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修建了许多轻台式小桥涵 ,这些小桥涵大都是按照部颁标准图 JT/GQB0 0 5— 73、0 0 6— 73及 0 0 7— 73轻型桥台标准图修建的。由于该标准图轻型桥台计算未考虑冻胀因素 ,许多桥涵台身发生横向裂缝。如同户、抚远二市县因轻型桥台受水平冻胀力破坏而重新修建的桥涵就有 6座。水平冻胀力直接危及桥涵的正常使用年限 ,给国家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 ,桥台受水平冻胀力的破坏必须在设计上予以重视。现行的《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 0 2— 85 )第 5、3、8条中规定 :“轻型桥台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 ,…  相似文献   

2.
交通部文件     
《公路》1996,(4)
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通知现发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自1996年1月1名起施行。1987年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同时废止。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六日交公路发[1996]89号关于发布《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桥上部门造》等公路桥涵标准图的通知标准规范现批准发布《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桥上部构造》等公路桥涵标准图(图号、图名及主要技术指标见附件)作为交通行业标准发布施行。该批图纸由我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附件(略)。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交通部文…  相似文献   

3.
针对匀速运动车辆荷载通过简支梁桥的受迫振动的微分方程求解,获得桥跨结构动力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和结构自振频率,从而得到与自振频率、桥梁跨径和车辆速度等因素有关的冲击系数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公路桥涵标准图》中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自振频率在2—5Hz范围,冲击系数较现行公路桥涵规范的设计冲击系数大,说明规范给出的冲击系数偏于不安全。提供的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瑞士69座混凝土桥梁的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桥规》)总结了建国以来公路桥涵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它不但提供了比旧《公路设计准则》更加成熟的计算原理,而且还提供了一些符合我国桥梁生产实际的工程数据,它对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起着促进和指导作用。但是,生产建设和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因而,对《桥规》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是必要的、有益的。本  相似文献   

5.
河南信阳专区现有公路中县社公路占总里程的65.4%,县社公路上桥梁占桥梁总数的57%。由此看来县社公路在整个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中的比重可以说是大的。这个地区1964年在县社公路上共新修、改建石、砖台钢筋混凝土小桥涵200多座。一部分是根据地方性建设的特点,从经济适用出发,桥面宽度采用4~4.5米,每米造价1,000元~2,000元之间。一部分是套用公路桥梁标准图,桥面宽度采用6米,每米造价高达4,000元。在同地区修建同类型结构的桥梁,宽度4米要比6米少用料、款25%左右,亦即每建五座桥可以多修桥一座,国家在公路建设上的投资能更加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工程中,涵洞所占比例往往很大。涵洞过流能力是涵洞孔径设计的依据。《公路桥涵标准图拱涵(JT/GQB021-73)》指出,当涵洞底坡小于该标准图所列临界坡度时,其过流能力应按下列公式折减。 Q=(i/i_k(1/2))Q_k (1)式中:Q_K——标准图中计算涵洞过流能力; i——所设涵洞底坡; i_K——涵洞临界坡度; Q——折减后的涵洞过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求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公路工程项目桥涵设计与施工主要采用交通运输部及各地发布的桥涵通用图(标准图),创建常规桥型和通用结构的标准化、参数化实体模型是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桥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质量和效率。文中依据桥涵通用图,基于BIM技术,提出标准化桥涵通用图BIM模型及族库的建设思路和流程,在Revit软件平台上研究涵洞主要构件的参数化模型,创建涵洞洞口组成构件和洞身组成构件等构件族库,在统一的模型组织架构中实现涵洞的实体造型。  相似文献   

8.
注浆施工是公路桥涵工程技术建设中的地基工程主要技术之一,常常应用在公路桥涵路基的加固与防渗工程中。通过分析注浆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涵中的灌注桩工序,灌注水下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涵施工中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公路桥涵工程注浆施工技术在桥台路堤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洪水流量是确定小桥涵孔径、类型及建筑形式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有关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仍然停留在20~30年前的水平。详细介绍了国内公路部门已有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然后对径流形成法和暴雨推理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简单回顾我国公路桥梁标准图演变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公路桥梁上部结构通用图>的工作情况、基本设计标准,以及与以往标准图或通用图的变化,并简单介绍相应的通用图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1952年公路总局发下翻译的苏联桥涵标准图,当时,我们对简支梁木桥标准图进行了学习并准备推行。但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标准图桥面为木板:东北地区骡马大车多,蹄铁挂钉,伤损木板很快,落叶松木板桥面一般只能维持二三年,因此拟改为沙石铺装。二、主梁的排列布置:边梁为两根,中间部份有两根或三根的,相邻孔的梁有13根或14根的,不对称均匀,即使双排椿式墩,梁的布置也是如此。三、净宽6公尺时(此种情况最多)桥面木长6.5公尺以上,须用8公尺长木料锯成,要耗费很多珍贵的大料作桥面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发展,特大、特重工业设备运输屡见不鲜。总结几次超载运输桥涵加固设计;提出桥涵加固的一般做法;尽量避免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涵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临海高等级公路是贯穿江苏南北、贴近海岸的骨干公路,是串联我国东部沿海港口、临港产业园区和城镇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路线北起连云港赣榆-苏鲁交界处,南至南通启东,规划全长521km。全线按4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实施,建设年限2010~2013年。由于临海高等级公路射阳段软基路段多,为克服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涵洞破坏的问题,工程决定采用波纹钢管桥涵代替圆管涵和箱涵施工。本文主要介绍公路波纹钢管桥涵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桥涵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墩台基础的沉降计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多年来我国桥涵设计中使用的计算方法(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不尽合理,因此,交通部在新颁发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中对此做了较大的改进。为了配合新规范的使用,并结合我国目前微机的普遍应用,笔者拟就墩台基础沉降计算的电算问题做一讨论,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简述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从1955年开始,在中小跨径桥上采用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构造。初期引用了苏联的设计图,至1964年交通部公路设计院完成了一套我国自己的标准图,其中 T 型梁的跨径为7.5~20米。这种设计的构件制造仍嫌复杂,吊装重量较大,组装主要靠电焊,用钢量较苏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刘晓舟 《中外公路》2006,26(6):117-120
该文通过总结山区公路桥涵设计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山区公路桥涵设计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山区修建公路桥涵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势、环境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在准确掌握冻土区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工程冻土学、陆地水文学、地下水动力学、热力学的基础理论进行温度场数值模拟,并通过典型性试验研究,总结出在季冻土地区进行公路桥涵建设的规律和方法,为在呼伦贝尔及类似冻土地区进行小桥涵施工提供指导,并进一步为在高寒地区公路、铁路桥涵基础、房屋建筑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已由交通部批准执行,并交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约1980年内可出版。全书共分二十章,并附录有桥涵施工常用的参考资料。与1957年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砖石桥涵施工暂行技术规范》和《公路木桥涵施工暂行施工技术规范》相比,修订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桥涵建设,分别对山岭、丘陵以及平原地区的小桥涵位置选择进行分析,并从总体布局、平面布局、立面布局以及养护加固等方面探讨小桥涵施工设计重点,得出小桥涵的位置选择与施工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与要求的结论,为公路建设工程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桥涵台背跳车是影响行车质量和路面质量的重要原因,文中结合国内公路工程建设情况,总结了公路桥涵台背跳车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