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高石粉含量石屑(石粉含量超过10%)全代砂配制混凝土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以石屑中大于4.75 mm的部分取代石子,小于4.75 mm的部分取代河砂,通过增加胶凝材料和减水剂用量,适当调整水胶比和砂率的方法,能够配制出满足需要的C30和C40石屑混凝土;石屑的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应选取级配较好的石屑配制混凝土。工程应用表明:从石屑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得到技术经济性优良的石屑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船双柳基地滑道工程水下不离析混凝土的配制试验,介绍C40水下不离析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灌浆试验的方法、流程与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依托实际工程,使用机制砂进行了C50T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通过静载试验检测了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优化,使用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性能优良的T梁混凝土,且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在所施加载荷作用下始终处于弹性工作范围,具有较高的载荷和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覃光焱 《中国水运》2010,(1):181-183
文中以C40泵送混凝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严格原材料选择和优化配合比设计,应用特细砂和机制砂配制出高性能的人工砂泵送混凝土。对比研究人工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的拌合物工作性、力学性能、干缩和抗渗等性能,结果表明:人工砂泵送混凝土的质量与天然中砂混凝土同样优良。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西梧柳高速公路工程C50箱梁混凝土的设计要求,结合当地环境的腐蚀特点,开展了砂岩机制砂与天然河砂配制C50箱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研究。对比分析其在力学性能、抗裂性能、耐久性能及体积稳定性能方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岩机制砂配制的C50箱梁混凝土工作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当,在力学性能、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方面均体现出优于河砂混凝土的性能特征。在选择适当的胶凝材料用量及掺合料掺量时,可配制出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比河砂混凝土更优的砂岩机制砂C50箱梁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汉川汉江公路大桥施工中50MPa高强混凝土早强技术的研究,TH特种复合外加剂的应用,原材料质量与配合比的控制和挂篮悬臂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港口工程中贫混凝土基层结构设计及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晖 《水运工程》2006,(9):32-34
介绍港口工程中贫混凝土基层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从施工角度对贫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旨在为该材料的合理配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 前言 自1987年交通部三航局从日本休谟公司引进全套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线以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以其单桩承载力高、耐打性好、穿透力强、施工方便、设计布桩合理、综合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和用户的充分肯定,很快在我国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省市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底,全国已建成的PHC管桩生产企业达80余家,生产能力达1200多万m。PHC管桩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和建设部重点推广新产品,成为我国C80高强混凝土应用开发最早的水泥制品,PHC管桩生产和应用已成为我国水泥制品行业和建筑工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发挥其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大圆筒结构对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现场纤维混凝土配制试验,得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并经实际施工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湘潭莲城大桥C50自密实微膨胀高性能钢管混凝土配制的设计思路、技术要求,以及对原材料的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并介绍该桥钢管拱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磨细矿渣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研究了矿渣细度和掺量对水泥砂浆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以及利用磨细矿渣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时矿渣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2.
对港工混凝土及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开展了港工自密实耐久混凝土配合比系列优化试验,以及港工自密实混凝土自养护抗裂性能试验.明确了适合于港工条件自密实高耐久混凝土的水胶比、掺合料方案等重要参数,提出了相应的配制技术,并提出了抗裂的自养护方案.结合依托工程特点开展了现场应用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应用于海底隧道、跨海桥梁等大型涉海工程中,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采用C50高流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针对混凝土的配制采用不同水胶比、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和不同的膨胀剂掺量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试验,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限制膨胀率和耐久性进行检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530 kgm3的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20%、矿渣粉掺量15%并掺入8%~12%的膨胀剂,水胶控制在0.31~0.35,砂率控制在48%~50%,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抗离析性,强度和耐久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以其力学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大、中型港口码头的建设中。结合某电厂重件码头工程的设计实践,重点介绍在本工程中应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的一些体会,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对其施工性能的改善,而有关其力学及耐久性能研究则鲜见报道.依据优选原材料及外加剂匹配试验,设计9种配合比,在配合比满足强度考核要求前提下,进一步开展不同介质水中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冻融试验,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的配合比不仅满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相关结论可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位变动区及有抗冻要求环境中的抗冻融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为优化桥塔混凝土配合比,掌握桥塔混凝土性能特点,研究了粉煤灰单掺、粉煤灰和矿粉复掺对桥塔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压汞仪(MIP)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对桥塔混凝土亚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和矿粉复合掺合料配制的桥塔C50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17.
掺硅粉、粉煤灰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示范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掺硅粉、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成果在天津港南疆煤码头的现场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表明掺硅粉、粉煤灰混凝土不但具有高强、早强和优异的耐久性能,而且还具有不泌水、不离析、缓凝的特点,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现有的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密实混凝土是目前国内外混凝土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和适宜的粘度,无需振捣而可穿过钢筋自行充满整个模板空间。使用自密实混凝土可以节约劳动力、减少噪音污染。选用适宜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可配制出C30~C50,甚至强度超过80MPa的自密实混凝土。本文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的评价方法、物理力学性能并在润扬长江大桥进行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科学地选择组成材料及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强度等级32.5R 型水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并且成功应用于海港工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海工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系统研究花岗岩石粉对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等性能的影响,分析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为4.5%~6.5%时,制备的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石粉含量对新拌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等流变性能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干燥收缩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但当石粉含量不超过6.5%时,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干燥收缩影响幅度不明显;机制砂中适量的石粉降低了混凝土浆体孔隙率、优化了孔结构分布,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但石粉含量超过6.5%时,石粉对混凝土砂浆的孔结构、胶凝材料水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机制砂石粉的含量宜控制在4.5%~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