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车辆超限超载不仅会对公路造成极大破坏,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采用动态称重技术可以有效遏止车辆超限超载。目前,市场上有各类动态称重设备,其中弯板动态称重技术具有维护方便、成本低、使用周期长、能够实现高速(0~80 km/h)动态称重的优点,是高速动态称重的较优选择。为了提高采样精确度,分析研究了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并采用无源低通滤波电路,有效消除传感器的高频噪声;考虑车辆单边轮胎通过传感器等异常行驶状态造成的原始数据缺失,提出了弯板完整性算法,处理弯板在异常过车情况下的称重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车辆以1 km/h~80 km/h的速度通过弯板传感器,经过去噪处理及完整性算法分析,所得的重量数据误差均在2%以内。研究结果可为科技治超、超限超载检测、非现场执法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也可以为其他动态称重设备的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伟健  李波  张立志 《中外公路》2021,41(1):300-304
车辆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简称WIM)系统广泛应用于车辆超载治理、桥梁结构状态监测等领域。在线判别WIM系统是否持续具有稳定优良的工作性能,以确保称重数据准确度满足要求是WIM系统工程应用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提出以六轴车首轴重统计均值作为WIM系统工作性能判别的依据,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方法。选取江苏省某超限检测站点2014年10月份车辆动态称重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六轴车首轴重对车辆载货总重不敏感,六轴车首轴重统计均值具有良好稳定性,超限检测站点WIM系统在样本选取时间范围内工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城市出入口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客车ETC的应用已经遍及全国,但由于货车ETC存在计重收费争议等问题,至今还未全面推广。为了同时保证货车通过收费站时的称重准确度和通行效率,在汽车单自由度力学模型分析基础上,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滤除无效振动信号,提出一种快速动态称重算法。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货车在15 km/h~30 km/h时的计重精度,满足国家一级秤要求,且在改善计重精度的同时,提高货车通行效率,为货车ETC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济杠杆长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分析了经济利益贯穿的货主—运输业户—车辆生产、改装厂家的超载超限运输链条的成因、现状和危害;提出了要从以核定载质量为依据转而以货车实际总重和轴载限额为依据对货车实施计重收费的思路,通过区别对待,体现公平,分步推进,累积治理,实现运用经济杠杆,达到长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目的;阐述了江苏、河南、青海等省份实行计重收费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以及他们推广的安排;提出在计重收费方法以及低速动态轴载称重设备精度、可靠度和价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军平  吕纪云  陈昶 《中外公路》2019,39(1):296-299
鉴于公路路线规范关于超限检测站设置条件及劝返车道布设指标规定得过于笼统,该文基于超限运输现状与车辆运行需求,研究了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及其相应的车道宽度与称重区长度。通过车辆换道模型研究,提出了不同情形下车辆换道的安全转弯半径,并提出了EWTC系统称重区的宽度渐变指标建议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超载车辆的驶离选择,提出了劝返车道的不同设置方式及其相应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车辆超载超限运营现象尤为严重,研究在计重收费模式下运营车辆荷载的极值以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基于计重收费模式下广东省某高速公路的动态称重数据,对车辆荷载按车型进行了车辆总重的统计分析,采用极值分析理论建立POT模型,得出车辆总重分布的尾部分布函数,并科学地预测出未来任意重现期内可能出现的车辆荷载极值。结果表明,该高速路段出现超大吨位车辆并非偶然,在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大吨位的车辆荷载,对既有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可为有效控制运营车辆超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128-128
本刊讯湖北省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后,车辆超载率稳步下降,大型车运输比例全面提升,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顽症”初见成效。自今年4月1日实行计重收费以来,湖北高速公路超限100%以上的恶意超载率,由此前的0.7%下降到0.3%,40t以上车辆由10.17%上升到13.97%,五轴车辆由4.96%上升到6.82%,六轴及以上车辆由1.92%上升到2.21%,运力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今年4月1日开始,湖北高速公路实行“按实载重量计重收费”,按照“轻车少收、重车多收、大型特种运输车优惠”的原则,运用经济杠杆,重点治理超载率超过30%的货车超限、超载现象。据了解,此前我国天津…  相似文献   

8.
用于动态称重的路政检测车,其核心系统是动态称重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结构电路、软件系统模型、系统称重参数的辨识,主要功能是实现动态检测行驶中的车辆轮胎受力,计算相应车辆的静态重量,实现动态计重收费。最终现场测试数据表明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阻塞、事故增多、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交通检测能够有效缓解并治理常见的超限、超载等现象。将动态称重技术与电磁波检测技术相结合,进行交通检测对比试验,深入研究动态称重技术与电磁波检测技术的时序同步关系,全面准确获取多种车辆特征数据,为交通管理养护等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车辆总重误差≤±5%,速度测量误差≤±2 m/h,轴距识别小于100 mm,车辆轮廓误差可控制在150 mm以内。  相似文献   

10.
唐港高速公路出口收费车道采用计重收费的收费形式,大量集疏港车辆每天行驶唐港高速公路,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运送砂石料,渣土的运输车辆在过往出站口的同时,散落大量水渣于收费车道。由于北方的冬季气温低,水渣洒落在计重秤台的缝隙中,造成秤体和传感器冻结。本文分析了计重秤台被冻结的成因,提出电加热带系统的设计、安装及应用效果,通过电加热系统的安装减少了冬季清理计重基坑的次数,提高了冬季称重准确率,不仅节约了维修成本,还提高了通行费收入,有利于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使财务工作中的设备及收入核算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的车辆动态称重技术是专用于检测行驶中车辆的重量(含轴重、总重)及其他基本数据(如轴间距、车速等)的新型检测技术.文中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动态称重技术分类及典型称重传感器特点,探讨了其在高速公路超载检测中的应用及称重的精度问题,给出了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03,(12)
河南省交通厅从 2 0 0 3年 8月 5日起 ,根据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通知要求 ,按照“积极推进、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原则 ,对 5个干线公路收费站按照计重收费标准 (对超载 30 %以内的车辆按规定标准收费 ,超载 30 %~ 5 0 %的车辆按 5 0 %加收 ,超载 5 0 %~ 1 0 0 %的车辆按 1倍加收 ,超载 1 0 0 %以上按 3倍加收 )开始进行计重收费试点。自 9月 1日起 ,全省主干公路、高速公路收费站同时实施计重收费 ,截至 1 0月底 ,河南省干线公路 1 36个收费站已有 5 7个站 1 47个车道实行了计重收费 ;高速公路 5 9个收费站已全部实施计重收费 ,…  相似文献   

13.
自货车实行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以来,车辆计重收费主要依据车辆轴型、自身重量以及行驶路程等因素。在动态称重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传统轮轴识别技术存在传感器容易损坏、整个系统装置故障率高且安装铺设困难等问题,而冗余轮轴识别技术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且可有效降低货车计重收费过程中的纠纷,提高收费站通行效率。介绍冗余轮轴识别技术配合整车式动态计重系统在酉沿高速公路重庆段收费站的应用,对冗余轮轴识别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进行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4.
国内公路运输的超重现象十分严重,车辆的超载运输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路桥基础设施等造成极大危害;车辆动态称重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车辆超载管理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石英称重传感器的动态称重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信号,巴特沃斯滤波器低通滤波,确定激振频率和截止频率,测量车辆轴数,通过计算得出轴重,进而得到整车重量。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耗时短、效率高等优点;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货车司机为了减少重量采取"跳秤"、走"S"型等违规行为。为打击这种行为,减少收费纠纷,对车辆跳动轨迹自动检测系统进行特别研究。从系统结构设计出发,根据收费站车道的环境特点,利用视频检测技术,通过设定虚拟检测区域、车牌定位、轨迹等关键技术获取车辆驶过计重秤台前后的运动特征,提出改进的轨迹检测流程,实现"跳秤"报警、录像等功能。现场试验表明,系统对计重收费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的检测和处理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3)
为解决货车收费站点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据国家及管理部门对货车动态称重精度的要求,应用系统方法,研发了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该系统包括ETC子系统、动态称重(WIM)子系统、车道控制子系统及MTC子系统等,确保了车辆动态称重精度以及称重信息准确的上传计费。研究表明: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结合各子系统的特点,集高精度动态称重系统、监控与收费为一体,经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效果良好。为我国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的实现及公路通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方法与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7.
《公路交通技术》2006,(3):F0004-F0004
重庆交科远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下属的从事公路交通检测设备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核心产品是公路动态车辆称重系统(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公路收费车道计重收费、超限运输管理、自动化交通数据采集、桥梁结构安全监控、路面应变检测、自发光视线诱导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前设置高速动态预检设备,获取多种数据后,经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上传至上级中心,并由电子信息板和标志及时引导超限超载车辆,让其驶离高速公路,在收费站出口进行计重精检,并按规定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处理。同时,采用高速公路联网系统软件在整个高速公路网内跟踪记录超限超载车辆,并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处理。这样,在高速路上无需征地,无需专人管理,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公路桥梁免受破坏,与传统的投资几千万元的治超站相比,一个治超预检点硬件投资仅为1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广东省新计重收费政策(以下简称新政)对运营车辆的干预效果。基于京珠澳(原京珠)高速广韶段某一收费站2014年1~6月24万多个货车的动态称重系统(WIM)数据,对新政前后运营荷载按车型进行车重与轴重分析,采用双峰正态分布拟合车重概率密度分布,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得到各轴重与总重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车重概率密度分布、轴重占总重比例在新政前后各参数变化不大,即新政对运营车辆干预效果不明显,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新政的完善和修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当量轴次和当量系数理论的计重收费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当量轴次和当量系数提出当量系数法,建立收费标准的确定模型和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收费标准能够在满足公路投资者经济利益的同时,有效遏制超限超载现象的蔓延。首先通过分析各省现行的计重收费方案选择出较为合理的收费模式;然后,提出一种当量系数法,运用当量轴次理论建立不同车型、车货总重的车辆引起的道路破坏费用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分车型收费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扩展构建计重收费标准计算模型,从而得出基本费率和超限加收系数;最后,通过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中的应用,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