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对美国、日本、德国以及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历史的研究,分析了四次汽车产业转移背后的动因,从产业链在国际化分工趋势下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汽车产业转移的本质,得出了以满足产业链环节之间的供给与需求为目标的要素指向性产业链延伸的规律,并给出了这个普遍规律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的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有效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将会形成规模的生产和销售,大大降低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形成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合力,造就主导产业强劲的竞争力,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和效应,进而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实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提出各区域应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区际产业链,并辅之以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增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动。  相似文献   

4.
刘勇 《驾驶园》2010,(11):36-36
记者从第四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上获悉中国商用车零部件产业促进中心目前尚处于筹备阶段,将于2011年上半年正式成立,设址湖北十堰市.促进中心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增强自身优势.做优势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创立特色品牌。同时,产业链走协同合作,分工的道路,建立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品牌,创行业龙头上市集团。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否已进入存量市场?新兴增长点是什么?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驱动力在哪里?消费者的特点是什么?未来价值链分工及格局将何去何从?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京东汽车、京洞察等,通过对消费数据、政策、消费者、产业链等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推出对于汽车后市场行业变革的洞察和未来趋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东亚地区出现的以电子机械产品为主的产业链的调整,带来了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两岸企业在地区生产中的分工地位的增强,将为两岸进行科技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两岸在科技这一独特的领域进行合作,能够带来创新精神,是对两岸中国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的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嘉兴经济的迅速发展源于对其自身的准确定位。嘉兴市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全方位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开放型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卡森集团的发展战略充分说明找准定位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卡森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产业范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详细考察我国不同规模城市中创新分工的方式,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标准化分析了不同城市中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之间的相关性,对不同城市规模中创新分工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的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化。电动车整车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业链中的生产分工细化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辆整车包括轮胎、电池、电机、充电器、控制器等诸多配件,在这条产业链中,各个配件企业独立承担各个部件的生产加工,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产业。但是随着电动车行业整体进入饱和期,电动车销售市场面临下滑的局面,整车企业的不景气对关系密切的配件企业造成的影响,我想大家有目共睹,电池行业的洗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汽车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若没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没有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我国汽车工业整零企业的关系经历了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零部件与整车平行发展等阶段。从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整零关系中的产权关系、技术交流关系等方面看,均有不尽合理之处。在国外,日本整零企业推行金字塔型多层交互垂直式分工体系;欧洲整零企业是保持相互独立契约、各自自由归展的体系;美国整零企业之间责任分明。结合我国汽车整零企业现状和国外汽车整零企业的经验分析,我国汽车工作应采取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组建汽车系统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等措施,选择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作为我国汽车整零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论证的“长三角”地区与泛指的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15个城市的“长三角”地区有所不同,是特指长江三角洲的两省一市.即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这一地区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区域,在汽车产业链上如何分工,如何进行资产重组来打造中国的汽车产业基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企业群体在地理上的集中,既包括同一类企业集聚,也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性服务行业的集聚.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其竞争效应、学习效应和产业相关联效应,包涵示范、推广和带动效应,提高产业效率.由于产业链的存在可以提高区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因此,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17,(10)
正道达尔是全球知名石油与天然气一体化上市公司之一,拥有700余家工厂近十万名员工,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整个石油产业链。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润滑油生产商之一,道达尔润滑油在中国已有20年的销售历史,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一系列的高质量产品。其中,"动驰"摩托车润滑油系列是道达尔集团在  相似文献   

14.
根据Visiongain最新发行的车联网汽车市场预测报告书显示,2013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18.2亿美元.显然,车联网已经成为物联网领域一个巨大的金矿. 但我国车联网市场的发展远未成熟,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产业链各方各自为政,没有明确的分工模式,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与制度,行业不够规范. 如何最终形成产业链的多方共赢,找到能被市场接受、被消费者认可的服务模式,意义重大.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普华永道车联网方面的资深专家许刚博士,求索引导产业链各方在这一新领域积极拓展并实现协同合作的合理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汽车知识》2012,(12):90-95
通用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技术储备相当雄厚,推出了VOLT沃蓝达增程型电动车、凯雷德HYBRID双模油电混合动力SUV、雪佛兰EQUINOX氢燃料电池车和赛欧电动概念车等,但君越eAssist却是通用目前最成熟,并能广泛推向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型。  相似文献   

16.
<正>汽车产业是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全球出口金额最大的单一制造业,具有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全球化程度高等特点。自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冲击全球产业格局。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汽车作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已成为政府和行业的重要关注点。本文通过研究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从外部环境风险视角切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评估方法研究,并通过汽车行业的实证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迅猛崛起与中国其它制造业一样得益于上世纪末中国的经济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锻炼、积累和发展,中国自行车业壮大了,已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这种“适合”的发展空间与“合适”的利益来源于中国自行车产业在“恰当”的时机,参与了“合理”的分工,充当了“合适”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形势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苟海平  李赞峰 《汽车工程》2007,29(11):1018-1024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全球产业链价值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国内竞争也从单纯的产品与技术竞争发展到以整车为核心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间的竞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处在投资导向的初级阶段,存在3个核心问题:一是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二是立足本土文化特征的供应链协作模式尚未形成;三是自主零部件的发展缺少自主品牌整车的需求拉动。新形势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应该选择"开放的大国图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1 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为零部件行业带来新机遇 汽车产业链纵向延伸长、跨界融合面宽,构建畅通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根基所在.要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多领域交叉融合,弱化专业和部门的壁垒,推动汽车工业与软件、材料和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创新,弥补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发空白,力争在汽车电子和汽车机电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汽车产业链的交叉产业,对提升汽车产业链的人才水平,促进汽车产业链生产、完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依旧存在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合理、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汽车职业教育中来,积极探索汽车职业教育发展,其中北京运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