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风挡玻璃对车身结构刚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白车身(BIW)和带有风挡玻璃的车身结构(BIP)的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技术,进而分析了风挡玻璃对车身结构静弯曲刚度和静扭转刚度的影响。接着,通过对BIW和BIP车身结构进行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揭示了风挡玻璃对车身结构动刚度的影响。最后,对车身结构的接头刚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总结了风挡玻璃对车身接头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探讨汽车车身结构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被动安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了车身结构在汽车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其次,详细讨论了不同车身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并分析其对碰撞安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车身结构,包括车身刚度、抗侧翻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等在保护驾乘人员和减少事故伤害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车身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应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有限元分析,获得车身的模态和刚度性能;再次,以车身模态和刚度为约束条件,车身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选择合理设计变量,进行车身结构优化。优化后,不但实现了车身轻量化,还提高了车身模态频率和刚度。  相似文献   

4.
进入20世纪后,轿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文章通过介绍车身布置新方案、空气动力特性、车身安全特性以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阐述了轿车车身结构的新动向,如取消中柱;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及塑料等材料,以及采用新型车身结构来满足碰撞要求,同时减轻整车质量。车身结构也越来越考虑到减少车身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相似文献   

5.
韩荧 《汽车技术》2013,(2):33-36
为实现结构优化和材料替换的混合结构设计,提出钢塑一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以一简单试件验证了钢塑一体结构的可行性;根据灵敏度结果,在普通钣金结构车身的基础上构建了钢塑一体车身结构并对其进行尺寸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钢塑一体车身结构在总质量降低51 kg的基础上,其静、动态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后,通过发动机罩总成试验验证了钢塑一体车身结构的轻量化优势。  相似文献   

6.
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中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阶段,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在车身结构设计初期使车射满足整车性能指标的同时,选择最佳的车身结构布置形式和最优的车身结构件截面形状,从而减轻车身自重,避免设计过程的反复,缩短车身的开发时间,降低开发费用。本文对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中的结构优化分析进行了总结,并对以CCJ6100型大客车为例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号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车窗窗框结构破坏现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客车车身结构作静态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身结构作故障诊断,以确定导致车身结构破坏的原因.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确立了客车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建模方法和模拟原则,并将静强度计算与模态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计算客车车身模态下的应力,为今后的客车车身结构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承载式车身形式皮卡后立柱刚度的相关性能要求,并对后立柱的结构设计及优化原理进行阐述,在满足后立柱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零件结构的精益设计。概述乘用车车身结构类型,按照承载方式可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这2种结构形式最大的区别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需要安装在刚性车架上;承载式车身将车架的作用融入车身结构,车身直接承受载荷。皮卡是汽车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车身在汽车各总成中变化较大,技术含量多,维修技术复杂。现代汽车车身大多数采用了整体式车身结构,重量轻、结构紧凑、安全性好。汽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采用了一系列车身防碰撞设置。汽车维修人员应熟悉车身结构和特点,懂得车身结构的防碰撞理念,才能在汽车碰撞修复工作中,采用正确的工艺方法让汽车最大限度恢复防碰撞的功能。为此,本文将从车身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汽车车身防碰撞设置及如何采用正确维修技术进行维修等方面进行重点解析。  相似文献   

10.
车身补强材料是轿车NVH(振动、噪声和舒适性)工程的选用材料之一。将补强材料烘烤后粘接到车身上,就形成了补强结构——可增强车身相应部位的刚度。补强结构的刚度比是衡量补强结构增强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1种车身补强结构刚度比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某电动赛车设计轻量化材料车身,通过对车身的三维建模,以及综合运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技术,选用不同材料,优化车身结构,对整车车身的轻量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章的研究,对电动赛车车身在材料运用上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与传统电动赛车的车身重量相比,车身重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杜中哲  朱平  何俊  韩旭 《汽车工程》2006,28(10):944-947
以某型轿车车身为例,建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在对车身进行了单位激励下的冲击响应分析并得到应力应变分布结果的基础上,利用M iner损伤累积准则,在MSC.Fatigue软件中对车身的疲劳寿命进行仿真分析,估算出该型车在D级路面上行驶时的结构及焊点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出的危险部位与实车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轿车车身的刚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宁 《汽车技术》1997,(9):9-13
在轿车的设计开发中,车身的刚度是其性能要素中重要的方面,轿车车身刚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轿车许多使用性能的下沉发挥。本文从车身刚度的测量,评价及结构对刚度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轿车车身的刚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轿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轿车车身大多数采用全承载式结构,承载式车身几乎承载了轿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因此轿车车身的刚度特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某车型为例介绍了如何用试验的方法,较为精确地测得白车身的静刚度。车身刚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轿车的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车身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通过比较评估测试结果,建立数据库,为今后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lightweight railway vehicles, a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system using piezo-stack actuators is proposed and studied in simulation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ctuators and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car body. Via a feedback control loop, the output signals of the sensors which are measuring the flexible deformation of the car body generate a bending moment, which is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car body by the actuators. This bending moment reduces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car body. Sim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vibration level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lightweight railway vehicles, an active vibration reduction system using piezo-stack actuators is proposed and studied in simulation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ctuators and sens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car body. Via a feedback control loop, the output signals of the sensors which are measuring the flexible deformation of the car body generate a bending moment, which is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car body by the actuators. This bending moment reduces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car body. Simulations have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vibration level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道路耐久试验中轿车前横向稳定杆车身安装处发生的开裂问题,对车身进行了强度仿真分析。基于包含横向稳定杆柔性体的悬架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车身的载荷,然后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车身的应力,仿真结果显示出的危险部位与实车试验基本一致。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对车身结构进行了改进,试验结果表明,车身的结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大容量UPS电源车在首次设计制作中,发生骨架强度不够、厢体变形的情况,在对厢体骨架进行加固后,厢体再未发现变形情况,针对此次厢体变形整改情况建立加强前和加强后厢体骨架模型,运用ANSYSWorkbench对厢体骨架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厢体骨架在方案改进前后的应力和应变,得出厢体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轿车车身结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轿车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改变车身结构情况分析计算,研究了车身结构与其固有频率和振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管式骨架式轿车车身,可改变钢管外径来解决共振问题。钢管外径和壁厚对其振型改变很小。进行局部加强也可改变整个车身结构的频率,而且对减小局部大变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刚度和模态性能的轿车车身轻量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某型轿车为例,建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应用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修正可行方向优化算法,在保证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车身结构质量的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身零件的厚度,从而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车身减轻的质量为原来的6.22%,车身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模态频率变化在1Hz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