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瞬态瑞雷面波法检测路面强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  董海文 《公路》2005,(2):146-149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检测的缺陷,提出了利用瞬态瑞雷面波法无损检测路面强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通过工程试验实例验证:瞬态瑞雷面波法能较好地实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无损检测,且检测方法 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敬松 《公路》2023,(12):178-184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是否良好是影响结构长期力学行为和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结构几何尺寸偏大、内部埋设钢筋密集等条件的影响,很难采用传统混凝土检测技术对其内部浇筑质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和评价。提出一种以弹性波CT扫描技术进行普查,超声波断层扫描成像技术与探地雷达技术为精细化调查手段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综合无损检测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和实施流程,然后将其应用于某互通立交桥梁大体积承台混凝土缺陷检测,并采用钻芯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大体积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能有效探测混凝土内部缺陷分布情况,减少内部金属材料对信号分析的干扰,具有现场检测效率高、缺陷定位准确等优势,该方法的运用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检测和补强加固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现代土木工程时常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及养护过程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测工作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常规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一般无法对混凝土内部大截面进行直观评判,而弹性波CT则一次性重构截面波速分布,经反演后直接推定剖面内缺陷存在与否以及缺陷的位置及规模。通过弹性波CT在大体积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并结合超声法等验证手段,验证了该方法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等优点,为其他相关类型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客运专线桥梁建设中,支承垫石混凝土的质量对整座桥梁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判断支承垫石混凝土耐久性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的密实度可通过对混凝土直接取芯进行外观判断,也可以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或用渗水性测定仪器间接判定,但这些检测方法都有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同时还有造成误判的可能。采用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这些不利影响,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混凝土内部密实度质量。阐述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的原理,介绍弹性波检测的测点布置及编号规则、测试数据及结果。  相似文献   

5.
瞬态瑞雷面波法在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路基压实度检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瞬态瑞雷面波法无损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工程试验实例,验证了瞬态瑞雷面波法能较好的实现对路基压实度的无损检测,且检测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路基压实度检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瞬态瑞雷面波法无损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工程试验实例,验证了瞬态瑞雷面波法能较好的实现对路基压实度的无损检测,且检测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5,(6)
冲击回波法是一种研究弹性波由于结构体微观层面的非均质性,在不同波阻抗介质中传播发生反射、绕射、折射现象,利用波的反射、折射、绕射规律对结构内部进行无损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用于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程度的评估。应用冲击回波法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波纹管孔道的压浆密实度检测,通过大量模型试验研究,依据数据回归分析得到频率曲线中主频和密实度的线性关系,可定量评估孔道压浆质量,同时建立了不同密实程度等级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得到压浆密实度与测试主频、压浆密实主频之间的线性关系,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实际工程测试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手段的制约,使得缺陷处治方案长期以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经验性以及盲目性,因此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波相识别方法,然后在某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应用该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以确定其混凝土的密实性、脱空区域、底板厚度以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等,钻芯取样方法验证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9)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管道压浆的密实度直接影响着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但管道隐蔽于梁内,其压浆密实度检测困难。结合冲击回波法的理论分析,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讨论了冲击回波法测试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的方法,并绘出了典型缺陷布置图,为今后工程中快速准确地检验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提供了一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弹性波在遇到波纹管灌浆不密实时会发生穿过、反射和绕射的特征,可以有效地分辨波纹管中灌浆不密实的缺陷。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冲击回波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管道灌浆质量,是一种十分可行的无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英力  胡柏学  罗阳青 《公路工程》2010,35(1):59-63,102
工业CT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当前无损检测手段中最为有效、实用的一种。21世纪以来,该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裂缝研究、损伤机制、界面分析等方面逐步开始了初步的应用。在对国内外工业CT层析扫描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基础上,总结得出了该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范围、初步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为工业CT层析扫描技术在混凝土材料机理研究中的扩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工业CT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当前无损检测手段中最为有效、实用的一种。21世纪以来,该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裂缝研究、损伤机制、界面分析等方面逐步开始了初步的应用。在对国内外工业CT层析扫描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基础上,总结得出了该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范围、初步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为工业CT层析扫描技术在混凝土材料机理研究中的扩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梁板浇注质量无损检测中,梁板的内部结构力学特征、浇注密实度长期以来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的问题。在生产实际建设过程中,因为种种不利因数,例如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天气不利、生产环境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梁板浇注质量产生影响,出现空洞、蜂窝状、振捣不实等状况,从而导致梁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受到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根据弹性波CT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可行性,再利用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多通道桥梁CT检测仪采集弹性波CT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生成CT成像得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国内外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新技术主要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的方法如冲击回波法、表面波频谱分析法、声发射技术以及超声脉冲法等;一类是以探地雷达为代表的利用电磁波的技术;另外一类是以射线作为探测媒介的方法如红外热像法、计算机断层X射线扫描技术等。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对提高混凝土梁无损检测的精度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路桥梁混凝土构件由于技术管理和施工控制等原因,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洞、不密实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影响到桥梁的运营安全。超声波法是混凝土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用来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运用超声波对测法对桥台盖梁混凝土内部缺陷状况进行检测,准确得到异常点内部是否存在空洞,并确定其分布区域和不密实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冬子  章光  刘世奇  李颖 《公路》2004,(2):18-23
介绍了国内外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新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的方法如冲击回波法、表面波频谱分析法、声发射技术以及超声脉冲法等;一类是以探地雷达为代表的利用电磁波的技术;另外一类是以射线作为探测媒介的方法如红外热像法、计算机断层X射线扫描技术等。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对提高混凝土梁无损检测的精度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红外热辐射原理,研发出对混凝土结构主动激励、红外成像采集、红外图像处理分析等设备和系统,并进行了桥梁结构内部空洞病害类等缺陷检测的模型试件试验及公路桥梁实桥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接收来自混凝土表面的热辐射值,可以对其结构内部的缺陷状态作出基本判断。但混凝土结构在无主动激励时,其周围介质的温度差值较小,红外图像不会反映出内部缺陷状态;在对混凝土进行人为主动激励的条件下,结构内部缺陷介质的影响使其产生温度场发生变化,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热红外成像仪,采集获得了混凝土表面温度场分布的热像图谱,从而实现混凝土内部缺陷识别判定,不但完成了主动激励的混凝土结构模型试件的试验工作,还成功应用于运营桥梁结构体的缺陷检测工作;采集到桥梁结构表面非常清晰的温度场图谱,实现了对桥梁结构混凝土内部空洞类等缺陷的有效检测和识别。并对内部设有缺陷的模型试件试验及已运营的实桥检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主动激励红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成功攻克了快速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病害识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韩林  孙超  王寓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278-280,294,22
目前桥梁工程中由于振捣不充分,混凝土质量不过关等原因而导致的混凝土不密实、空洞等缺陷屡见不鲜.针对混凝土缺陷引起的结构物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严重下降的问题,结合工程检测实例,通过对某互通式立交箱梁腹板混凝土缺陷的检测,具体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及混凝土缺陷的预防、处理措施.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路面结构内部经常出现的裂纹,松散,空洞,离析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瞬态表面波频谱分析法无损检测路面结构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工程试验验证;态表面波频谱分析法能较好地反映路面结构内部质量分层介的情况,且检测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9.
提出对公路隧道的各种病害进行全面调查的方法;提出用激光断面仪检测隧道轮廓变形、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和背后孔洞、用超声波仪检测衬砌混凝土强度,以及用一定量的钻孔取芯方法对无损探测得到的衬砌和围岩的构造与强度进行验证的成套检测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低应变法作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常用方法在工程中运用较广泛。文中通过对低应变法原理及检测方法的分析,阐述基桩缺陷判断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取芯验证,说明低应变法在基桩无损检测方面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低应变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方面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