70.67%; 养护剂养护下混凝土初始开裂时间相比土工布养护提前了约0.77%,裂缝宽度增加了约11.20%。2)减缩剂养护使平板总开裂面积相对于土工布养护减少了46.97%;养护剂养护使平板总开裂面积相对于土工布养护增加了约7.15%。研究表明: 减缩剂养护可以明显改善综合管廊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而当混凝土养护剂养护方法不当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及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在加载—碳化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并建立了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干湿循环—硫酸盐腐蚀研究了混凝土抗干湿循环—硫酸盐腐蚀的能力,并建立了桥梁混凝土基于硫酸盐的寿命预测模型。结合桥梁所处实际运行环境,对桥梁各主体部位混凝土进行了寿命评估,结果表明,桥梁各部位在多因素作用下,运行寿命均超过100年,完全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肖鹏飞  韩森 《公路》2012,(7):246-249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抗滑性能衰减规律,通过对不同环境下、不同影响程度下的水泥混凝土试件板进行室内抗滑测试,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各因素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冰雪、油污、轮胎屑、泥土等路面附着物均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降低.作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的探索性试验研究,对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产生裂缝和断板的问题,研究了抗折剂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掺量抗折剂的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发现掺加抗折剂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在掺量为2.5%的情况下,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裂性能提升效果最佳。抗折剂能有效延缓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和断板的产生,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桥梁形式多样,优点突出,在世界各地应用广泛,为了推进中国钢结构桥梁的建设,促进中国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加快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钢结构桥梁抵抗火灾的能力,提升管理部门应对钢结构桥梁遭遇火灾时的应急水平,对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的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了国内外钢结构桥梁火灾发生时的场景以及钢结构桥梁遭遇火灾时的破坏形态,分析了钢结构桥梁火灾发生时的特点,强调了油罐车火灾对钢结构桥梁安全性能的严重威胁,给出了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的关键技术。继而,对其抗火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包括钢结构桥梁所用材料的高温特性,复杂环境下钢结构桥梁截面的传热机制、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间的高温作用机理、钢结构桥梁火灾行为的数值模拟与智能预测技术、火灾全过程中钢结构桥梁的试验与测试方法、火灾高温下钢结构桥梁的力学行为以及钢结构桥梁抗火研究的工程应用等七大方面给出了钢结构桥梁抗火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更高的目标。以期对钢结构桥梁抗火防灾方向的技术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借鉴增塑剂在现代塑料中可增加其塑性的特点,选用4种不同类型的增塑剂,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研究其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塑剂的掺入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经对比分析,马来酸二辛酯(DOM)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降低较小,低温抗裂性能和黏结性能提升较大,水稳定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也有所改善。为兼顾增塑剂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随后进行了双掺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抗车辙剂能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并能维持其良好的低温性能。因此推荐增塑剂为DOM,掺量值为3%。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酸雨侵蚀作用下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在酸雨侵蚀下的碳化进程,比较了2种混凝土在普通环境和酸雨环境下的碳化深度,和机制砂砂浆、河砂砂浆在2种环境中的碳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侵蚀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酸雨侵蚀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随水胶比的降低而逐渐提高,且机制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优于同等级河砂混凝土;在酸雨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较大,而砂浆的碳化深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C50高性能混凝土是现阶段一种应用型的高技术混凝土,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中。本文针对南澳大桥施工的特殊要求,以及对原材料的选用,对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对不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混凝土收缩、抗氯离子渗透以及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1)
为了研究抗车辙剂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并对比分析不同橡胶粉和抗车辙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改善程度,依托实体工程,选择4种橡胶粉掺量和4种KTL抗车辙剂掺量,通过对抗车辙剂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系统研究,评价了不同橡胶粉和抗车辙剂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体系指标性能,基于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弯曲疲劳试验确定了抗车辙剂和橡胶粉适宜的掺量比例,并铺筑了试验路。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橡胶粉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橡胶粉与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耐久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和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橡胶粉与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推荐最佳复合改性剂的掺配比例为0.4%KTL抗车辙剂+20%橡胶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抗车辙剂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并对比分析不同橡胶粉和抗车辙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改善程度,依托实体工程,选择4种橡胶粉掺量和4种KTL抗车辙剂掺量,通过对抗车辙剂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系统研究,评价了不同橡胶粉和抗车辙剂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体系指标性能,基于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弯曲疲劳试验确定了抗车辙剂和橡胶粉适宜的掺量比例,并铺筑了试验路。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橡胶粉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橡胶粉与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高低温性性能,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耐久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和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橡胶粉与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推荐最佳复合改性剂的掺配比例为0.4%KTL抗车辙剂+20%橡胶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市政工程混凝土表面受藻类侵害污染的问题,采用纳米级银离子藻苔杀除剂配制抗污混凝土,研究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采用试验藻类生长情况方法,以荧光相对值来表征混凝土的抗藻性能,即抗污性能,最大荧光值越低,混凝土抗污性能越好。研究表明:掺加纳米级藻苔杀除剂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不同掺量及不同方式掺入杀除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杀除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污性能显著提高,以磁力40分钟掺入方式效果最好;混凝土微生物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干湿循环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为基础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通过对混凝土桥梁体外预应力束布置力设计原则探讨,并详细的介绍了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束最大应力值、梁体负载水平、防裂功能和局部构造的承受压力的特征和相关的数值计算方式,以期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桥梁专业结构分析软件MIDAS,对广东某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效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现场实测混凝土温度进行对比,研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温升变化规律。为桥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制订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沿海桥梁混凝土抗侵蚀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上桥梁建设越来越多,但海洋环境对混凝土的侵蚀破坏使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该文通过海水对混凝土侵蚀的机理研究分析,结合混凝土抗侵蚀的成功工程实例,提出在海洋环境中如何提高桥梁的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日照沿海1994年建成的付疃河旧桥和小海河旧桥的服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测试了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和游离氯离子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是导致其耐久性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潮差区和浪溅区桥梁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导致钢筋锈蚀是其破坏的主要原因。对于大气区桥梁混凝土,碳化是导致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高等级道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车辙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其技术要求及性能分析,提出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