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萨市纳金大桥主桥为跨径(70+117+117+70)m的三塔矮塔斜拉桥。为对该桥小半径(分丝管半径为2.5m)大索力(斜拉索在索鞍段的最大径向均布荷载为2 372kN/m)鞍座所在桥塔节段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ANSYS建立1/4桥塔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并制作该部分桥塔足尺模型进行试验,测试结构应力、斜拉索与索鞍之间的摩阻力、锚固装置内的环氧砂浆对斜拉索的握裹力。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桥塔采用小半径分丝管是安全可靠的,索鞍的摩阻力和抗滑力均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的总结,提出严格控制转向鞍的加工及定位精度、保证混凝土浇注的密实性、主梁施工时保证两侧对称同步施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封黄河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多跨部分斜拉桥,斜拉索采用环氧涂层填充型钢绞线.采用HDPE分丝管索鞍,即将HDPE分丝管置于矩形焊接钢箱内,在分丝管外灌注高标号水泥浆的结构形式.为验证该鞍座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及结构的可靠性,应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对足尺模型的单根及整束钢绞线进行摩阻力试验,测试钢绞线与HDPE管之间的摩阻力,并对鞍座结构进行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绞线与HDPE管之间的摩阻力能够抵抗施工和运营阶段索鞍两侧的不平衡索力;鞍座内部水泥灌浆料密实,无任何裂纹和压碎现象,鞍座结构满足受力要求;索鞍结构完好,内部水泥浆基本处于弹性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拉索是连接塔和梁的纽带,索鞍作为拉索体系组件,其安装的精确度对拉索体系的影响非同一般。保证主塔两侧布置的拉索与梁端锚固点处于同一设计平面上,防止因定位偏心而产生的附加弯矩超过设计允许值,对索鞍的位置和中心偏位控制精度要求极高。但因施工作业面狭小、干扰因素多、测量视线通视性差等等因素,给斜拉索索鞍准确定位造成了种种困难。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将一种施工新技术用于控制索鞍安装质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跨度悬索桥主缆系统施工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介绍近年国内3座三塔悬索桥主缆系统施工技术方面所做的创新和改进。通过使主索鞍底面在底板上直接滑移,简化主索鞍滑动副结构,方便施工过程索鞍顶推;设计制造支座型散索鞍结构,改善散索鞍摆动性能;采用左右对合的双吊耳板索夹结构,改善索夹结构受力性能;采用了主缆PPWS索股水平成盘放索架设方法,减少PPWS索股架设"呼啦圈"和散股问题。针对索鞍槽和主缆索股的抗滑移问题,探索应用了中塔主索鞍加厚鞍槽隔板和91丝规格PPWS索股增加"填充钢丝"的密实整形入鞍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斜拉加固用滑动索鞍进行了实体模型试验,对滑动索鞍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通过1:1全尺寸模型试验对滑动索鞍在对称荷载和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拉索鞍槽锁定性能、索鞍回位性能及拉索位移量进行了试验实测分析,证实了索鞍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并确定了鞍体材料及耐磨面材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6.
拉索一般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支承,其振动频率与索力对应关系不甚明确,基于动力刚度法与粒子群算法,对带有多个中间支承的拉索进行参数识别。将拉索视为无限自由度体系,导出精确的单元动力刚度矩阵,通过集成及求解得到总体动力刚度矩阵和频率方程,引入Wittrick-Williams算法求解拉索振动频率;根据拉索振动频率拟合的参数识别方法,将之转化为一优化问题,采用带变异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拉索参数识别。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带有两个中间弹性支承的两端固结拉索进行了算法的验证,并选取一座实桥的3根两端设置高阻尼橡胶减振器的典型拉索进行了参数识别。研究表明,对具复杂边界条件拉索,基于动力刚度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识别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索力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7.
<正>服务于桥梁、土木、建筑、岩土、特种工程等领域的预应力锚具体系:主要产品预应力钢绞线、嵌砂式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热镀锌钢绞线、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钢绞线、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桥梁用钢丝缆索,桥梁用钢绞线拉索、体内预应力锚固体系、体外预应力锚固体系、钢绞线斜拉索体系、钢丝斜拉索体系、拱桥吊杆系杆索体系、岩土预应力锚索、预应力工程机具等。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外层由熔融结合环氧涂层涂覆、钢丝间的空隙由熔融结合环氧涂层完全填充,从而防止腐蚀介质通过毛细作用力或其他流体静力倾入的七丝钢绞线。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中,预应力压浆时经常遇到压浆不通、不密实、串管等问题。结合武汉市珞狮南路改造工程高架桥预应力施工实践,对预应力压浆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拉索与索鞍间的摩擦力对部分斜拉桥索鞍部位拉索锚固抗滑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制作索塔节段足尺模型,开展拉索钢绞线和索鞍分丝管之间的摩擦系数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钢绞线外防护形式、初始平衡态张拉力、索鞍半径大小对摩擦系数具有显著影响;2)随着初始平衡态张拉力增大,钢绞线与分丝管间的摩擦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索鞍处设置短PE护套情况下的钢绞线摩擦系数降幅最大,全索长PE护套包覆情况次之,裸钢绞线变化幅度最小;3)初始平衡态张拉力与索鞍半径大小均影响钢绞线对分丝管壁压力的大小,进而影响摩擦系数值,而分丝管壁所承受的压力越大,摩擦系数越小。工程应用中应考虑摩擦系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卫俊  张建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54-58,66,8,9
乌海甘德尔黄河大桥主桥为跨径布置(80+5×120+80)m的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部分斜拉桥。主梁采用带大挑臂的单箱双室截面,桥宽37 m。主梁悬臂板每隔3.5 m设置一道加劲板,箱室内部与此对应设置一道横隔梁。斜拉索采用环氧钢绞线拉索体系,索塔锚固区采用分丝管式索鞍。主塔为菱形截面,塔身为纵向A字型。结合平面和空间静力分析,对全桥的抗弯、抗剪、抗裂性能及应力进行检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项目处于地震高烈度带,结构中采用纵向速度锁定器+横向耗能减震装置作为组合减隔震方案,动力分析表明其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主墩采用翻模法施工,主梁节段采用悬浇法施工。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东北新干线上的三内丸山跨线桥跨越青森环线和河流,结构形式为(75+150+150+75) m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独柱形桥塔桥面以上塔高17.5 m。3个桥墩中,除中墩采用墩梁固结,其它2个桥墩上纵向安装2排活动支座。斜拉索索鞍采用单管结构新型索鞍系统,其防晒隔热系统由环氧树脂涂层钢绞线、高聚乙烯管(HDPE)和填充在高聚乙烯管内的水泥浆组成。对斜拉索进行抗疲劳性能验证,并采用动力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的变形和挠度,结果均满足要求。主梁采用挂篮对称平衡悬臂施工,斜拉索随主梁悬臂施工进度逐根安装,并使用千斤顶进行初张。桥塔主筋采用气压焊焊接接长,施工过程中采用覆盖整个塔架的防风雨措施,索鞍系统使用吊机现场安装。  相似文献   

12.
谭光林  鲍卫刚 《公路》1990,(4):27-32
1.前言本文着重探讨混凝土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索的设计方法。与轴向拉力荷载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索的自重大,产生的挠度比相应的钢拉索要大,同时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斜拉索的抗弯刚度较大,在活荷载作用下,断面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  相似文献   

13.
钢壳内浇筑的无法振捣的混凝土难以填充密实,尤其是混凝土与顶部钢壳无法密实接触,容易出现大面积脱空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在确保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出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并通过优化浇筑工艺和仓隔设计,实现管节高品质、高工效预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以大掺量粉煤灰和小掺量矿渣粉复掺的胶凝材料体系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满足工作性能要求,浇筑后混凝土内部匀质性好、填充密实;2)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速率和下落高度,增加仓隔排气孔数量,钢壳与混凝土之间无大面积脱空产生。  相似文献   

14.
泉州晋江大桥斜拉桥主梁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泉州晋江大桥主桥为(200+165)m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横断面为双波浪形箱梁。该桥主梁采用普通挂篮对称悬臂施工,挂篮底平台刚度大,外模采用整体钢模,内模采用拆装式模板;0号节段采用水中支架分段施工,并设置后浇段;梁上张拉斜拉索。为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了主跨支架现浇长度,使主跨与边跨同步对称合龙。同时,在桥塔中横梁施工完后,设置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塔、梁交叉施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横梁底部施加临时体外预应力,2号节段施工时设置临时反拉梁。主梁合龙时,在合龙口每个箱内设置三榀体外桁架式劲性骨架,并加强合龙口处的支架以抵抗合龙后主梁的反力。  相似文献   

15.
广东肇庆市阅江大桥主桥采用三跨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60+320+160)m,采用墩、塔、梁固结体系,桥面布置双向6车道。主梁采用单箱五室箱形预应力混凝土梁,按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斜拉索锚固处设置1道横梁;采用单索面斜拉索,斜拉索呈扇形分2排布置于桥面中央分隔带内,避免了斜拉索对外侧景观的遮挡,视野开阔;桥塔选用了新颖美观、造型独特的"帆"形混凝土塔;主墩采用较柔的双肢薄壁墩(高度约33m),减少了主墩纵向刚度。采用Dr.Bridge 3.2及MIDAS 2010对主桥进行结构整体静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主跨800m的三塔四跨悬索桥,中塔采用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塔。为解决中塔索鞍与主缆之间的抗滑移问题,提出在鞍槽内设置水平摩擦板、竖向摩擦板、水平摩擦板+竖向摩擦板3种方案来提高中塔索鞍与主缆间的名义摩擦系数,对索鞍进行抗滑移计算,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索鞍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并对比3种方案的抗滑移效果。结果表明:水平摩擦板索鞍、竖向摩擦板索鞍、水平摩擦板+竖向摩擦板索鞍的名义摩擦系数分别为0.392、0.422、0.412,抗滑安全系数分别为2.63、2.83、2.76,3种方案均能显著提高索鞍的抗滑移性能;水平摩擦板与索鞍的连接构件局部应力较大,且施工困难;全竖向摩擦板索鞍各部位的应力相对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并通过相关试验验证了施工可行性,该桥最终采用全竖向摩擦板防滑索鞍方案。  相似文献   

17.
南叶公路桥主桥为一跨径127 m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采用先拱后桥的施工方法。主桥施工过程中,在系梁没有张拉预应力之前,拱肋拱脚的水平力由临时水平拉索以及拱脚处水平止推装置共同承受,然后通过分批张拉系梁预应力钢束来替换。临时水平拉索与水平止推装置的共同受力与系梁预应力的张拉控制是主桥施工过程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并通过详细的结构分析,合理控制了临时水平拉索与水平止推装置所承受的水平力;通过分析对系梁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水平力的替换并有效控制了系梁的混凝土压应力水平,确保了主桥施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本溪市跨线跨河独塔异性斜拉大桥主桥采用拱式独塔空间异型斜拉桥结构,跨径为(152+48+42)m,主梁由钢箱梁、钢混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3部分组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双箱双室截面,钢箱梁采用双室结构,内部设有"U"型加劲肋板;主塔采用矩形钢箱梁结构,外形为拱形,矢跨比3.12,与水平主梁呈75°夹角,共设22对双排斜拉索,由88根低松弛平行钢索按扇面布置。采用Midas Civil仿真计算了该桥运营时的应力、变形,计算表明该桥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等主要构件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该桥成功设计施工,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部分斜拉桥斜拉索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一峰  黄侨  张宏伟 《公路》2005,(2):27-31
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具有斜拉桥和连续梁桥的双重结构特性,其主要承重构件斜拉索的设计与斜拉桥斜拉索有不同之处,本文介绍了部分斜拉桥拉索、索鞍的构造特点及锚固方式,研究了部分斜拉桥斜拉索静力强度的允许应力[σ]=0.6R^b的合理性和以此值作为应力上限的200万次循环荷载作用下拉索的抗疲劳强度。通过两座部分斜拉桥拉索的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介绍的疲劳强度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应用超声波检测预应力波纹管孔道压浆质量的问题,通过人为对波纹管孔道设置缺陷,在波纹管孔道全空、1/4密实、1/2密实、3/4密实、完全密实并埋入混凝土板中的各种情况下,再使用超声波检测。试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法可有效评价预应力波纹管孔道的压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