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SM—R移动通信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铁路运营中的列车调度通信、列车控制系统、高速列车通信网络的改进,对GSM—R移动通信网的测试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开发一套对整个通信网络进行网元级和系统级的综合评估监测系统势在必行。主要介绍网络服务质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结构、特性及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秦线GSM-R应用业务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秦线GSM-B络现已开通机车同步操控(LOCOTROL)业务、调度命令与无线车次号传输业务、可控列尾业务等。其中,LOCOTROL与GSM—R的结合是大秦线GSM—R的第一业务和最关键业务。为保证GSM—R网络通信安全,提出LOCOTROL业务的网络运营维护体系与措施,介绍面向业务维护的LOCOTROL通信监测系统组成中的PRI接口监测系统、A接口监测系统和Abis接口监测系统等子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对关键设备的监测中,目前运营单位普遍采用串行通信技术(如RS 232、RS 485等)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手段。如果被监测设备离监测中心较远,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铺设电缆、光缆及配套设施;并且由于通信距离长,一旦链路出现故障,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定位。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相继提出基于Zig Bee-GPRS(低功耗局域网协议-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模型的数据通信方式,并在农业微灌、油井监测、电力设备监测等系统得到成功应用。结合GPRS网络技术和Zig Bee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优势,以嵌入式Linux系统为平台,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关键设备监测的复合型Zig Bee-GPRS系统模型。与红外、蓝牙等技术相比,节约能耗,传输距离远;与传统有线传输方式相比铺设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的控制、监控与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高速列车对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具体介绍了高速列车在动力控制、运行监控、故障监测与诊断及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动态。  相似文献   

5.
书讯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81-81
《高速铁路GSM—R网络优化及故障处理典型案例》正式出版 该书由金立新主编。将高铁GSM—R建设期间以及运营后遇到的典型故障、网络优化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汇总,为GSM—R网络的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全书彩色印刷,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6.
书讯     
《高速铁路GSM—R网络优化及故障处理典型案例》正式出版 该书由金立新主编。将高铁GSM—R建设期间以及运营后遇到的典型故障、网络优化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汇总,为GSM—R网络的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全书彩色印刷,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仅能凭借经验判断GSM-R网络数据域业务故障,缺乏有效维护工具的现状,济南铁路局研制开发了铁路GSM-R Gb接口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线监测分析Gb、Gn、Gi接口数据,及多接口数据关联分析,实现了故障分析、预防、定位等功能,对数据域业务的故障维护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手段,提升了GSM-R网络维护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铁路数据通信网承载业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如何通过智能化分析技术保证业务传输质量,提高故障处理精准度及效率,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开发了铁路数据通信网业务质量智能监测系统,旨在研究利用数据报文分析技术,对数据通信网业务质量进行监测,对端到端业务质量进行建模分析,以实现业务质量劣化预警,改变通信运维人员"后...  相似文献   

9.
通信铁塔安全监测系统,将传感器探测、数据采集及软件技术于一体,实现对铁路通信铁塔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告警,解决了通信铁塔倾斜造成的安全隐患.介绍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组成和功能,并结合实际分析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GSM-R系统属于铁路运输指挥专用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其网络和业务具有调度通信网络要求的封闭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特征.GSM-R是基于GSM技术解决铁路通信的新技术,在常规业务方面延续了GSM特点,但其特有的铁路调度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转换后才能通过GSM无线网络传给终端设备,GRIS(GRRS接口服务器)主要用于连接CTC与GGSN,告知无线信息的传输地址与方向,实现两端数据的转换与互转;是实现铁路专用数据信息在GSM网络下传输的数据转发单元,CTC下发的调度命令及机车上报的无线车次信息等均需要通过GRIS进行数据交互和转发,完成两者的数据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