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5,(9)
从危险性识别和危险性估计两方面进行了公路小桥涵水毁危险性评价,根据水毁危险度将公路小桥涵水毁危险性分为极严重危险、严重危险、中等危险和轻微危险4级;将小桥涵水毁易损性分为好、一般、较差和差4级,从完善性和自身稳定性两方面选取了小桥涵水毁易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定量描述完成了小桥涵水毁易损性评价;从承灾体因素和致灾体因素两方面选取了公路小桥涵水毁综合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影响因素叠加法建立了评价模型,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以G210宁陕段K144+300处涵洞为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整个陕西省国省干线隐患边坡路段,做出更加合理更加准确的危险性定量评价,对公路边坡的灾害管理及其应急处置对策提供决策依据。分析研究公路沿线崩塌、滑坡的成因类型、规模、灾害发展阶段及其造成的危害。运用SPSS软件的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评价区域的公路边坡地质灾害先进行分类,从确定评价指标和指标的量化分级角度,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价,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陕北地区公路沿线的464个危害路段,去除个别异常点,分成2个大类:第一类别包含有359个危险路段,第二类别包含有79个危险路段。  相似文献   

3.
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在陕北黄土地区发生频繁,给当地公路交通建设和运营造成严重危害。结合陕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典型路段沿线岩质边坡的现场调研,研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了影响岩石崩塌灾害的因素,并通过专家评分法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进行危险性分级及评价,并以k 18~k 17+400路段为例进行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4.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国省级干线公路承灾体调查工作获得天津市普通国省级干线公路设施底数,结合公路风险应急管理与日常养管数字信息化工作需求,进行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通过普查数据成果构建设施动态基础数据库对现有普通国省级干线公路设施实现可视化表达与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基于南通境内G204、G328、S335等干线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对交通事故相关形态、和基础原因,总结了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问题,探寻公路安全生命防护中干线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与运营阶段安全特点,各种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以此为基础,对G204如皋段典型交叉口和路段采取"人本交通"导向下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干线公路类似路段的优化处置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云南多为山区,山区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地貌及地质环境复杂。省内公路大部分处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深挖高填路段多。随着近年来云南省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滑坡频发,对全省的公路运行安全及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公路滑坡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适当的管控措施。本文在对蛮金线进行详细岩土勘查的基础上,将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与风险评估矩阵相结合,对全线48处滑坡进行了风险评价,具有指导公路建设,保障公路安全运营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灾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调查,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水毁灾害形式,存在水毁频率最高的“三关键”水力学问题。确定公路排水设施水毁评价。四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将递进的“四层次”过程评价与层次系统模糊评价结合、水毁敏感点评价与排水系统评价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排水系统孕灾环境危险性、易损性评价具体的指标体系,水毁经济价值与工程防治措施效益计算方法,及小桥涵敏感点抗水毁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春龙  胡亦鹤  周传武 《公路》2023,(12):328-336
平阳县是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受台风、降雨等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摸清平阳县公路风险隐患底数,提高公路综合减灾能力,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本次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分析平阳县公路自然灾害类型、风险等级、分布特征,对崩塌和路基挡墙坍塌2种灾害发生机理及对策进行研究,利用数值分析和理论计算路基挡墙坍塌与安全系数的关系。普查结果表明:(1)平阳县公路自然灾害三、四级风险点占99.3%,以崩塌为主;(2)小于20 m低矮边坡占87.5%,坡角在40°~90°范围均匀分布;(3)路基挡墙隐蔽性较强,以中上部坍塌为主,除以观察路面沉陷变形为判断依据外,应对墙体定期巡查或监测。  相似文献   

9.
韩家麟 《公路》1990,(11):22-26
1981年8月21日,宝鸡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暴雨灾害。这次暴雨的特点是:来势凶猛,强度大、时间集中、覆盖面积广、破坏力强。使宝鸡地区的干线公路和桥梁,都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仅在这一天之内,宝汉公路、潘磨路、陇马路、凤雀路及双杨路等几条主要干线公路,全部断道阻车,交通陷于瘫痪。特别是宝汉公路,在这次水毁之中的损失最为惨重,几乎50%的路段遭到了严重破坏。宝汉公路是陕西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公路,平均交通量近2000辆/日,而且水毁灾  相似文献   

10.
超高路堑边坡施工过程的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过程是路堑边坡全寿命周期中稳定性最差且容易发生重大风险事故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路堑边坡定性风险评估方法难以精确定量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在传统的定性风险评估基础上开展定量风险评估是控制工程风险和评价边坡治理方案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以福建省挖方最高的双永高速公路K227滑坡为例,基于路堑边坡风险评估及管理技术框架,研究了该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边坡破坏概率、灾害到达承灾体概率、承灾体时空概率及承灾体易损性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而定量估算了滑坡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估值和人身伤害风险值。估算结果印证了该边坡开挖后将面临极高的风险损失,需要开展系统的风险控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K227滑坡的治理方案,并对该边坡分"上、中、下"3段分步施工过程开展了定量风险评估。对比评估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并实行分步施工,K227滑坡的破坏概率、潜在财产损失与人身伤害风险值均大幅降低,具有显著工程经济价值和防灾减灾效益;该边坡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冯家坝至泗坪镇改建路段是G108线干线公路改造工程雅安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处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而且夏季多雨,极容易出现滑坡等自然灾害。文章针对此复杂特点,对山区多雨地区公路路基防护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秦岭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类型与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建平 《中外公路》2008,28(2):71-74
该文结合秦岭山区国道G210、G108等几段沿河(溪)线公路水毁工程实例,归纳了现状沿河(溪)线公路典型路段经常出现的公路水毁病害类型,探讨了路基病害成因和不良地质现象形成机理,为路基病害防治设计和公路养护提供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距离、大埋深已成为未来隧洞工程的新特点,其中突涌水问题是制约此类工程开挖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陕西省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长81.8 km,最大埋深2 000 m,地质构造复杂,因此以该工程为背景研究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分析大量地下洞室突涌水灾害的基础上,针对长深隧洞突涌水的孕灾环境,遴选了地层岩性、岩层产状、不良地质、地表汇流条件、隧洞底部水头压力、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层面(间)节理裂隙与地表河流规模结合度7大指标,采用打分法描述指标致灾因子的致灾程度,构建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间的判断矩阵,用最大特征根法求取每个指标的权值,通过对评级层建立云模型,使综合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更加客观,形成了一种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突涌水危险性等级与单点最大突涌水量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在初期设计阶段预测突涌水量范围。结果表明:秦岭隧洞已开挖段(约60 km)突涌水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实发突涌水情况吻合性较好,验证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对秦岭隧洞未贯通(约20 km)突涌水危险性进行评价,为有效预防突涌水灾害发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二级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研究对象,应用道路风险评估技术评估路段现状的风险分布,研究和判别高风险因素,综合考虑公路功能和安全需求,以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提高行车安全性为目标,对高风险路段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再次应用风险评估技术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发现应用风险评估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公路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危险性弯道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主动评估短时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事故风险,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弯道路段交通流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提取高精度的车辆轨迹和交通流数据,结合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危险驾驶行为特征表征交通冲突,以距离碰撞时间为交通冲突量化指标,提出山区车道公...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山区公路水毁路段灾害快速评估难题,以甘肃省南部片区公路水毁为工程背景,通过查阅公路相关规范、标准、已有工程实例,制定了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水毁工点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标准;结合其经济损失,拟定了单个工点水毁评价分析模型;并在单个水毁工点评估基础上,针对水毁公路等级、水毁密度、灾害类别,拟定了相关系数,初步提出路段评价分析模型,通过大量水毁路段数据,不断测算、修正、优化模型,提出了更为实用的路段评价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已发生的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毁路段灾害评估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可为公路应急抢险和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可供类似公路路段水毁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高边坡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和威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有效提高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水平,基于高边坡安全检查,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提出高边坡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并依据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准则,建立一套针对高边坡工程的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及相应的边坡防控对策,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GZ40公路安康至紫阳段地质灾害频发,文章以此路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公路沿线孕灾条件及其分布规律,借助MAPGis平台,形成公路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路段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为最终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06,(6):59-59
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甘肃敦煌公路管理段结合实际制定了《2006年公路灾害应急预案》。预案在确定了重点防灾路段及构造物的同时,成立了应急抢险小组,将70名业务强、素质好的青年职工投入到应急分队中,并明确了各自职责。该段对运力保险和物资储备也做了具体的安排,以确保发生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公路工程岩土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公路地质层的岩石性质、地区整体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了相关实地调查,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分析;对该地区公路地质所造成的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工程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低度危险区总里程为14 km,占公路全长21. 87%;中度危险区域的总里程有34 km,占公路全长53. 13%;其中属于高度危险路段总里程数为16 km,占公路全长25. 00%,表明本工程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上偏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