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路》2019,(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影响,在混凝土内外会产生较大的温差,进而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出现贯通裂缝,需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控制。结合青海省某黄河特大桥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项目,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的一些温控措施;根据实测温度数据,得到了高原大温差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时程变化、梯度分布规律,将各项温控指标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限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大温差的气候条件会使混凝土里表温差、日降温速率较大地超出规范限值。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北盘江大桥3#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贵州山区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的经验。通过对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改进,对冷却水进行强制降温,使得冷却水得以回收利用,并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以及混凝土表面保温养护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宜昌庙嘴长江大桥工程桥塔墩承台及锚碇均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结构出现危害性裂缝,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基于现行规范和设计要求,提出可行的温控控制标准,采用 MIDAS 水化热模块计算混凝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经验制定冷却水自循环控制系统及其它混凝土表面养护和内部降温等措施,温控过程中布置温度测点实时监测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并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体最高温度值、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等温度控制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该桥采用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已完成的各桥塔墩承台及锚碇基础部分均未发现明显裂缝。  相似文献   

4.
灌河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根据仿真计算得出温度应力场,提出了相应的温控标准,采取了优化配合比、匀质化施工、混凝土配制环节的原材料温度控制和浇注环节的冷却降温等措施。浇注过程中开展温度监控,动态调整温控措施,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内表温差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提高了构件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通麦特大桥位于国道G318西藏自治区通麦段上,桥位所在处为温差大的高原地区。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和温控方式比选,确定通麦特大桥锚碇混凝土采用无降温管施工。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措施,并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和监测。检测结果表明,大体积锚碇混凝土未产生有害裂纹,检测结果和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锚碇无降温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可为西藏自治区同类桥梁锚碇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思贤窖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广铁路思贤窖特大桥施工为例,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优选混凝土配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骨料及搅拌用水的温度,选用合理的运输及浇注方式,确保混凝土浇注温度;混凝土内部合理埋设冷却水管,根据温度监测数据控制冷却水流量及进水温度,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确保混凝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海洋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制定了主通航孔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标准。根据温控标准,采取了原材料优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缩短层间间歇期、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表面二次收面、冷却水管设计和聚苯板保温材料使用等方法,进行施工过程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混凝土各项温控指标均满足要求,未发现混凝土开裂现象,达到了混凝土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是一项系统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的系列温控措施均对后期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制定合理的温控指标和采取严格的温控措施,将裂缝的生成和扩展控制到最小程度。该文以澧水大桥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为背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温度控制、有限元仿真计算、施工中的温度控制与监测、冷却降温等一系列具体温控措施的应用,有效地防控了温度裂缝的出现,为同类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温控措施和浇筑工艺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详细介绍了荣(成)-乌(海)高速小沙湾黄河特大桥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设计、温控措施、温度监测,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以西江特大桥主墩承台为背景,通过采用低水化热胶凝材料体系、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及级配良好的碎石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埋设冷却水管及蓄水保温养护等温控措施,进行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并对浇注后承台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控,有效避免了有害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文中依托某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和现场温度监测结果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SOLID70热单元,选定与施工温度监测相同的断面进行有限元分析。此外,利用实测温度和冷却水管出入口水温温差,对本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特大方量异形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温度裂缝,以沪通长江大桥桥塔下横梁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软件建立大型有限元温度场模型。针对下横梁大体积(11 600m~3)、高强度(C60)、结构不规则的特点,以内部最高温度及最大主拉应力为主控参数,优化冷却水管布置及相关参数选取。结果表明:冷却水管布置的间距越小、根数越多,下横梁混凝土降温越快,这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收缩过快,使得最大主拉应力变大;冷却水管通水温度越低、通水时间越长、通水流速越大,会导致与混凝土内部温差过大,增加收缩应力。实践证明,采用优化的方案后,各项温度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有效地避免了结构产生有害的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13.
虎门二桥大沙水道桥东锚碇锚体都是大体积混凝土,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核电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掺合粉煤灰、矿渣粉以及超缓凝性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化热速率和延缓放热峰值,再通过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及冷却水管等降温措施,大大降低了温峰和内外温差,有效地控制锚体混凝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5,(9)
随着桥梁施工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建造特大型桥梁所涉及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也越来越多,如不采取措施控制水化热,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急剧升高,势必会产生温度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要通过采取分层浇筑、优化配合比设计、模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冷却水循环等针对性措施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使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在允许范围内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特大桥(斜拉桥)主塔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为同类型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方华 《公路》2022,67(3):143-147
在传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冷却水管进行混凝土内部降温,达到內降外保的效果。采用混凝土水化热温升抑制剂,取消冷却水管,既可达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求,又可以减少冷却水管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主跨达1100m,是目前四川省第一跨径悬索桥,也被誉为"川藏高速第一桥"。桥址所在区域位于海拔爬升地带,具有风场复杂,风速高,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两岸主塔为高188m的门式主塔。本文围绕主塔的起步段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抗风,混凝土养护及外观质量控制,波形钢腹板横梁施工等重点环节,对主塔施工工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梅溪河特大桥位于重庆奉云高速公路奉节段,本文主要介绍梅溪河特大桥3#主墩承台大体积C35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计算及控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分布,进而确定了最大拉应力位置及有可能出现裂缝的位置。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的温控措施,涉及到冷却管管径的选择、布置及测温点的埋设。实践证明梅溪河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成功的,本研究成果对各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计算及控制手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南洞庭湖特大桥塔座及首节塔柱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应力水平,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分析现场浇筑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随龄期的变化情况,对比混凝土中有无设置冷却水管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及裂缝控制一直是桥梁基础施工质量控制难点之一,本文结合广东惠州市合生大桥主塔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和塔座的施工过程,详细介绍了一种水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探讨了水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水化热和温差控制措施,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将现场数据与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对照,从而实现以设计要求控制施工、施工监测结果反馈和优化设计,进而进一步指导施工的双反馈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中外公路》2021,41(3):83-88
桥梁的承台混凝土体积大,施工措施不当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场及温控技术进行研究。该文以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承台施工为背景,对自然冷却时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分析,并对冷却水管的布置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开展承台智能温控系统设计和现场施工实践。结果表明:夏季自然冷却状态下,承台内部大部分区域温度场趋于一致,在靠近外侧面附近温度略有下降,在靠近顶部附近温度梯度较大;冷却管长度对散热影响较小,分区布置管道(冷却水从独立直管进入,从蛇形管流出)降温效率高,所设计并采用的智能温控系统具有较好的温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