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合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地下互通立交分岔节点矿山法隧道的反挖施工方法,用于不具备由大断面隧道段往分岔小断面隧道段施工的条件时,对隧道的地下互通立交分岔节点采用矿山法施工.该方法包括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先导洞扩挖施工、主隧道反向开挖施工技术,可为类似的地层分岔隧道施工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大连南部滨海大道东端桥隧工程为例,主要介绍了大型城市地下立交的结构型式、平面分岔结构,以及隧道的整体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该隧道特有的超大断面、大断面与明挖箱涵连接,明挖箱涵与双连拱隧道等特殊结构型式在我国隧道建设中均属罕见,可为我国其他地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厦门市东坪山地下立交工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计算分析,采用荷载-结构法对Ⅳ级围岩地下立交分岔处非对称连拱隧道的承载能力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并给出配筋设计。  相似文献   

4.
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恢复重建工程位于"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中心区域,路线沿高山峡谷地形区域内的岷江布设,震后原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为了躲避不良地质,提高与既有映汶高速共同形成的生命通道的综合抗灾能力,在总体设计时采用较多隧道工程以躲避不良地质或提高路线标高。受走廊带狭窄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得不采用新建隧道上跨既有高速公路隧道、在既有国道213隧道基础上进行分岔改建、新建隧道与既有高速公路的联络通道及新建泥石流明洞工程等多种复杂隧道结构。在介绍项目隧道工程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分岔改建、近距离上跨等特殊隧道结构的相互影响,解决了特殊结构段隧道设计和施工问题,为今后国内类似改建工程中隧道结构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思路,同时也对隧道小净距上跨既有隧道、既有隧道分岔改建等复杂隧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互通式立交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中的万石山地下互通式立交为目前我国第1座大型暗挖地下互通式立交,结构种类繁多,施工工序复杂,既有平面分岔结构,又有上下交叉结构.通过分段扩大的方式实现平面分岔功能,从大跨结构到不对称连拱结构,到小净距结构,从普通隧道的开挖到既有洞室的改造,此立交覆盖了目前山岭隧道几乎所有的结构型式,创造了单洞25.8 m的开挖跨度,小净距中夹岩仅1.42 m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重庆曾家岩大桥工程南隧道和北隧道位于重庆主城核心区,隧址区地表建筑密集,隧道先后近接市政府办公楼等多座高层建筑、近接多座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多次上跨下穿轨道交通并共建、多次下穿既有道路回填土层及挡护结构,隧道围岩以软质泥岩为主,隧道结构形式多样,涵盖分离式、小净距、连拱、分岔式,建设环境极其复杂,隧道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详细介绍该工程重难点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可为类似交通隧道新建、改扩建及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学兵 《隧道建设》2011,(Z1):255-259
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营盘路湘江隧道和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依托,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以及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和施工技术,并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对象,详细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下立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和厦门市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强  吴金刚 《隧道建设》2011,31(6):668-677
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莲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2+2车道"和"2+3车道"分岔的断面形式,连拱段结构设置的必要性,钢支撑的选型以及系统锚杆的布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结论:1)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取"2+2车道"的设计形式;2)小净距段隧道受力状态及施工工法前后转换方面均较连拱段有优势,建议取消连拱段;3)大跨分岔式隧道分岔部一般设置在隧道工程地质较好地段,以方便大跨分岔结构的实施,如莲塘隧道将分岔部设置在Ⅲ级围岩段,而对于开挖跨度接近30m的大跨段,初期支护一般应设置钢格栅,此时应优先选用"钢筋格栅+喷锚"的初期支护形式;4)莲塘隧道分岔部位于Ⅲ级围岩段,系统锚杆设计长度以5 m为宜,应于拱部、侧墙均匀布设。  相似文献   

10.
郭剑勇 《隧道建设》2014,34(2):147-152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值。主要结论如下:隧道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分步施工法是可行的,施工不会影响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的结构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厦门芦澳路与海沧疏港通道交叉处拟建一座地下互通式立交隧道,隧道分岔处由单洞5车道大跨段直接过渡至主洞3车道及匝道2车道的"3+2"小净距段,采取直接过渡的方式不设置连拱段,最大开挖跨度达到30.46m,最大开挖面积达450.41m~2。分岔隧道由大跨段直接过渡到小净距段决定了施工过程中非常复杂的工序转化,施工力学机制难以把控,分岔隧道围岩应力受隧道净距和断面形式的影响,分岔隧道的施工与支护结构设计面临诸多难题。通过三轴试验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大跨段与小净距段交界处以及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力学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现场取得的花岗岩试样属于弹脆性岩石,岩石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时岩石强度和稳定性远大于双向受力状态,花岗岩试样弹性模量与围压呈正相关,结合Hoek-Brown强度准则以及Mohr-Coulomb强度准则对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得到现场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2)分岔隧道大跨段过渡至小净距段施工时,应及时对大跨段与小净距段交界面处围岩进行封闭,建议采用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和工字钢支护,保证围岩尽快处于三向受力状态。3)小净距段隧道开挖对大跨段末端断面位移的影响主要是竖直方向,同时也会引起大跨段隧道末端初期支护不同程度的内力变化,其中左右拱脚处内力变化最为剧烈。主洞隧道施工对大跨段隧道内力和位移影响范围为掌子面后16m,匝道则为掌子面后12m。4)小净距段施工时,主洞和匝道隧道最佳纵向开挖间距为16m;当主匝隧道净距大于6m时,可作为独立单洞进行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2.
大跨分岔段隧道跨度大且分岔段形态复杂多变,支护结构与周边围岩的受力特性采用常规的二维平面应变研究方法已不能反映围岩与支护的真实特性,需要结合施工方法进行三维数值分析进行地层结构分析。本文结合莲塘大跨分岔隧道,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隧道施工进行全过程动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莲塘隧道超大断面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连拱段采用中导洞法施工,小净距隧道左洞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右洞采用CD法开挖为最合适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香丽高速虎跳峡地下立交工程是香丽高速公路关键控制工程之一,为国内目前断面最大的山区地下立交隧道。该工程的超大断面隧道中间外凸处最大开挖跨度达28.96 m,拱顶呈扁平状,施工时易引起围岩松弛失稳、坍塌; 有无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复杂、受偏压影响较大,施工时易引起初期支护开裂。为满足快速施工及安全要求,对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将连拱隧道先行洞中侧拱脚设计成扩大式拱脚,2层支护结构改为3层。针对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加强支护,注浆后采用二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相比最初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效率提高近3倍,大幅提高施工速度。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施工方法有效可行,能够达到施工目的及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致使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营盘路湘江隧道和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控制性因素和施工技术,并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对象,详细介绍了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红庙枢纽立交位于特长隧道出入口处,隧道与立交相互制约。针对特长隧道及其出入口交通枢纽的交通状况,以实地交通调查和城市交通预测数据为基础,运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流量、流速、流向等不同参数,分别对该枢纽立交交通瓶颈点预测、交通枢纽整体通行能力等进行交通仿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了该枢纽堵塞区域瓶颈点发生规律,得到实际枢纽立交整体通行能力与规范"设计通行能力"的比值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某地铁保护区域内的枢纽立交为例,研究了此类立交的建设关键策略。从立交选型、桥梁孔跨布置、桥梁结构优化、路基填料设计、软基处理、框架墩盖梁施工、桩基施工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采取合理的设计及施工策略,成功解决了立交与地铁结构重叠、附加荷载超标、桩基施工期塌孔等关键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通立交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过程中通常受地形条件、用地性质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以东港立交为例,对立交工程概况、区域条件及立交设计控制因素进行说明,分析了山区道路立交选型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型地下立交正交下穿段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树屏  石波  林志  晋学辉 《隧道建设》2011,31(3):273-277
在大型互通式地下立交工程中,下穿隧道往往都处于整个地下立交工程的最低点,需要设置排水泵房,于是造成了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多洞室开挖。下穿隧道及排水泵房的修建不可避免地会对上覆小净距隧道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地下立交工程中隧道正交下穿段,以厦门东坪山地下立交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下穿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下穿段隧道动态开挖时,整个正交下穿段位移和变形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下穿隧道和排水泵房施工时整个下穿段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均匀侧移和变形,需要对下穿段隧道和排水泵房所处的围岩进行加固,并在上覆隧道相应处设置防护钢拱架。  相似文献   

19.
胡新朋  王登锋  肖本利 《隧道建设》2020,40(Z2):210-215
为降低分岔隧道大跨、超小净距段施工安全风险,满足进度需求,结合某市政公路分岔隧道施工实例,针对隧道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和敏感度高等特点,采取将小净距段替换中间岩柱由双连拱形式优化为单侧隧道扩挖并喷混凝土回灌的方法;分岔大跨段将左右两侧导坑加大,与原有2车道断面相似,中间导坑依次减小,两侧导坑可连贯施工优化为一体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实现对大跨、超小净距段施工方法的优化,有效地控制了施工风险,并实现了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20.
吕纪云  陈瑾  章坤鹏 《中外公路》2019,39(2):294-297
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和现有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净距过小的现状,在分析车辆运行轨迹的基础上,构建了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的净距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明适应距离、读取标志距离、换道距离、安全距离等因素,提出了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最小净距的推荐值与极限值。结合净距分析与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净距路段下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变异式互通工程实例做了BIM模型检验,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