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互通周边区域拥堵问题,基于现状路网分析和远期交通转向流量预测,综合考虑了周边路网、转向流量、交通组织、保通等各种限制因素,提出了3个设计方案,从工程规模、工程造价、路网交通量匹配度及拥堵治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给出了雷甸互通立交的改建方案。项目建成后,较好地解决了雷甸互通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今后类似互通工程的改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琛 《中南公路工程》2011,(2):83-86,140
从交通量、周边路网分析、用地性质、交通疏解等影响因素出发,理论上论述了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选择,同时结合长沙市湘府路湘江大桥工程两岸接线立交的工程实际案例来论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3.
从交通量、周边路网分析、用地性质、交通疏解等影响因素出发,理论上论述了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选择,同时结合长沙市湘府路湘江大桥工程两岸接线立交的工程实际案例来论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路的立交节点是路网最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交通转换功能,匝道多、占地大,投资占比较大等特点。因此,立交选型对路网间道路的交通转换、交通运行顺畅、整体服务水平、远景年交通量需求等,具有重大设计意义。本文以深圳市坪盐通道锦龙立交为例,根据相交道路、地形地貌、控制条件、交通量预测等方面,提出不同立交选型方案,从立交型态、功能,占地、安全及投资等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认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内环线(浦西段)交通改善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内环高架路建成后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加 ,目前已呈饱和状态并产生堵塞现象。本文针对内环高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探讨全线上、下进行改建的对策 ,包括 :地面道路的改造、优化现有匝道和立交、可能的拓宽方案和结构可行性、采用双层高架的考虑以及通过路网改造、分流内环交通等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近期道路配套工程——站场中路为背景,从道路交叉节点交通量预测、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方案比选及横断面设计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工程总体设计方案,此方案不仅可有力支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开发建设、满足中心站建成后的货运交通出入及集散需求、完善区域路网结构,而且可避免道路占用集装箱中心站用地,保证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工期,为同类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道路配套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0-14,18,M0004,M0005
对南宁市玉洞大道立交进行了方案研究。通过对路网体系、周边重大交通源交通组织、交通量及交通量预测,以及主要控制因素等进行分析,对4个立交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同时,对推荐方案西-北转向匝道进行了进一步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8.
连州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连州枢纽互通式立交在路网中地位、转向交通量、匝道布设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多个立交方案的比选,最终选择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总结出山区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彩官  吴宇航  周辉 《上海公路》2023,(4):178-185+191+213-214
随着现如今城市工业布局调整,作为交通节点的已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由于交通需求的增加和复杂的路网状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在大流量条件下,该类立交改扩建的需求更为迫切。以杭甬高速柯桥互通立交改建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杭甬高速公路及柯桥区城市路网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交通量进行预测,在需要增加北部区域交通流转换节点的总体方案下,通过综合考虑交通流量、经济性、施工难度、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改建互通的选型及施工期间的保通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互通方案的改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中区域公路网络的流量饱和度为评价指标,考虑路网分流条件和施工方案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流量分配模型。模型以区域路网交通流总行程时间最优为目标,考虑道路服务水平、路网储备容量等约束条件,运用均衡理论,量化计算分流交通量。以南京市机场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为例,应用模型对分流方案实施前后的路网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合理的交通量分流比例。结果还表明,对大型车实行强制分流的方案更加有利于保障施工道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广佛高速公路沙贝互通立交是全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互通,近年来,随着交通量日趋饱和,该立交及周边路网拥堵已成常态化。从广佛高速公路沿线及城区发展变化着手,利用Transcad工具的关键路段分析模块,探究了该路段的主要交通流成分,从交通流量、区域路网、广佛同城化、周边产业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该互通的拥堵原因,提出采用近远结合的策略及其相应的整治措施,并利用省域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对整治方案进行评估分析,为下阶段区域高速公路网优化和沙贝互通立交的拥堵整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邱万军 《公路》2011,(4):95-98
受路网改造形成的新布局以及新交通量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建成的许多互通式立交面临改造.该文结合工程实践,简要介绍大同市南出口西河河互通改扩建的方案设计思路,最终采用的方案既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也尽可能利用已建工程,减少工程浪费,节约工程造价.文中从方案型式选择、改扩建方式以及工程经济、实施难度等方面对互通式立交改扩...  相似文献   

13.
汤东  陈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22-24, 32
基于成都市新津县普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采用“四阶段法”及“增长率法”,对研究范围内路网进行了规划年交通量及远景交通量预测。通过对普兴镇交通区域进行划分,结合小镇居民交通出行方式,预测了各小区内部之间以及普兴镇与外部地区之间的出发和吸引OD,并对机动车规划年OD使用“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对各规划道路进行分配,预测了每条规划道路的远景交通量,由此对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提出了合理建议。预测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道路通行能力可以满足远景年交通需求,拟定的横断面形式服务水平可达D级以上。项目建成至今交通状况良好,说明所拟定的道路规划方案及断面形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南京南站综合枢纽花神庙立交、双龙街立交在集疏运系统中的地位分析,结合节点现状分析及控制条件、交通量预测结果、轨道交通布置等条件,采用设置集散车道的断面布置形式,在确保骨干路网直行交通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匝道,有效避免了立交间距近,无法设置加减速车道和交织段的问题,为南站枢纽交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影响互通立交的改扩建方案的因素很多,文中以某互通改扩建工程为例,根据地形地貌、周边路网和预测交通量等因素,结合路线布设要求,对某互通改扩建工程的3个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最终给出了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城市立交选型原则、城市立交的作用及城市立交的主要类型。以江苏太仓快速路网节点规划为项目实例,对其交叉口现状、交通量预测进行了分析,结合节点周边控制因素,明确了立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逐渐密集,越来越多型式多样、功能不一的复合式互通立交也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不断出现。文章以迁曹高速沙河驿复合型互通立交为例,根据区域路网、交通量预测、地形地物及其他相关控制因素,对复合型互通立交方案的布置、交织段长度及通行能力进行研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互通改扩建时必须考虑现有互通形式及匝道标准能否满足远景交通量的需求,本文以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为对象,基于远景交通量,研究了互通式立体交叉改扩建的设置、改扩建方式、线形优化及原有立交桥梁的利用与新拓宽桥梁方式等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研究了环形匝道平面几何线形对三岔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建设规模及纵面线形的影响,并对其组合形式进行了分析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地形的情况下,仅从平面几何线形分析,三岔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立交的建设规模,随环形匝道平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加,环形匝道平曲线线形采用卵形曲线较采用单圆曲线的营运里程长、占地规模大;在地形条件及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环形匝道平面几何线形宜采用易适应地形、较为美观、行车较为安全的卵形曲线。同时,建议环形匝道设计速度为40km/h的Rmin宜≥60m,设计速度为30~35km/h的Rmin宜≥45m。  相似文献   

20.
高架桥西侧立交是北京南站近期实施方案中新建的六座节点立交之一。该文结合立交用地条件、远期的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并确定了立交形式,为城市路网中同类立交选型提供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