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再生骨料原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级配、再生骨料粒径、水泥用量等对再生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再生骨料用量的增加,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呈下降趋势,最佳含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逐渐衰减,试验数据离散性增加;水泥用量在3.0%~4.0%范围内,采用5~10mm再生骨料的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均能满足底基层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依托,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的水泥稳定基层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而粘土砖含量控制在30%以下则是保证其路用性能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道路材料性能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天然骨料技术指标和其他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特性技术指标以及天然骨料物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再生骨料物理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和粒径之间的关系及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性能参数,并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无论在技术、经济上还是实践上,建筑垃圾在道路材料中的再生利用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镇道路的构造特点和建筑垃圾的自身特性,对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在城镇道路水泥稳定基层中的各种力学性能和应用方式做了相关研究。试验内容包括再生集料的原材料和混合料试验,其中混合料试验主要是将再生集料与天然碎石按比例混合的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城镇道路基层。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级配碎石作为底基层的路面结构形式,曾广泛应用于山区高速公路。经过数年运营发现,级配碎石由于塑性变形大、刚度小、应力扩散能力差等致使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发生剪切破坏和疲劳破坏。为解决此类路面病害,采用整体性较好的半刚性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代替级配碎石作为路面底基层,提出了严把现场施工质量的关键工艺方案,并依托实际工程,开展试验段研究工作,对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底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拌和工艺、一体化摊铺、碾压机械组合以及质量检测验证进行全过程监控研究,获得了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底基层施工的一系列施工参数,为今后在贵州山区高速公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处置建筑废弃物并拓宽道路基层料源,对建筑物拆除废弃物再生工艺及再生固化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提出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固化基层施工工艺.分析结果表明:该型基层具有高强、耐久和稳固等突出优点;相关工艺强化了废弃物处置功能,大大减少了天然集料用量,具有良好工程应用前景.可供低交通量道路基层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再生集料用于水泥稳定基层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再生集料水泥稳定基层各项力学性能不比天然集料水稳基层差,但耐久性问题影响其大规模的应用。该文提出采用高低温湿交变试验箱对其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掺加有再生粉料的水泥稳定基层干燥收缩性能比全天然集料水稳基层略差,而温缩性能略好,符合公路工程路面基层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9.
水泥稳定土类道路基层在我国使用已有十多年历史,总的来说,质量是良好的。它具有早期强度高、板体性和水稳性良好的特点,特别适应于湿热多雨地区和重交通量的路面基层。深圳地区从1981年以来开始推广使用水泥稳定石屑路面基层。实践证明,质量良好,而且由于石屑(碎石场的细筛余料)  相似文献   

10.
泡沫沥青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利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一系列专项试验,分析泡沫沥青发泡特性,优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分析混合料拌和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力学性能包括间接抗拉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压回弹模量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0,(6)
以松通五工区K140+100~K140+360底基层试验段为依托,总结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文章结合东北地区强风沙、高蒸发的地理特点,以完善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迅速增长,对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指标要求与设计方法展开研究。针对不同再生骨料特点,通过试验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砂浆、水泥稳定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等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对应的再生集料合理掺量;研究成果进行了实体工程应用,并最终编制了深圳市地方标准《道路工程利用建筑废弃物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于市政道路基层应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及较高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其中由混合料干缩性能反映出的抗裂性对基层的路用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对不同成分比例、不同细料替换方案、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的水泥稳定建筑再生材料进行干缩性能试验,并与普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对比,分析干缩产生和抑制机理、研究干缩发展规律、探讨干缩影响因素,提出满足强度和抗裂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4.
杜少文 《公路》2012,(7):250-253
采用水泥和乳化沥青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回收材料,通过马歇尔击实法确定了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外加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测试了不同水泥用量下再生混合料高温养生后的劈裂强度、浸水劈裂强度比、冻融劈裂强度比,以及混合料不同龄期的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和沥青同时影响再生混合料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增大,再生混合料的最终劈裂强度增加,水稳定性增强,7d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增长速度加快.再生混合料中的最优水泥用量需要综合考虑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设计标准和无机胶凝材料再生混合料设计标准来确定,本文推荐最佳水泥用量取2.5%左右.  相似文献   

15.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和天然集料基层的力学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得出再生集料完全可以替代天然集料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稳定再生水泥混凝土基层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且随水泥剂量增加有所增强;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随着水泥剂量增加均出现下降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在20℃时,二者的指标最优;应变和系数之间满足二次多项式关系;水泥稳定再生水泥混凝土基层的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水泥稳定废粘土砖再生集料基层材料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掺入废砖块集料后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变化规律,在试验中将废砖块集料按20%,40%,60%,80%和100%的比例(质量分数,后同)分别替代粗、细集料配制成2组集料后,用5%水泥拌和制备试件,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以及抗冻性。结果表明:废砖块集料含量多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较小而最佳含水率较大;随着废砖块集料含量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应变和抗冻指数随之下降,而-15℃~40℃温缩应变随之增大;为满足规范对基层强度的最低要求,建议混合料中废砖块集料替代天然粗集料或细集料的替代率分别不要超过70%和90%;另外,在冬季严寒地区,还应该考虑废砖块集料的使用引起的强度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试验制定了3种级配、5种再生集料砖块与混凝土块体积比例,在等效5%水泥剂量下,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与7d、28d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密度小、吸水率高,压碎值随砖块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随着砖块含量的增加,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佳含水率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砖块含量一定时,级配上限时抗压强度最高;砖块含量为100%时,混合料抗压强度为3.46~4.92MPa,可满足路面基层施工规范中道路基层强度最低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李彦杰 《公路》1998,(9):21-2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水泥石灰稳定底基层的应用,提出在工程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仓  吴淑君  巩喜彪 《公路》2003,(12):56-58
结合京珠高速公路信九段工程实际,从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试验段铺筑和施工过程控制及养生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风化砂底基层的施工控制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