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及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市政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城市综合管廊的出现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后期管线改造维护中也避免了对城市道路的二次开挖。但综合管廊中涉及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管线,导致在设计、施工以及运维过程中均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BIM技术做为综合管廊建设中的一条技术途径,将BIM技术应用于综合管廊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整个全生命周期中。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综合管廊的协同管理,另一方面在施工效率的提高以及工程质量的保障方面均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市政综合管廊的发展与应用,也为后期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施工过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它给施工行业带来了工作模式的创新及高效的管理手段。BIM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的应用推广,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规模的日趋庞大、工程结构的日趋复杂、项目数据的日趋精细,单纯的BIM建模等运用已不能满足建设工程项目的需要,BIM协同管理平台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徐州城东大道综合管廊施工建造过程应用为背景,结合BIM技术的应用经验,阐述了其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以及BIM施工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BIM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综合管廊建设的各阶段,有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实现智能化管理等优点。在分析综合管廊工程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管廊BIM设计建模的一般流程。以苏州城北路综合管廊为例,在设计建模和拓展应用两方面研究BIM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开展二次开发工作,探索出了一套技术方法。经项目实践验证,该方法可以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作为管廊工程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依托南宁市某管廊工程,在施工图深化设计、施工准备和施工实施三个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详细分析了碰撞检查、净高分析、虚拟仿真、场地布置、施组优化模拟、点云+BIM误差校核、工程计量以及二维码等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并针对管廊BIM技术应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8,(11)
近些年,综合管廊建设如火如荼,面对新时期的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要求,引入BIM技术能够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维阶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就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中的应用做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6.
简述我国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从1958年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下的第1条管廊开始,经历了概念阶段、争议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化和创新阶段,进入了有序推进阶段。总结综合管廊的建设经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试点城市全面开花、PPP模式大放异彩、绿色建造有益探索、防水措施因地制宜、创新技术降本增效、预制装配初具规模、智慧技术重点应用、统一平台基本定型。指出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法规、标准等制度建设缺失、规划无序及建设混乱、运营管理制度缺失等,制约着管廊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1)要继续推动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特别是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以及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 2)对已建的综合管廊要进行全面的运营条件评估,符合要求的要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顺利运营; 3)各级城市要修编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需要建设的要有序推进管廊建设; 4)大力关注管廊的运营管理,从法律法规、资质资格、专业人才等方面推动管廊的健康运行; 5)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发展历程入手,结合一些典型工程,重点论述城市综合管廊在建设模式、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重大技术(绿色建造理念、集约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整体模板滑移技术、预制装配成套技术、基于BIM的智慧管理技术等)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对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进行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综合管廊的概述、发展应用及优越性,阐明了综合管廊是21世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市政管线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深圳市光明新区华夏路综合管廊和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建设实例,总结了综合管廊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综合管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姬永红  张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208-211,219
为开发安全、高效的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分别针对管廊监控系统、管廊本体安全监测以及日常巡检工作内容等方面对巡检机器人提出了技术与应用的实现要求。此外,充分结合了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详细地阐述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综合管廊中应用的建议方案。为建立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智慧综合管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综合管廊发展历史,以及我国目前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和形式。以蜀龙路五期综合管廊为例,归纳整理预制"管片"拼装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分块尺寸、荷载计算、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为今后预制"管片"拼装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即将在姚江新区、世纪大道快速路等重点项目启动综合管廊建设,但其投资运营模式的研究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需求。分析国内外综合管廊建设经验,明确了在项目不同阶段政府与管线单位所承担的成本分配。同时,结合宁波市政管道建设运营现状,从保障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可行性和运营管理可持续性出发,提出"三步走"投融资策略、管线单位有偿使用、保持费用分摊标准一定弹性空间等建议,为建立适应宁波的综合管廊投资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8,(12)
针对综合管廊可视化运营与管理信息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展开研究与设计,为城市综合管廊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实践和技术参考。本着保障综合管廊安全,提高综合管廊运维水平、应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通过对本系统的实践,展示了相关管廊运维中常用的业务处理流程,为后续综合管廊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和提升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基于BIM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实施的总体管理模式。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总体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工作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工作原则、组织与管理、BIM模型构建及交付标准制定、BIM数据集成与管理平台建设、BIM应用与成果管理和数字化交付管理等。实践证明,建设管理方主导+BIM总体管理模式适应于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BIM建设和管理,并可为数字轨道交通生态链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明晰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1970—2018年收录的综合管廊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绘制综合管廊研究知识图谱,对综合管廊研究进行发展态势分析、合作特征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综合管廊研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国家为中国、美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日本,最富有成效的作者为Curiel-Esparza J和Canto-Perello J;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行性、决策、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风险、安全、运维、管理方面;未来综合管廊研究趋势与热点将集中在投融资模式创新与应用、绿色建造技术及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及智能化运维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最后,对综合管廊后续研究提出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治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综合管廊工作成效明显。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装配式综合管廊建造仍然存在问题:(1)设计管廊钢筋与预制不符,工业化厂需对施工图深化设计;(2)工业化生产时,预埋件易错漏;(3)施工现场管廊构件管理混乱,影响吊装,甚至出现拼接错误;(4)管廊舱内附属设施安装时,无法准确定位预埋件。针对上述问题,将BIM与RFID技术结合,建立BIM模型与预制管廊的联动系统,实现了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智能化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长沙高铁新城综合管廊工程是首批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第一批工程,工程规模大、入廊管线种类多,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从实际设计方案出发,分析了高铁新城综合管廊总体设计要点,解析了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平面和竖向以及各功能节点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案,重点研究了综合管廊与沿线磁浮轨道、地铁、电力隧道等其他市政基础工程的相互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对笔者参与该工程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对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韦海民  贺广学 《隧道建设》2020,40(2):179-188
为揭示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明晰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中1970—2018年收录的综合管廊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综合管廊研究知识图谱,对综合管廊研究进行发展态势分析、合作特征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综合管廊研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国家为中国、美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日本,最富有成效的作者为Curiel Esparza J和Canto Perello J;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可行性、决策、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风险、安全、运维、管理方面;未来综合管廊研究趋势与热点将集中在投融资模式创新与应用、绿色建造技术及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及智能化运维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最后,对综合管廊后续研究提出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治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桥梁建设期存在的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经制约桥梁建设的健康发展。建设期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桥梁建设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建设期BIM协同管理平台架构主要包括核心的数据层、模型层、交互层、功能模块层,业务功能涵盖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等。通过对平台架构以及应用展开研究,搭建基于BIM的桥梁建设期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桥梁建设期工程各方平台集成化高效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20.
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是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伴随新建道路的开发在不断拓展.当管廊布设线位与大型江河、重要道路、轨道交通相交时,地下穿越形式大幅增加了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对管廊结构自身及穿越目标的安全都形成了一定威胁.现通过实际工程,提供了利用同期建设的桥梁结构实现跨越的管廊设计形式,打破了地下管廊的固有约束,为后期管廊穿越设计提供了比选思路.针对桥上管廊的管线类型、布设方式、承载吊架的计算分析和安装条件提出了技术建议,并对地上地下连接段及安装检修人员通道的设计形式提供了工程样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