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现有非通航孔桥梁防船撞技术的不足,提出适用于江海长桥非通航孔桥梁防船撞的新型自适应、恒阻力船舶拦阻技术。自适应、恒阻力船舶拦阻系统由系泊趸船、系泊锚链和混凝土沉块、自适应浮筒、高强度拦阻网、触发钢索以及恒阻力耗能装置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偏航船舶撞击拦阻系统后,自适应浮筒带动拦阻网从水平状态竖起展开,包裹住来撞船首,再通过恒阻力耗能装置吸收船舶动能,拦截住船舶。通过缩尺比模型试验和实船撞击试验模拟该系统拦截船舶的过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工程设计的可靠性;采用水动力计算软件ANSYS-AQWA进行全尺寸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吴全友  伏耀华  金允龙 《公路》2012,(4):128-133
非通航孔桥墩的防撞保护受到各界关注.本研究以设置防船撞试验段的形式,研究非通航孔桥的防撞方案,为后期的研究和工程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依据桥区环境特点及非通航孔桥防撞要求,经研究综合考虑,采用独立防撞墩+拦截索链+锚泊浮体+锚碇沉块组成的拦截体系来保护大桥.本研究对整个拦截体系进行了数模计算和物模试验,确定关键设计载荷参数,分析体系的环境适应性,并研究拦截体系在船舶撞击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某码头引桥防撞拦截系统(由防撞墩、拦截钢管排架和锚链组成)按旧规范驳船等效静力250kN设计。为了解该系统在新规范下的防撞能力,采用MIDAS软件建立模型,船舶撞击力按修正半正弦波荷载模型取值,计算撞击力分别作用于防撞墩和钢管排架时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并与新规范等效静力(1 000kN)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撞击力作用在防撞墩时,防撞墩最大位移达0.36m并逐渐衰减,几乎无残余变形,钢管桩应力较大、已屈服但可正常工作;撞击力作用在钢管排架时,排架最大位移达3.74m并逐渐衰减,10s后残余变形稳定在2.27m,钢管桩应力接近极限强度但未倒塌,需维修加固方可工作,防撞拦截系统满足原防撞目标要求;当施加等效静力预判结构进入屈服时,应考虑进行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宁 《交通科技》2003,(2):54-56
介绍采用尖头双尾船型以及变吃水等新技术开发的湘江新一代经济型集装箱货船,营运情况表明,提高了船舶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株洲湘江八桥为背景,结合跨江桥梁的防撞研究特点,依据桥区环境特点及大桥主通航孔桥墩防船撞要求,针对性提出释能附体防船撞方案,该方案具有设施占用航道空间少,制造和维护便利,耐波性和恶劣环境适应性佳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基于MSC.Dytran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模拟船舶及桅杆在失控状态下以漂流速度撞击大桥下层慢行系统梁体的工况,计算桅杆撞击力大小,确定警示拦截方案,验证防船撞设施的设防效果,确保防船撞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最大程度保护大桥的防船撞安全。  相似文献   

6.
坡面地质灾害钢丝绳网柔性防护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简单分析评价国内现有坡面地质灾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以钢丝绳网为主要构成材料的SNS(Safty Netting System)主动覆盖和被动拦截柔性防护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特征,从而阐明了该项新技术在防护功能、标准化设计与施工作业以及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坚 《交通科技》2009,(5):98-100
分析了风和水流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研究船舶对操舵的动态响应.建立了在风和流共同作用下船舶操纵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用于模拟船舶在操舵后的运行状况。同时通过回转性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费伊公式在公路建设项目船舶事故溢油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公路跨河桥梁发生船舶溢油事故导致油品泄漏后,油膜在河流中的扩散面积、厚度、飘移距离等,为公路建设项目船舶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估与决策管理提供依据。文中运用该公式对长江中下游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船舶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江干线桥区船舶到达规律数学模型及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内河桥区船舶交通流量分析的数学方法,以2008-2009年荆州长江大桥的船舶交通流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内河船舶的抵达分布规律。依据国家标准GB/T4089—2008,使用双侧检验的方法对泊松分布参数进行了假设检验。其结果表明:荆州长江大桥水域船舶24 h内船舶流量分布符合泊松分布,船舶相隔到达时间符合二项分布,该模型的分布参数=7.82,经双测检验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基于AIS数据的桥梁防船撞结构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桥梁船撞影响参数不明确的情况,提出利用AIS数据获得桥区实际通航船舶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桥梁抗撞分析及防船撞装置设计。以武汉长江二桥为例,基于AIS数据获得船舶的重量、偏航角、航速等信息,最终确定抗撞分析采用5000 t级船舶作为代表船型,取上行、下行最大偏航角分别为22°、8°,航速取平均航速(上行1.91 m/s、下行3.28 m/s)。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对该桥主墩受船舶撞击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获得的船舶撞击力与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船舶正向撞击桥墩的碰撞力高出桥墩抗撞力的18.85%。根据桥梁防撞需求和船舶撞击力情况,设计了X形夹层结构防船撞装置,分析该装置的抗撞性,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可减少30%以上的船撞力,且能有效减小船舶损伤。  相似文献   

11.
船舶安全、智能、高效航行一直是船舶行业各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第12届船舶导航与海洋运输安全会议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ne Navigation and Safety of Sea Transportation)的召开致力于推动船舶航行安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对该国际会议的大会报告内容及会议论文的信息统计与分析,从船舶航行优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包括船舶避碰、船舶领域、人因可靠性、智能船舶和能效优化等,并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技术在船舶航行优化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论述了船舶航行安全、智能化和能效优化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并指出了航行安全管理与决策系统研制、航行脑系统的开发、智能能效管理与基于大数据的船队能效优化等研究将是未来船舶航行优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某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受船舶撞击的工程实例,采用简化模型、空间杆系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空间实体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等三种计算模型分别评定船舶撞击对该桥受力行为的影响。针对桥梁受船舶撞击后,分步骤分析,为尽快通车,以及下一步是否需要对该桥梁进行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出内河船舶自动导航系统,从技术上探讨该系统的可行性,诣在供有意实现内河船舶驾驶自动化的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内河海量的船舶AIS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交通知识,辅助水上安全监管,对于研究日益复杂的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河船舶行为特征,构造由船舶位置、航速和航向4个维度组成的船舶航行状态空间来描述船舶行为.针对传统DBSCAN聚类算法提取状态空间中相似船舶轨迹存在计算复杂高的问题,提出增量式算法改进DBSCAN算法用以高效地计算不同船舶的行为模式;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等统计方法对不同模式的船舶行为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得到船舶航速、航向和位置的时空分布特征规律,进一步挖掘不同行为模式下的船舶微观特征.以武汉航段的汉江分叉航道水域作为研究案例,利用所提的方法对该水域分析研究,得到了6类不同行为模式,挖掘出不同模式下分叉航道内船舶静态属性信息(船舶类型、船舶尺寸)、空间分布特征(轨迹点分布、航速分布、航向分布)、船舶到达规律等信息.利用该模型所提取的知识有助于水上监管人员迅速获取水域交通态势,从而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船位推算和GPS的嵌入式内河船舶远程终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船位推算方法辅助GPS进行船舶定位,设计了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嵌入式内河船舶远程通信终端.该远程通信终端为内河船舶的监控、导航和预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混接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泵站放江造成河道黑臭的问题,研究并在部分区域试点安装了雨水口截污挂篮和球形垃圾拦截装置.介绍了两种垃圾拦截装置的构造、安装方式及技术要点.根据垃圾拦截装置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效益分析,指出了垃圾拦截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规格及种类,以便削减不同污染物,降低泵站放江造成的水体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朱江 《中国电动车》2014,(3):115-116
仿真计算在船舶的设计和制造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高性能仿真计算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并结合国内外高性能计算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合船舶行业的高性能仿真计算架构,该分析过程对于提升船舶行业的设计、制造水平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航速优化对船舶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船舶动力学理论,以内河船舶为实例,规避理论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利用实测数据确立主机油耗与航速关系模型,该模型考虑水流速度对油耗的影响,进而建立船舶EEOI与主机转速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预定时间内,船舶主机采用优化得到的转速运行时,油耗节省0.8t,EEOI减少1.64%,提高了船舶能效水平.   相似文献   

19.
动力、热媒、冷媒三联产是一种有效的按质用能创新技术,文中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研究了该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船舶上实施动力、热媒、冷媒三联产毫无技术障碍,并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船舶生活、工作条件、增加船舶装备的科技含量,降低船舶营运成本,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概率论原理的特大桥梁船舶撞击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桥梁设计规范关于船舶撞击力及防撞设计的内容少,而且不适应大型船舶通行的航道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借鉴抗风抗震的概率论原理提出了一套用于确定船舶撞击力的概率论原理,该原理如果成功应用可以为大桥防撞设计提供一个合理的普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