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通过芜湖市G205芜南路(南陵渡桥至九连立交段)一级公路改扩建设计,提出了结合本路段路基填高较大的特点,通过设置涵洞、通道与菱形立交,取消了主线的平面交叉口,保障了过境交通快速通行;同时在全线两侧增设慢行道路,方便沿线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设计创新,该项目建成后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级公路改扩建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干线公路主要提供机动性功能,承担着较多交通负荷,通过提高干线公路路口的协调控制能力,可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和停车次数,对改善相关路网的交通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江苏太浏干线公路太仓段交通压力陡增,为改善路况质量,方便市民出行,太仓市交通部门对S339省道太仓段进行养护改建.交通部门在该路段5个交叉口试点引进了绿通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该控制器内置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采用代理控制技术,可实现多种网络通信方式,通过设置在路口的摄像机,获取实时车辆排队长度,按照主路优先通行的原则,自适应实现交通信号灯切换.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控制设备与原有控制设备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干线公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小了排队长度和停车延误,提高了道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横向通道设施是为了解决封闭的高等级公路两侧居民的出行以及两侧地区的生产、发展等问题而设置的。横向通道设施尤其是下穿通道的数量会影响到整条高速公路平均填土高度的高低,因此合理的横向通道设施设置密度要既能保证高等级公路路堤高度的降低,又能满足两侧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该文主要对横向通道设施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使用功能的横向通道设施密度模型。  相似文献   

4.
庞亚凤  郑元勋 《中外公路》2019,39(2):288-293
基于现实的对角斑马线处行人通行能力的研究,提出对目前已运用于现实的需设专供行人过街相位信号灯的"对角交叉口"做出信号灯相位调整和一定程度的导流处理的思路,目的在于通过交叉口处时间上、空间上的分流,以有效减少行人、车辆的冲突区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交叉口处行人的通行能力。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分别对改善前后对角交叉口进行微观分析,对比研究改进前后行程时间、排队长度以及行程延误等指标的变化,以验证对角斑马线改进后行人通行能力的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设有对角人行横道的交叉口,信号灯相位改进后行人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道路十字交叉路口交通灯信号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PLC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案.该方案将传统十字路口交通信号设置红、绿、黄灯控制改为南北车辆左转、直行、右转单独控制,增加行人控制及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强制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通行,还设置了夜间通行模式.该方案能有效解决在十字交叉路口发生车辆抢道和人车争...  相似文献   

6.
王秀宝 《驾驶园》2011,(11):87-89
近日赴欧洲参加国际公共交通联会(UITP)年会,有幸去奥断陆维葛朗雕塑公园观察该地区交通状况,对其“以人为本”安排道路资源印象深刻。首先是行人通行优先。在公园门口区域设置了两条行人穿越道路的人行通道,在连结通道的人行道两侧,各竖一块人行通道的标识,以警示过往车辆关注行人。此处虽没设置红绿灯,但过境车辆遇行人过道路,都自觉停车等候,让行人先通过。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目前进入高潮期,多数一级公路由原二级公路升级改造完成。由于一级公路性质是部分封闭,且设计速度较高,而两侧集散交通出入频繁,群众既有出行习惯又对原老路严重依赖,造成新建一级公路交通事故频发。从实际出发,着重考虑周边群众出行和公路交通通行的双重安全,对干线一级公路横断面布置的标准进行深入剖析,反思现行规范对干线横断面布设的要求,并对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采用"围起来,打出去"的方式,即在下穿立交通道两侧适当位置设置挡墙,阻挡纵向两侧来水,在下穿立交通道两侧适当位置设置驼峰(并与挡墙接顺),形成反坡点,人为的创造条件阻隔来自驼峰外的路面雨水,并新建一体化雨水泵站,将汇水面积内的雨水打到邻近河道,达到解决下穿立交道路积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汽车礼让斑马线,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和第六十二条有明确规定,本文对上述四条进行详解。第三十八条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本条是关于道路指挥系统的规定。交通信号广义上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警指挥。本条中所说的"交通信号灯",是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城镇人口越来越稠密,城市化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不少压力.其中行人过街行为对交通出行影响较为突出,为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通过修改信号交叉口相位相序和优化交叉口渠化的方法,对交叉口行人交通组织进行优化设计,提出行人待行区的设置,以达到充分的利用交叉口的时间与空间资源,提升行人过街安全性和通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2道路交通标志2.1设置特点欧洲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与其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紧密结合,根据道路特点、交通流构成、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和视认规律、道路交通的主要矛盾等因素,欧洲国家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比较密集,很多标志采取双侧设置模式,具有科学、严谨、规范、醒目的特点,能起到引导驾驶员、行人等不同交通参与者安全通行的作用。1)双侧设置。禁止驶入标志、让行标志等对安全行车具有重要作用的交通标志多采用“双侧设置”模式。2)让行标志设置广泛,确保交通安全。(1)在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设置让行标志;(2)在信号灯控制的环岛设置让…  相似文献   

12.
公路标志是公路交通的向导。它分为指示、警告、禁令和指路四种。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或停止的标志;警告标志是警告驾驶人员注意公路急弯、陡坡、交叉道口以及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地点的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通行的标志;指路标志是表示省、市、自治区、县(旗)等行政区划的分界。指出前方的地名或其它名胜古迹等的位置和距离。预告和指示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的中途出入口、沿途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导向等。公路上设置齐全的公路标志,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呈现新的特征。在市郊或城郊结合部的干线公路沿线,由于两侧地块不断开发建设,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量逐渐增长。干线公路大型、重型货运车辆流量大,交通量占比高,因此,在平交口范围内,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争夺优先通行权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机动车辆右转过程中碰撞碾压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的事故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改善干线公路交叉口通行条件,减少右转弯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呢?  相似文献   

14.
现有人行道出入口存在陡坡,行人稍有不慎,容易被绊倒;人行道上的各种各样的检查井,由于损毁、偷盗等原因,常会发生井盖缺损等现象,甚至演变为"夺命陷阱",对行人的安全通行构成威胁。井盖和井框磨损后很容易产生噪声,车辆碾压造成的井盖噪声,严重影响路边的居民休息。该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三面坡形式,并在实践中采用新型的"隐藏式检查井",减少了以往检查井的一些常见病害:窨井盖不容易丢失,也避免了井盖不平引起的道路噪声等,方便行人通行。在人行道表面,铺设了识别砖,提示该处下有检查井。  相似文献   

15.
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灯,它是专为指挥车、马、行人而设置的。第一部交通信号灯,首先被用于英国铁路线上使用。它最初只有一盏灯,用来指挥火车停止、前进。有停必有行,后来又增加了一盏绿色灯,表示火车可以继续通行。此后由铁路线推广到城市的马路路口。将信号灯首先用于公路和城市路口上的是英国机械工程师德奈特。他于1868年将交通信号灯安装在伦敦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起初有色信号是靠皮带传动而变换的。后来在信号灯装置的中央放入1个煤气灯、再在灯的前面变换红色和绿色玻璃。有一天,煤气灯突然爆炸,近旁的1名警察因此丧命,交通信号由此…  相似文献   

16.
概况中兴路-百丈路交叉口位于宁波市中心城区,交叉口面积大、流量饱和、常规的非机动车跟随机动车左转的通行模式造成了行人过街困难、非机动车过街冲突严重、交叉口三角区内存在事故隐患,且机动车通行效率受限,整体通行秩序较为混乱。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联合宁波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对交叉口采取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的慢行交通一体化通行模式,通过缩小路缘石半径、扩大人行道边缘圆曲线半径、设置各类引导标志、施划彩色路面等方式构建慢行交通等候区,通过设置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及信号灯、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等构建慢行交通过街区,通过设置路口导向线、中心圈等方式完善机动车通行区。  相似文献   

17.
正加贺须野(Kagasuno)开启桥位于连接日本德岛市川内町加贺须野和板野郡松茂町广岛的11号国道上,横跨今切川,是当地居民上班、上学重要的生活通道。旧桥为单叶立转式开启桥,桥长20m,桥面宽4m,航道宽14.4m。自1961年建成后已50多年,结构明显老化,不能通行大型车辆。桥面为单车道,靠交通信号灯单侧交互通行,没有专用的自行车道和  相似文献   

18.
正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做法于我们而言极具借鉴价值。具体到为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引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各国通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相关交通设施等做法则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日本:妨碍行人通行处3个月以下行政拘留日本交通法规定,车辆进入人行横道前必须临时停车,且不得妨碍行人通行。除非明确没有行人或自行车即将横穿前方道路,车辆才能通过人行横道,且必须以能够保证在人行横道前立即停车的车速行驶。在未设置人行横道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动车行人冲突分析的右转专用相位设置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缓解右转机动车和行人冲交,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信号灯控制道路交叉口引入右转专用相位.为了评估设置右转专用相位的有效性,首先通过视频数据深入分析了右转机动车在交叉口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冲突;结合所分析出的冲突特征设计仿真模型后基于仿真结果比较和研究不同右转专用相位配时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右转专用相位的设置是否能够提高通行效率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例如机非冲突概率、右转机动车到达率和右转车辆过街时间,同时给出了设置右转专用相位的关键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广告索引     
红绿灯作为交通信号灯,它是专为指挥车、马、行人而设置的。第一部交通信号灯,首先被用于英国铁路线上使用。它最初只有一盏灯,用来指挥火车停止、前进。有停必有行,后来又增加了一盏绿色灯,表示火车可以继续通行。此后由铁路线推广到城市的马路路口。将信号灯首先用于公路和城市路口上的是英国机械工程师德奈特。他于1868年将交通信号灯安装在伦敦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起初有色信号是靠皮带传动而变换的。后来在信号灯装置的中央放入1个煤气灯、再在灯的前面变换红色和绿色玻璃。有一天,煤气灯突然爆炸,近旁的1名警察因此丧命,交通信号由此被废置约半个世纪。直到1914年在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继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而使用的也已是电信号灯了。当时信号灯只有红色和绿色。自1918年起交通信号灯增至红、绿、黄3当时种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