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付建军 《路基工程》2013,(6):156-160
多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纷纷奉行“走出去”战略,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对国外规范缺乏深入了解,走了不少弯路,给企业发展和施工带来很大困扰。以中国公路规范和AASHTO规范为例,详细比较中国和美国两套现行规范在桥梁钻孔桩工程中部分条款之差异,藉以对刚走出国门的中国施工企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国外电厂内道路设计通常要求按美标执行,由于其极强的专业性,成为国内道路专业设计人员的一大设计难点。介绍了一种针对电厂道路的AASHTO道路路面结构层设计方法,详细的阐述了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参数的选取、等效轴载的换算、结构层厚度的计算等。通过展示可以看出本设计方法是快捷有效的,可供同业者熟悉AASHTO道路结构设计流程,方便相关人员更加快速的掌握AASHTO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速公路互通变速车道设计方法及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AASHTO规范》与我国规范的差异。经过分析,《AASHTO规范》对变速车道长度的定义较中国规范复杂,在设计应用时,需参考主线及匝道设计车速,并且根据匝道平曲线要素对变速车道长度进行调整,设计过程更为动态灵活,同时设计方式也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根据工作中对AASHTO路线规范《A Policy On Geometric 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 2004》运用的心得体会,对该规范中关于道路主要指标的内容和国内规范做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和总结,美国路线规范的掌握有利于开拓国外公路设计市场,并可通过借鉴其优点,促进我国路线规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给我国公路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从疲劳荷载、疲劳细部分类及疲劳验算公式等方面对比AASHTO、Eurocode 3规范,并分别应用2本规范对我国一座公路桥梁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进行疲劳验算.结果表明:针对公路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抗疲劳设计,AASHTO、Eurocode 3两本规范在设计思路、细部分类、验算公式等方面基本一致,参考其对我国公路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进行抗疲劳设计是可靠的,鉴于Eurocode 3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细部规定更全面,参考Eurocode 3对公路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进行抗疲劳设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赵延庆  候俊  何连明 《公路》2008,(5):170-173
细集料的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AASHTO TP33 A法、我国规范T0344和T0345(12 mm和16 mm孔径)等细集料棱角性的测定方法的相关性、适用性及我国规范中的标准进行了分析。两因素ANOVA分析表明AASHTO TP33 A法和我国T0344方法存在显著不同,AASHTO TP33A法得到的结果偏大。通过和Superpave细集料棱角性要求比较,表明我国目前规范中棱角性指标要求偏低。除了AASHTO TP33 A法和我国T0344方法之外,其他试验方法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7.
大孔径钢波纹管涵洞设计中不同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大跨径钢波纹管涵洞设计无规范可依,设计方法存在盲目性,研究了国外典型设计计算方法和特点以指导工程设计,分别采用CHBDC、AASHTO和AISI3种设计方法对湖南某波纹管涵洞进行了波形和板厚的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了管壁压应力和接缝强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HBDC对管壁压应力控制最严、其次是AASHTO,最后是AISI。AASHTO对接缝强度要求最严、而CHBDC与AISI基本相当,结构设计时应采用多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8.
毕金洪 《路基工程》2011,(6):56-58,61
近年,我国高速铁路阔步走向世界,但由于各国使用的规范差异,给海外项目设计带来困难,结合委内瑞拉北部铁路路基设计体会,对中国铁路填料分类[1]和美国AASHTO[2]填料分类标准做了简要的分类对比分析,希望对使用欧美标准的海外铁路项目路基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美桥梁设计规范的内力计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与美国桥梁结构规范(AASHTO LRFD)是不同的体系。着重介绍AASHTO LRFD的内力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对2套规范作一定量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计算出的承载力基本相同,但受荷载、材料、横向分布系数、荷载效应分项系数及计算公式等影响,AASHTO LRFD计算得到的组合内力值偏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美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控制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以我国桥梁规范初步设计的某钢筋混凝土桥梁为计算基础,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及美国AASHTO LRFD公路桥梁设计规范(2012)规范对该桥裂缝控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座桥梁,在相同环境下,裂缝宽度满足AASHTO LRFD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时,却不能满足我国现行桥梁规范要求,我国桥梁规范对裂缝控制较美国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1.
引进和吸收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ASHTO和永久性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几种设计方法的比较,提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解决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不足,全面提升公路建设质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公路》2021,41(3):41-47
目前对于英美规范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对比研究较少,但随着中国工程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这方面的分析研究对海外项目商务和技术决策很有意义。该文以文莱大摩拉岛大桥、道路与附属工程项目中的东西引路沥青路面设计为例,介绍了美国AASHTO 1993和英国DMRB规范路面设计方法,并基于英美规范进行了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和比较,可为海外项目商务和技术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路钢桥精细化抗疲劳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公路钢桥细节精细化抗疲劳设计方法,通过整体结构活载分析确定全桥疲劳关键部位,综合交通量调查及国外相关规范选取等效疲劳车进行移动荷载时程分析,确定关键部位构件的内力幅,建立关键部位局部分析模型进行热点应力幅分析,然后根据特定类型细节构造的S~N曲线计算其疲劳寿命,最后结合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状况对结构抗疲劳能力进行评估.天津海河国泰桥抗疲劳设计评定的算例分析表明,本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单,便于工程设计人员掌握;参考不同的国外规范进行设计,其疲劳安全性相差不大,AASHTO标准略为保守.  相似文献   

14.
AASHTO2002车辙预估模型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AASHTO1993经验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经过NCHRP1-37A项目的研究,2004年美国NCHRP提出了AASHTO2002力学经验设计方法,其中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立路面损坏预估模型。该文对AASHTO2002提出的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评述了其优缺点,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凯  孙立军 《中外公路》2007,27(1):44-46
由于AASHTO1993经验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经过NCHRP1—37A项目的研究,2004年美国NCHRP提出了AASHTO2002力学经验设计方法,其中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立路面损坏预估模型。该文对AASHTO2002提出的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评述了其优缺点,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巴基斯坦PKM项目中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上部构造的设计验算,并基于该项目将设计过程与中国规范进行比较,总结两国在桥梁上部构造设计方面的异同点。验算主要包括桥面板和主梁两大部分。桥面板验算依据规范建立公式进行;主梁承载极限通过CSiBridge软件建模进行分析验算。巴基斯坦桥梁的结构计算根据美国规范AASHTO LRFD,车辆荷载依据西巴基斯坦高速公路桥梁规范;桥面板的验算中,除对抗弯、抗剪、裂缝控制进行验算外,AASHTO还要求对桥面板悬臂部分受撞击作用进行验算;主梁的验算应分别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荷载组合和验算。分析得到:中巴两国规范在计算预应力损失方面基本一致,另外在车辆荷载、裂缝控制、应力验算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超高缓和段的设计方式没有明确规定,在工程实践中超高过渡大多数都是在缓和曲线全长上进行,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存在进入弯道开始路段外侧车道无法抵抗离心力的不足。美国AASHTO“绿皮书”《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政策》中对超高设计方式有详细的规定,各类超高过渡的共同特点是在进入弯道(缓和曲线或圆曲线)前先有一个直线过渡段,使外侧车道进入弯道即可抵抗离心力。经过实例计算比较分析,认为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式更加缓和,更加利于行车安全。讨论了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法用于我国工程实践的条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超高缓和段的设计方式没有明确规定,工程实践中超高过渡大多是在缓和曲线上进行。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存在进入弯道开始路段外侧车道无法抵抗离心力的不足。美国AASHTO《绿皮书》《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政策》中对超高设计方式有详细的规定,各类超高过渡的共同特点是在进入弯道(缓和曲线或圆曲线)前先有1个直线过渡段,使外侧车道进入弯道即可抵抗离心力。经过实例计算、比较分析,认为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式更加缓和,更有利于行车安全,文中还分析了AASHTO《绿皮书》超高过渡方法用于我国工程实践的条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高立波  王哲人 《公路》2008,(3):185-188
结合辽宁省交通厅重点科研课题"沥青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的研究",首次在辽宁省采用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的混合式路面结构形式对高速公路进行维修处理,本文对采用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和美国AASHTO(1993)路面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程实际,铺筑了三种路面结构形式的试验路段。试验路通车3年后,路面性能良好,可有效地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和水对路面的影响,为混合式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我国桥梁建设企业熟悉欧洲规范,对在国外推广应用装配式T梁桥(常采用欧洲规范设计)提供指导,阐述欧洲规范桥梁结构设计中的材料强度指标、作用效应组合,结合某装配式T梁桥的上部结构设计实例,介绍基于欧洲规范进行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验算内容。分析表明:采用欧洲规范计算分析装配式T梁时,需根据规范确定各项材料的强度指标、车辆荷载模型以及作用效应组合各分项系数;欧洲规范中结构整体和局部分析采用的荷载一般包含双轴集中力系统和均布荷载,荷载取值中已计入冲击效应;在承载能力验算中,主要进行抗弯和抗剪强度验算;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验算中,除需进行挠度和裂缝验算外,还应对混凝土及钢筋应力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