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丹拉国道主干线宣化(下八里)—冀蒙界段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并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性护的功能需求,结合客土喷播在边坡上应用技术和方法,在满足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防护的基础上,从边坡生态恢复和边坡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实用的技术,达到边坡生态恢复和稳定性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退化的影响,阐述影响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的权重.提出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环境特点植物配置模式和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路建设是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而边坡生态防护更是生态公路建设中一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厚层基质喷附技术在北京市平谷区平程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向大家介绍一项很好的兼顾边坡生态恢复和稳定的边坡生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对于山区自然景观的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文章通过对边坡植被和生态恢复实例的论述,探讨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边坡类型以及设计方法,对于今后公路边坡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针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建设中,恢复植被经常不能实现可持续生长和演替的现象,以新街~河口高速公路边坡作为试验样板工程展开研究,以水土保持和宫胁法原理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竹篾栅生态恢复技术,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特点、适应性和技术流程。改变了边坡水土保持防护一贯运用工程技术的先例,从防护技术、表土回填和植被恢复上均实现了生态化,建立了竹篾栅生态恢复技术的集成体系,并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项技术为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可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北京市顺平路(S305)的绿化类型及特点,以路域生态恢复植物群落中优势种为评价对象,筛选评价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路域范围内生态恢复进行了初步评价,以期掌握路域生态恢复现状,为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科学选择绿化植物、构建稳定绿化群落、合理进行路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路域生态恢复进行评价研究,能够较为合理的反映生态恢复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杨学松  黄礼光 《公路》2008,(2):104-105
吸取以往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植被恢复中,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总结,找出了更适合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原生态恢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种植、管理、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喷播技术设备的类型与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平 《公路》2005,(1):200-206
公路边坡治理与生态恢复建设已成为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引进技术与设备渠道的多样性,施工技术路线与工艺技术条件的差异,国内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装备应用状况尚不尽人意,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机械化程度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对喷播技术与设备的比较,理清了适应中国现阶段经济基础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技术设备的脉络,提出了以高效、可常、经济的原则发展边坡生态恢复机械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6)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山区交通建设蓬勃发展,基建过程中产生大量次生裸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大片裸露岩质边坡不但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因其颜色灰暗、单调对生态环境产生视觉污染,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违背。如何快速恢复裸露的岩质边坡的生态并稳固边坡不仅是公路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也是山区道路行车安全的保障。基于对国内外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自适应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已获国家专利授权),并给出了该技术的详细参数、工作原理及关键施工工艺。该技术解决了高陡岩质边坡固土难、根系缺水、绿化见效慢、绿化期短暂、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后期需人工浇水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势明显。该生态恢复技术将植被的生长和岩体的特征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不但可提高绿植存活率,还能稳固边坡。本研究成果弥补了现有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不足,更适合于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客土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黄土地区具有干旱半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的气候特点,土质疏松,公路边坡易被侵蚀。2004年3~9月,禹门口-阎良高速公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开展了黄土边坡生态恢复试验研究。2004~2006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采取客土喷播技术,能够在公路边坡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植被,1年后植被覆盖率可以达到100%。边坡一旦建立植被,只要植物种类配比恰当,植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坡比是影响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条件的话,宜采用1∶1的边坡。  相似文献   

11.
西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流失方式和流失规律,对于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边坡加固工程与公路建设工程一样不可避免地要对周边路域环境产生影响,对公路建设时已经产生破坏的植被进行二次破坏,污染土壤和水源,影响动物种群的稳定发展。文章采用生态防护方法,将边坡保护和边坡绿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恢复裸露边坡的植被,还具有保障道路和行车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云南省山区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的现状与进展,并根据新街~河口高速公路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等条件进行分析,以探讨新河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的理念。指出新河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确立新河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的理念,以建立近自然的可持续生长、演替的生态群落为目标,提出公路生态建设纯生态恢复的理念,即从水土防护技术、土壤、植被群落等多方面进行恢复,形成完整的生态恢复体系,以实现新河高速公路近自然的生态环境恢复。  相似文献   

14.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基于边坡防护及生态修复双重目的而衍生的技术。文中分析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功能及机理,探讨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原则,介绍了常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特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边坡生态防护功能构建了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边坡生态防护效果综合评分方法及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5.
凯雷2级公路有硬质岩类边坡、软质岩类边坡、土石混杂边坡和土质边坡4种类型的边坡。根据生态恢复原则选用不同的恢复措施,硬质岩类边坡采用垂直绿化的恢复措施,软质岩类边坡采用三维网喷播绿化的恢复措施,土石混杂边坡采用喷有机质材绿化的恢复措施,土质边坡采用直接喷播绿化的恢复措施,以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边坡进行生态恢复以来,技术不断革新,已从简单的植物栽植发展为喷播技术恢复的阶段。就目前使用情况喷播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成熟,缺少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作为指导,其中在喷播基质方面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及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边坡生态恢复的质量和效果。文章根据边坡生态恢复喷播基质使用现状,探讨了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喷播基质标准建设的相关问题及可预见成果。  相似文献   

17.
汪波  管勤  孙东根  朱新实 《公路》2006,(6):38-41
近年来安徽公路建设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不仅制定出多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政策,而且大力研究推广符合该理念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老路面利用及再生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同时展望了循环经济理念在今后公路建设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公路路堑边坡治理工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边坡灾害制约了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威胁了公路的正常运行,加剧了地质环境的恶化.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几条高速公路边坡工程调查的实际资料,分析了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的特点和边坡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公路边坡治理对边坡地质体的认识不够或者忽视岩体结构的决定作用将会导致治理工程的失败或造成工程浪费;提出了不同程度稳定性边坡治理的基本方法;新材料、新构件、新工艺和新工法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是边坡工程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0,(6)
公路边坡防护在公路运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随着公路施工项目的增多,边坡防护形式日益多样,边坡防护结构需要使用的防护材料以及施工工艺逐渐完善。由于生态砌块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较强,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此,介绍生态砌块边坡防护的优缺点、生态砌块的选择以及生态砌块在边坡防护施工中的应用效果,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建设过程和行为对原地貌产生扰动,对边坡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对边坡进行合理的防护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汕湛高速惠州至清远段为例,从边坡生态防护机理、边坡生态防护难点和边坡生态修复设计三个方面,结合沿线边坡现状及主要修复难点,分析研究不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原理、形式和特点,并进行典型边坡生态修复设计,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对边坡进行合理的生态防护,能够实现护坡、防治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局地生态环境,实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和协调,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行车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