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厦门某公路滑坡防治工程实例,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原因,针对滑坡的特点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比选,确定综合处治的方法,介绍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垂直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的施工要点,并强调施工中的试验及监测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公路工程施工及运营安全,本文结合318国道K2791高边坡,对施工期及运营期的边坡采用变形与应力监测相结合的现场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确保了该工程的安全。因此,采用变形与应力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保证山区公路高边坡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道318线两处高边坡工程电子全站仪外部变形监测、西攀高速公路两处滑坡工程GPS静态定位技术外部变形监测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对山区公路斜坡工程外部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特点、可实施性、精度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同南公路滑坡综合处治措施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的处治方法有多种,均在不同的对象特征上有效。若同一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多样,则应分段进行综合处治,更能体现经济性、合理性及可靠性的原则。确定处治方案时,需考虑滑坡的特点,进行方案比选。文中结合厦门市同南公路滑坡防治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原因,针对滑坡的特点对滑坡处治方案进行比选,确定综合处治方法;并介绍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垂直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的施工要点,强调了施工中的试验及监测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赵卫冬  张兴波  史艳 《公路》2020,(3):64-67
以澜沧江某库区公路高边坡滑坡为工程背景,该滑坡治理高度264m,公路以上155m,公路以下109m,其中水下89m。治理该滑坡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采用上部消方减载、下部压坡阻滑兼顾防护的综合治理方案。公路以上分段采用锚索框格梁和挂网喷混凝土支护,结合排水措施充分利用岩体自稳能力。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边坡稳定,依据计算结果公路以下采用两期抛填:一期借方抛填至边坡具备安全施工条件;二期刷方用作填至边坡具备长期稳定。针对滑坡特点采用全过程施工监控,设置临时观测墩与永久监控设备相结合保障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测斜仪存在的不足,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势,研究开发了一种监测岩土体内部变形的光纤光栅测斜仪,并成功应用于某公路膨胀土边坡的坡体位移变形监测。工程现场边坡监测结果表明:该光纤光栅测斜仪监测的结果与常规测斜仪监测的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该光纤光栅测斜仪工作的可靠性。该测斜仪可和其它量测边坡参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网成为一个监测系统,可实现对高边坡岩土体内部变形情况进行长期在线监测和安全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7.
惠澳公路为一级公路,路基宽60m,全长49.7km。沿线公路高边坡有20余处,为了在营运期间能起到防治作用,对高边坡的监测方法作了探讨,并实施了部分监测方法,供有关同行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地质滑坡高发区也铺设了公路或者铁路,在这些公路、铁路沿线发生的地质滑坡,造成巨大生态安全经济损失。因此,对地质滑坡进行监测、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刻不容缓。本系统以MEMS阵列三轴深部变形检测装置,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网络云端平台,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监测网。  相似文献   

9.
针对板坝至江底高速公路沿线公路岩质边坡开挖引起的安全性问题,采用测斜管对边坡内部变形进行稳定性监测,得出边坡内部变形稳定的最大值为7.4m,开挖后的边坡满足安全运营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土工格室内植草的方法对公路岩质边坡进行防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高边坡生态防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路高边坡常因施工改变了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导致开挖边坡滑坡现象.文中以某公路为例,从滑坡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坡体前部施工开挖,牵引后部坡体产生了变形,在降雨作用下,变形逐渐加剧,发展成为工程滑坡.  相似文献   

11.
袁丁  刘文德 《路基工程》2021,(3):219-223
以甘孜藏区某国道公路高边坡水毁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水毁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验算滑坡推力,并结合工程特点,采用微型钢管桩等工程措施进行了应急抢险和永久加固处治.通过长时间通车运营,验证了微型钢管桩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框架式锚杆体系在公路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框架式锚杆支护是公路高边坡防护工程中有效的护坡方法。采用框架式锚杆支护,既能很好地使边坡保持稳定,又保证了公路美观。文中阐述了锚杆体系的设计理论,并结合国道G324线广州长平至金坑公路扩建工程实例介绍了框架式锚杆支护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公路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系列论文之一。首先,文章给出了公路沿线工程处治滑坡监测研究的必要性和监测方式的选用原则,并分析了工程处治滑坡的监测指标和各类监测技术手段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给出适用于两类常见工程处治滑坡的系统的建立原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区某二级公路滑坡,基于其地形地质条件及监测数据,确定了单斜坡回头曲线路段滑坡成因及类型,从被动支挡和主动避让两方面提出治理思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直至治理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公路选线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标准,应充分进行地形地质选线;滑坡治理方案选择应综合被动支挡、主动避让、减轻、转移等思路进行考虑;抗滑桩支挡+下滑段减载是治理推移式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滑动面未明确的滑坡体,监测时充分利用监测孔埋设测斜管进行深层位移测量,确定滑动面。  相似文献   

15.
介绍山区高速公路一段路堑高边坡监测试验.监测表明,高边坡稳定性受人工扰动、降雨条件和岩土透水性的影响较大.提出对理论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需进行适当修正,以符合边坡实际状态[1]~[5].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建设中,鉴于地形的复杂性造成出现高填深挖路段,针对这些路段如何合理地分析其地质水文情况而进行高边坡设计是重点之一。本文通过结合托苗坳隧道的公路施工实例,针对该公路的高边坡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高边坡设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速公路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与决策服务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亚新  范德新 《公路》2003,(7):90-93
首先分析了公路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国内外公路气象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高速公路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与决策服务系统的设想。即要有重点、分阶段、高起点的先建立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站网,然后开展一系列的同步天气观测和试验研究,逐步建立高速公路气象灾害判别指标,最后在现有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内开发出高速公路气象灾害实时监测与决策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路修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新建公路里程达到历史最高。但在同时,由于回填失当造成了路基高边坡,如遇暴雨,则可能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而给道路及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因此,在公路的铺筑工程中,处理路基高边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详细介绍了路基高边坡的防护技术,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某高速公路的高边坡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调绘、勘察、监测等措施综合确定:该滑坡体属于具有多层滑面的复合型滑坡,裂缝包括后缘裂缝和侧缘裂缝,滑坡范围全长为300m且滑面均为弧形。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的强降雨和地表水下渗导致滑坡体内静水压力提高和抵抗力降低是该滑坡发育的直接原因,滑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边坡变形和边坡整体失稳两个阶段。据此,利用抗剪强度试验指标、力学指标反算和已有工程经验取值确定抗剪强度指标,以滑面的最大剩余下滑力为主要依据,提出采用设置抗滑桩为主体支挡结构并辅以深层排水盲洞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在施工中或通车运营过程中发生高边坡失稳问题,拖延了工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边坡病害主要为崩塌、滑坡、错落和坍塌等四种类型。针对边坡病害治理,国际岩土学会分为四类,目前国内边坡治理比较灵活,文中提到了一些成功事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