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郑民高速公路祥云寺互通立交施工保通,介绍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保通的管理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大交通的状况下"边运营、边施工",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施工服从于保通,保通服从于安全的具体措施,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艳丽 《公路》2011,(1):128-131
依托连霍高速公路商丘~兰考段改扩建项目,结合项目特点、地形地质、互通现状、运营保通等,对兰考西枢纽互通的改造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科学选定改扩建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志才  潘丹  张焱发 《中外公路》2012,32(5):281-285
高速公路路网密度日益增大,原有公路改建、扩建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改扩建过程中,为保证原有道路通畅,需要进行保通设计,笔者分析了目前保通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方案;并结合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两岸接线及复合式枢纽互通的保通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借鉴近年来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的工程经验,特别是T型枢纽改十字型枢纽工程,依据了"完善功能、合理利用、保通设计"原则,结合乐理互通立交改扩建方案实例,进行方案比选及特点分析,总结了T型枢纽改十字型枢纽的改造要点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互通周边区域拥堵问题,基于现状路网分析和远期交通转向流量预测,综合考虑了周边路网、转向流量、交通组织、保通等各种限制因素,提出了3个设计方案,从工程规模、工程造价、路网交通量匹配度及拥堵治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给出了雷甸互通立交的改建方案。项目建成后,较好地解决了雷甸互通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今后类似互通工程的改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除了需要新建一些高等级公路以提高公路网等级外,开始转向改建原有道路升级为高等级公路。在改扩建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及难点,如路基路面搭接处沉降差异、桥梁拼接设计、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保通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冲仑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为实例,从互通立交改扩建的设计原则及工程特点出发,分析在诸多复杂的限制因素条件下,如何确定互通立交合理的平面、纵断面线形技术指标,并尽可能少增加新征用地面积,如何解决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保通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丹  杨军超  李星  吴善根 《公路》2022,(5):75-81
在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为最大程度降低对改扩建公路及周边区域交通的影响,以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为例,对改扩建施工期较复杂的互通式立交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在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互通式立交施工期保通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施工期分流和保通两种交通组织模式进行了方案研究。分流方案以深圳市某条高速公路改扩建为例进行说明;保通设计研究为便于说明和理解,以单喇叭互通式立交为例,针对不同施工类型的互通式立交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分类归纳,重点对互通跨线桥和匝道端部施工时需配套的交通保通设计进行研究。相关思路、具体案例可为国内类似项目的交通组织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彩官  吴宇航  周辉 《上海公路》2023,(4):178-185+191+213-214
随着现如今城市工业布局调整,作为交通节点的已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由于交通需求的增加和复杂的路网状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在大流量条件下,该类立交改扩建的需求更为迫切。以杭甬高速柯桥互通立交改建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杭甬高速公路及柯桥区城市路网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交通量进行预测,在需要增加北部区域交通流转换节点的总体方案下,通过综合考虑交通流量、经济性、施工难度、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改建互通的选型及施工期间的保通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互通方案的改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承担着交通转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改造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中结合京港澳(北京—香港—澳门)高速公路湖北境北段的互通实际,探讨两种典型改扩建方案——主线上跨匝道类和匝道上跨主线类的改造步骤和保通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快速路网的逐渐完善,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疏散功能,互通式立交的合理设置尤为重要,而地形复杂、立交建设条件限制较多的地段,立交方案的合理选型也更加困难。依托郑州市四港联动大道南延与S102互通式立交暨京港澳高速公路薛店互通立交的改建方案研究,探讨复杂条件下枢纽互通立交方案合理选型的方法和思路,并研究了全预制拼装桥梁结构型式,以适应高保通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雷  陈琳 《公路》2018,(10)
以嵩昆高速K0+000~K2+500改扩建工程为例,对以"边通车,边施工"方式实施的高速公路加宽过程中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如何保证改扩建施工安全(简称"保通工作")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方面对保通工作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即从责任制度、方案制定、保通组织机构建立、保通人员管理、宣传教育、日常措施等各方面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保通工作进行了全面地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区公路改建过程中的道路保通问题,结合国道212线合川段改建工程,通过对已有保通措施的具体分析,结合项目的实际交通组成、地形地貌特征,提出了单道双通、客货混流、分向放行的施工原则,配合科学的施工保通方案,实际施工保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老路保通方案设计,是山区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通过分析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公路改建施工过程中影响保通的因素,提出本项目保通方案有过境交通流保员,区间交通流保通,工点保通,并提出了各方案的保通措施,遵循了保障安全和影响最小这一原则,达到尽可能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的干扰,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充分发挥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现状,选取国内典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指标、建设条件和施工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施工期相应的保通方案,讨论了各保通方案的特点;结合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规模及实际,分析了各保通方案的适宜性,得出了京港澳高速改扩建保通方案。  相似文献   

15.
邓曦  童韬 《公路交通技术》2013,(1):24-26,34
目前,越来越多新建的地方道路与已建高速公路交叉。因此,选择合适的保通方案及在保通方案实施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措施,对于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行极为重要。针对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交叉问题,提出相关保通设计方案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4)
随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增多,协调道路施工与通行间关系的保通方案设计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为解决二维设计手段普遍存在的方案制定因素考虑不全面、汇报手段不直观、方案决策周期长、施工过程易变更等缺陷,提出了基于BIM技术保通设计与验证思路,并以某改扩建路段保通方案设计为例,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运用模型进行预建造模拟,对初步方案步骤进行梳理和细化,最终新增3个施工导改阶段,并对重要施工节点提出了BIM验证建议。实践证明,BIM技术作为新的工具和手段可有效辅助改扩建道路保通方案的制定,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方案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遍现状的分析、探索,提出驻马店服务区改扩建工程的设计要点,并提出了施工保通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科超  王珏  朱秀玲  孔小勇 《公路》2022,(4):287-291
基于BIM技术,以我国典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BIM建模标准、BIM分类及编码标准,规范了BIM技术在改扩建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运用BIM三维模型可视化、虚拟仿真等技术模拟复杂交通条件下,互通立交拆除、导改、保通等施工方案,为优化改扩建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保障通行能力提供了可视化依据;构建了改扩建工程建设期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施工期业务管理数据与BIM模型的实时联动,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进行协同管理;通过BIM引入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期的管理水平,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柳(州)-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现状,结合其两侧直接拼接为主、局部单侧拼接或分离拼接为辅的扩建方案,通过分析几种可行的两车道、三车道、四车道保通方案的优缺点、使用条件及对交通的影响,对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老路路面双向四车道通行的保通方案较适合柳南改扩建工程现状。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地区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脆弱,地质水毁灾害点多面广,而且各种灾害还具有链式演变的特征,特别是频发的大型泥石流滑坡灾害给沿河交通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危害。针对川藏公路沿线培龙沟近年来所发生的大型泥石流及其堵江情况进行分析,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指出西藏地区公路保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西藏地区公路保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