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蒋雅君  刘世圭  周睿  曹丹阳  吴春伟 《隧道建设》2022,42(12):2015-2023
为指导管理单位维护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保证隧道结构和通行安全,提出一种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技术状况评估方法。根据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排水段、排水单元和排水管段3个层次,分别以各管段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病害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市政排水管道病害参数的计算方法确定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管段病害参数计算方法;采用SWMMH软件建立公路隧道衬砌排水系统模型,模拟排水系统中地下水的状态,计算各管段和不同工况下排水单元间流量,根据流量比值大小得到不同管段和排水单元的权重;采用分层加权综合评价思想建立功能性和结构性技术状况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排水系统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2.
隧道渗漏水是隧道中常见的一种病害,长期的渗漏水不但影响行车安全,还对隧道的结构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介绍了隧道防排水的注意事项及应满足的要求,并着重研究了隧道防排水的三道防水圈层,包括围岩注浆、防水板施工、混凝土衬砌防排水和施工缝防排水等。给出了各施工工序的注意事项及应符合的要求,使隧道防排水工程质量具有可靠的保证,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路基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问题是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挑战。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路面结构防排水技术及隧道路面病害现状的调查,对现有路面防排水研究以及隧道内防排水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提出隧道内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体系防排水理论,主要包括:1)隧道路面结构防排水体系的拟定原则;2)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防排水系统结构形式辛口材料。结合依托工程,给出了高速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防排水技术指导方案。研究成果对于重庆市高速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建设及养护,提高隧道路面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隧道运营的安全与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鹘岭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防排水系统质量控制的要点,提出鹘岭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同时介绍了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新工艺的发展,能够为今后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路基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问题是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隧道路面结构防排水技术及隧道路面病害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隧道围岩地下水贫富状况定性分级方法。通过对现有路面防排水研究以及隧道内防排水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隧道内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体系防排水理论,主要包括:(1)隧道路面结构防排水体系的拟定原则;(2)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防排水系统结构形式和材料。结合依托工程,给出了高速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防排水技术指导方案。本文研究成果对于重庆市高速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建设及养护,提高隧道路面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隧道运营的安全与综合效益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路山岭隧道漏水及渗水是影响隧道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主要病害之一。因此,隧道的防排水技术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期间和运营后的安全与质量。本文对某某山区公路的隧道防排水技术进行探究,并提出预防不良地质处的涌突水问题的建议,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概况,针对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府村川隧道的施工特点,介绍了公路黄土隧道防排水系统,并对其排水措施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其防排水的施工工艺,以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魏思源  刘志英 《公路工程》2020,(1):23-25,66
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利地质条件,隧道穿过富水地层时,丰富的地下水能延误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质量,增加施工成本,甚者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从隧道防水和排水结构或构造角度出发,从注浆堵水施工、防水卷材施工、橡胶止水带施工、二次衬砌抗渗施工、排水盲沟及截水沟施工系统介绍了防排水体系的施工技术,最后结合某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分析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重点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排水系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确保公路路基稳定、减少工程病害及维持公路正常运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排水系统对公路沿线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公路排水的改进技术和构建生态型排水系统的设想。研究对我国公路排水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太峪隧道交工验收质量检验工作,介绍了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检测方法和质量评定方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关隧道工程部分的内容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对公路隧道工程质量交工验收检测单元的划分、检测项目与方法、质量评定方法等进行了归纳和讨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路隧道工程质量交工验收检测及评定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中,防水板极易因施工控制不当出现破裂,而防水板破裂后,地下水进入防水板与二衬间的空隙中,由于防水板与二衬间缺乏排水通道,地下水将沿衬砌裂缝、施工缝等薄弱环节渗出而形成隧道渗漏水病害。在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中,渗漏水病害治理难度大,维修费用高,针对传统防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隧道防水板与二衬间增设排水板的复合式防排水系统,该系统具有可调节、抗淤堵、易维护等优点。为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对复合式防排水系统中所采用的3种土工排水材料(毛细型排水板、凸壳型排水板、土工布)在不同水压及支护压力条件下的排水能力及抗淤堵能力进行了相关试验,并依托某在建隧道工程对不同土工排水材料在隧道复合式防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验证。主要研究成果有:①随着支护压力的增加,3种排水材料的排水能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土工布降幅最大,毛细型排水板次之,凸壳型排水板最小;②在固定的水压和2层支护间压力条件下,进行20次浑水排水试验后,土工布排水能力发生大幅下降,毛细型排水板和凸壳型排水板排水能力小幅下降,但凸壳型排水板排水夹杂有泥沙,而毛细型排水板排水为清水,表明其抗淤堵能力较好;③复合式防排水系统的现场试验数据表明,防水板与二衬间增设排水板,具有良好排水泄压的能力,可有效降低衬砌背后水压。复合式防排水系统的研发可为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和渗漏水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赵寿基 《交通科技》2014,(2):105-107
以山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黄土公路隧道的特点、施工原则,考虑了不同情况对防排水的影响,说明了该隧道各个工序的防排水措施,提出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综合防排水的体系建设,探讨了防排水控制中容易产生的病害。结合实际验证了黄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防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及施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阐述了公路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对从事公路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在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的现场质量控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隧道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是保证隧道衬砌结构安全和行车运营安全的重要前提,在西南地区,隧道施工常碰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富水地区,隧道排水系统在施工阶段出现白色结晶沉淀致使排水系统堵塞甚至失效。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工程实践应用,探析富水地层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成因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病害处置建议,可显著减少排水系统堵塞的发生,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高寒地区隧道冻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创新设计传统隧道防排水系统,提出分区防排水、环向管直排、内敷保温装饰层等技术措施,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现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抗冻害设计。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寒冷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的隧道工程也会随之增加。其中,寒区隧道防排水系统的防寒设计和施工是该地区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隧道建成后的渗漏水与冰冻是寒区隧道的顽症,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寒区隧道的安全行车与运营管理。以西部寒冷地区大量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目前寒区隧道工程的防排水现状,通过仔细对比与研究寒区隧道工程的冻害情况,分析了寒区隧道工程发生渗漏水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寒区隧道工程防排水的改进性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坂山公路隧道的防排水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的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高海拔寒冷地区防排水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成败。本文着重阐述了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坂山隧道防排水系统的设计依据、施工要点及防排水的运作,强调防寒泄水洞的成功所在,提出洞内防排水需要保温层“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本着重阐述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0.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阐述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