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伤害和死亡事故的致因因素,利用故障树建立伤亡事故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别从人、车、路、环境4个方面分析事故影响因素,通过推理和计算可得出相应的发生概率.考虑故障树模型欠缺多态性、相关性和不确定性,提出改进的山区高速公路贝叶斯模型.研究发现:在受伤事故中,车辆因素和驾驶员因素占比最大,其次为道路和环境因素;在死亡事故中,道路因素占比相较于伤害事故增大,明显大于驾驶员因素;其中车辆类型为大型车、夜间无照明和超载3个致因因素导致伤亡事故的可能性增大最为显著.提取危险程度较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交通安全改善建议,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改善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因素,采用故障树及贝叶斯网方法,分析各因素对事故的贡献率.建立以事故为顶事件,驾驶员、车辆、道路及环境为次顶事件,事故因素为基本事件的故障树模型;构建基于故障树的贝叶斯网模型,对人、车、路及环境各方面单独分析,定义证据节点的诊断方式计算4个方面的后验概率,找出各方面中最敏感的事件.结果表明,对事故影响较大的基本因素为"未保持安全距离""超限超载""长大下坡坡底"和"夜间无照明";驾驶员、车辆、道路及环境对事故的贡献率分别为54.4%,32.2%,48.1% 和4.5%;对人、车、路及环境最敏感的事件分别为"操作不当"、"超限超载"、"长大下坡坡底"和"能见度不足";基于故障树的贝叶斯网模型不仅可以更高效和简便地对基本因素进行概率推理,而且还能得出更可靠的推论.   相似文献   

3.
一、造成车辆事故的原因(一)驾驶员的原因。许多驾驶员法制观念不强,违章驾驶;疏忽大意,侥幸驾驶;判断失误,盲目驾驶;操作不当,错误驾驶;体力不足,带病驾驶。据统计,由于驾驶员的直接责任所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69.9%。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事故成因,增强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管控,本文基于事故统计数据,采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及风险分析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人、车、路和环境因素的占比分别为59.7%、10.1%、17.4%和12.8%.其中"行人闯红灯""未保持安全车距""路面湿滑"和"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影响因素;2)追尾事故和机动车碰撞行人事故为城市道路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事故的主要事故形态,通过建立包含这2种事故形态的事件树模型,得到了2条中高风险事件链,同时表明,相对于"路面湿滑""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对这2种事故形态的发生影响均较大.最后,针对高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虑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感觉机能的敏,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尾随碰撞事故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68%以上,仅就驾驶员、车辆、高速公路道路三因素详细探讨如何降低高速公路尾随碰撞事故,让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安全大道“和“畅通大道“。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影响山区公路小半径路段典型事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异质性效应,基于某山区双车道公路1 067起交通事故数据,从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4个方面选取15个潜在特征变量,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二项Logit模型,分别构建小半径弯道路段上追尾碰撞、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3类典型事故的严重度分析模型,分析3类典型事故严重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并采用边际弹性系数量化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小半径弯道路段上不同形态事故的严重度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①追尾碰撞严重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依次为摩托车、夜间、弯道转角、驾驶员年龄、季节,摩托车和冬季分别是服从(2.716.1.5642)和(-1.495,2.1162)正态分布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为95.72%和23.58%;②正面碰撞严重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依次为货车、摩托车、驾驶员超车、弯道转角和弯道长度,货车导致其伤亡事故概率增加108.8%,摩托车和弯道长度分别是服从(6.941,9.9012)和(-0.004,0.0032)正态分布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为76.11%和9.18%;③侧面碰撞严重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依次为摩托车、驾驶员年龄及弯道有接入口,摩托车和接入口分别是服从(5.211,5.1112)和(-1.408,2.1462)正态分布的异质性影响因素,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为88.87%和25.47%。④与传统二项Logit模型相比,追尾碰撞、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的随机参数二项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提高了2.85%,4.15%,6.76%,且定量捕捉了异质性影响因素,更适用于事故严重度的精细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山区高速公路弯坡组合段安全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驾驶工作负荷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在中国西南地区某2条山区高速路段现场随机选择27名驾驶员进行实车试验,被试车辆为该路段的典型车辆(小客车和大货车)。采用动态GPS、心电仪、眼动仪实时测量被试车辆位置、被试驾驶员驾驶工作负荷指标参数,研究得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弯坡组合段划分标准,并建立了驾驶工作负荷度与弯坡组合段线形指标之间的相关模型,通过事故数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高速公路弯坡组合段划分及其安全设计、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交通服务水平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交通安全没有包括在评定交通服务水平的指标里.基于样本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和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了路段1d24h每个小时的服务水平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每起事故发生前15 min的路段服务水平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通过比较各级交通服务水平下的交通伤亡事故水平,表明随着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发生伤亡事故的机率也随之增加,交通事故后果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从多方面掌握影响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的因素,基于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事故严重程度模型,分析其与道路、环境、驾驶员及车辆等因素间关系.鉴于多项Logit模型难以解析异质性及各因素对事故影响的交互作用,构建了混合Logit模型,并提出了刻画参数间相关性的方法.结果表明,考虑参数间相关性的混合Logit模型比多项Logit模型有更好的拟合优度,且能更合理地反映各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作用效果;碰撞护栏或桥墩、女性驾驶员或驾驶员超过56岁时,更易产生受伤和死亡事故;能见度低于200 m、驾驶员驾龄小于3年或超过10年、责任车辆为重型货车或车辆变更车道时,发生财产损失事故的概率增加,而发生死亡和受伤事故的概率有所降低;湿滑路面将导致受伤事故的概率增加3.7%,而混凝土护栏和夜间无照明时将使死亡事故的概率分别增加8.7%和28.8%.   相似文献   

11.
基于检测器脉冲数据的高速公路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速公路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直接利用车辆检测器输出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作为参数,运用LVQ神经网络对获得的脉冲宽度数据和脉冲间隔数据进行处理来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从而大大减少了检测时间,为交通事件的快速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外,该算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可以很好地确定各条道路发生交通事件的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事件检测率(约为97%)、较短的检测时间和较低的误警率(约为0 41%),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郑斌  邬洪波  廖军洪 《公路》2011,(10):243-247
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陈华兵  刘凯 《汽车运用》2006,(12):24-25
更新道路规划设计思想 道路的规划与设计应注意保证交通质量,尽可能创造即使在驾驶员工作失误时仍能保证安全的条件,即:不苛求驾驶员以绝对正确的判断、敏捷的反应来弥补不良的道路因素——即使是符合规范的,而应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给驾驶员提供宽松的驾驶环境。这就要求在设计道路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出良好的道路条件,以利于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因驾驶员失误和错误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正>山路分两类,一类是高速路中的山区道路,一类是自然的山区道路。驾驶员通常认为高速路不会有很多弯道和急转弯,但实际上不少高速公路依山势而建,弯多弯急、坡起频繁。驾驶员根据不同的路况,也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技巧。山路上下坡驾驶山道行驶当中对车辆的速度控制、档位的使用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遇到连续上坡,感觉到加油时车辆  相似文献   

15.
(1)不准在匝道处直接出入。在高速公路上,匝道是故障频发地段,而事故的发生通常都是由于车辆进出匝道不正规行驶引起的。有些新手由于不了解相关规定,而有些老驾驶员则是图省事,经常会在匝道处直接出入高速公路,这样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高速公路匝道是高速公路出口或入口靠右侧的一条道路,入口处匝道过后是加速车道,出口处匝道紧接在减速车道之后。匝  相似文献   

16.
为更加适应最新规范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分析交通轴载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WIM(车辆动态称重技术)获取2015~2017年内蒙古西部地区高速公路22个代表性断面车辆的动态称重数据,分析了各类车各个轴型其轴载谱参数,得到内蒙古西部地区高速公路上2、3、7、9、10类5种车型所占的比例高达95%;各类车的单轴单胎的轴数系数均很大,其中6类车和10类车能达到2.00;8种车型的月分布系数存在较大的区别且同一类型车辆存在差异变化;不同车型在各条高速公路中交通量小时分布系数差异性非常大,其中8~10类大型货车主要集中在夜间行驶,晚间0:00以后交通量达到最大值;8~10类车中三联轴的超载情况比较严重,轴载谱右边的峰值所占的比例明显要比左边的峰值高。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现场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样本分析,总结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特征和交通事故特点,研究山区高速公路不同道路环境下交通安全信息,指出山区高速公路应在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分别限速,并给出了限速方式:长大坡路段应提供整体性道路信息以及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异常气候条件下须提供预警性信息。认为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可以通过对交通安全标志的合理化设计,在不改变公路线形情况下,能使山区高速公路弯道、长大坡等特殊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对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道路线形参数及运行速度等多种因素,指出驾驶人员的反应、车辆组成结构及道路线形、超高、摩擦系数、视距等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链的生成和演变规律并全面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机理,以美国100-Car自然驾驶研究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状态和驾驶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构建了事故发生前驾驶员状态和行为特征参数等变量,并与其他传统驾驶员特征、道路交通特性以及环境特点等影响因素变量共同建立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风险类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贝叶斯网络模型基础上,引入事故因果链理论,利用有向无环网络中简单路径搜索算法生成事故链集合,并采用信息增益特征选择方法识别关键事故链。通过100-Car自然驾驶数据得到的关键事故链显示,单车事故类型更容易在弯道和坡道条件下驾驶员无注意力转移或进行简单非驾驶任务的情况下发生;而正面、侧面和尾部碰撞事故类型的发生,往往在水平直线道路条件下,伴随着驾驶员注意力由前方道路转移至两侧车窗或内后视镜,以及驾驶员非驾驶任务变复杂的情况。通过改变事故链中各节点的状态概率,可以探索不同类型事故的演化路径和规律,克服了传统方法对每个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因素进行独立分析的局限性,揭示了事故链中影响因素/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地掌控道路交通风险状态和实现事故链阻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分析安全因素对校车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探寻事故数据中未观察到的异质性,基于随机参数Logit模型从驾驶员、车辆、道路特征及环境4个方面构建校车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模型。结果表明:①涉事车辆数为2辆且对应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时,不发生死亡受伤事故的概率为83.84%;②驾驶员年龄35~44岁、涉事车辆数为1辆时,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均降低0.58%;③道路限速值为40~50 km/h时发生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增加0.35%,道路限速值大于60 km/h时发生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增加0.96%;④安全气囊状态打开,死亡受伤事故概率增加2.35%;⑤交通控制方式为车道标线时可能伤害事故概率增加1.85%,控制方式为中央分隔带时未受伤事故概率降低1.44%,死亡受伤事故发生概率却增加0.48%;⑥不安全时倒车转弯时发生可能伤害事故概率降低0.42%,分心驾驶、未按规定车道行驶、跟车太近和其他(饮酒)时未受伤事故概率分别增加1.36%,0.56%,0.39%和0.97%,可能受伤事故和死亡受伤事故发生概率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