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社会联结对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专业承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某高校大一至大四本科护生中进行调查,其中男生46人(9.5%),女生440人(90.5%),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得分为2.87±0.39,较之前其他学者调查结果有所提升。社会联结总分及其因子社会参与、人际沟通、人际和谐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和谐可以正向预测专业承诺(校正的R~2=0.174,F=11.215,P0.001)。结论:社会联结是护生职业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护理教育需要关注社会联结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手机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中的设计应用,包括手机支付AFC系统设计目标、各参与方需完成的功能及对接方案、系统部署方案,以及手机支付AFC系统终端设备应满足的条件及支付流程。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型手机支付AFC系统,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创新、降低运维管理成本、加快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升级、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问题提出大秦线GSM-R作为专用移动通信网,目前主要用于大秦线2万吨同步操控业务。网络系统没有安装计费设备,也未做计费数据,但在运行过程中,个别用户反映通话时听到“该用户欠费”的语音提示,随即通话被切断。针对此问题,在中心网管机房进行了多次模拟通话试验,均未出现该现象,以为与用户操作有关,后又有多个用户反映此问题,才开始检查网络数据设置。2原因分析从MSC(移动交换机)网管终端调用一段时间的话务统计,未发现异常;对反映有问题的用户手机进行信令跟踪,以便从信令流程中找出问题的根源,经过几天的跟踪终于发现了用户手机呼叫信令流程异常。跟踪信令流程发现,在用户与固定电话正常通话过程中,信令中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护理专业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某院校护理专业197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一护生SCL-90量表总分(137.12±40.08)分,心理问题阳性为46人,阳性率为23.4%;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和青年组常模相比,此次调查SCL-90各因子中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得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青年组常模相比,SCL-90各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的得分较高,而这些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一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其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其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静脉用药减少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将60例拟行初次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常规、双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氨甲环酸组患者于切皮前10分钟静脉单次使用10mg/Kg的氨甲环酸,对照组予以相当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第3天复查血常规并记录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术后5天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如患者血红蛋白低于80g/L则予以同型红细胞悬液2u静脉输入。通过公式计算并比较患者血容量、显隐性失血量。记录患者术后输血量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氨甲环酸组患者术中出血254.9±7.5ml,对照组350.1±40.0ml;(t=-12.819;P=0.000)、术后引流氨甲环酸组161.2±12.1ml,对照组427.2±114.0ml;(t=-12.708; P=0.000)、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失血氨甲环酸组151.9±17.1ml,对照组272.9±46.5ml;(t=-13.390;P=0.000)及隐形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失血量氨甲环酸组319.0±188.2ml,对照组490.1±178.3.0ml;(t=-3.613;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1例(3.3%,1/30),对照组8例(26.7%,8/30)需要输血,(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一名患者发现术侧无症状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术后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氨甲环酸组1例(3.33%,1/30),对照组0例(0.00%,0/30);(t=-1.272,P=0.209)及术后住院日氨甲环酸组平均5.2天,对照组5.4天(t=-1.272,P=0.20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mg/Kg氨甲环酸术前静脉单次用药可以有效减少THA围手术期的血液丢失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氨甲环酸是THA围手术期控制血液丢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为腰椎滑脱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专业相关杂志。纳入腰椎滑脱治疗中对比PLF和PLI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比较性研究。依据Furlan标准评估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依据Cowley标准评估观察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法评估所得结论的证据等级。结果 经过系统检索和筛检,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篇观察性研究,共520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PLIF的术后满意度高于PLF(odds ratios[OR]: 0.49, 95% confidence limits[95% CI]: [0.28, 0.88, P =0.02),两种融合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 2.28, 95% CI:[0.97, 5.35], P= 0.06)。另外,PLIF的融合率高于PLF(OR: 0.32, 95% CI:[0.17, 0.61], P=0.0006),再手术率低于PLF(OR: 5.30, 95% CI: [1.47, 19.11], P= 0.01),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WMD=76.52, 95% CI: [-310.68, 463.73], P=0.70;WMD=-1.20, 95% CI: [-40.36, 37.97], P=0.95)。结论 PLIF较PLF可以更好地提高腰椎滑脱患者术后满意度、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功能状态、增加其融合率、降低再手术率,两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具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的诸多优势。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眼视光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要兼顾现代学徒制模式特点和眼视光行业特点,校企联合出台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管理办法,建立校企生三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风险分担制度等,完善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制度体系,保护校企生三方权益,调动各方积极性;以线上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依托,打破双导师和学徒因为时间和地域因素不能同步交流的困境;在提升双导师双创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以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为抓手,吸纳创新创业课教师组建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为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8.
双分体式钢箱梁具有良好的颤振性能,但在常遇风速内易发生涡激振动。为研究双分体式钢箱梁的涡激振动性能及其抑振措施,以某跨径为658 m的双分体式钢箱梁斜拉桥为背景,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开展检修轨道与中央格栅等一系列独立气动措施以及多种联合气动措施对主梁涡振性能的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常遇风速下,原始断面在5个来流攻角(α=0°,±3°,±5°)中均观测到大幅竖向涡激振动,需采取抑振措施来抑制主梁涡激振动,结构阻尼提升至1.48%时涡振振幅仍未满足限值要求,完全消除主梁涡激振动需将阻尼比提升至2.3%;2)优化检修轨道位置能有限减小主梁竖向涡激振动,减少幅度在12.8%~29.6%之间;3)在分体式双箱梁中央开槽处添加中央格栅能大幅减小主梁竖向涡振振幅,相较原始断面减少了60%以上;4)检修轨道与中央格栅联合减振效果不如独立添加中央格栅气动措施,但这2种气动措施联合稳定板能有效控制主梁涡激振动,且相较原始断面,主梁涡振振幅下降了78%以上,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开槽的封堵率以及检修轨道与外侧斜腹板之间的间距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一种双分体式钢箱梁断面涡激振动抑振措施,使主梁竖向涡振振幅减少...  相似文献   

9.
张森  于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46-152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迭,广大人民群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和习惯也悄然改变,手机App、微信等孕育而生,服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城市轨道交通与乘客的沟通窗口仍停留在实体客服中心(票亭),势必无法跟上当今社会高效的节奏。首次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智能服务模式,搭建全维度的综合智能客服平台,通过线上地铁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客服,将畅通沟通服务融入市民生活;通过车站线下乘客自助终端、智能客服中心等自助设备,车站现场逐步向"无人化"值守转变,形成"一站式"快捷资讯服务;同时设置快速客服响应体制,通知就近的现场工作人员"响应式"精准专项服务,同时辅以服务质量监控系统。提出乘客智能服务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新需求和社会技术发展,将传统以现场人工为主的模式向线上集中智能服务模式转变,节约车站运营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新的客服模式已在2019年10月广州智慧地铁示范工程中作为重点成果进行展示,系统运营至今效果显著,为广州地铁"十三五"新线建设及既有线网大规模改造推广积累宝贵的运营经验,也为国内其他城市乘客服务新思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年应用于铁路内燃机车启动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早期容量损失的影响:(1)由于板栅合金不合理,在活性物质与板栅之间产生的阻挡层增大了电池的内阻,产生的第1类早期容量损失,缩写为PCL-Ⅰ。(2)正极活性物质软化形成的不可逆的现象称为第2类早期容量损失,缩写为PCL-Ⅱ。(3)负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失效,使负极钝化而失效,称为第3类早期容量损失,缩写为PCL-Ⅲ。提出一种NGM系列富液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解决早期容量损失的方法。该系列蓄电池工作在富液密封状态,巧妙的电池壳盖结构设计,分子筛型的气水分离器,减少水的损失。还应用了蓄电池状态指示器。严格调整工艺。使用合理的充电设备,提出了扫频脉冲充电设备(脉冲频率大约F=0.01~10 Hz),使蓄电池在寿命期内免维护。NGM系列富液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非常适合铁路内燃机车启动用,也可作为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储能蓄电池。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质量中乘客感知的获取和满足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吸引力的重要依据,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与结果的准确性将对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产生关键影响。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主要依靠问卷调查,无法全面反映乘客真实心理感知的问题,以社交网络评论数据为切入点,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进行量化研究。首先,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社交网络中相关评论数据进行采集,针对文本预处理结果,运用基于情感词典构建与量级划分的分析方法,识别语料情感极性和强度。然后,建立基于K-Means文本聚类算法的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乘客需求与服务要素转化为评价指标,应用TF-IDF法,结合文本特征评估指标重要度,计算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后,选取微博平台中重庆轨道交通评论语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分值为4.383,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运营服务提升空间较大;乘客对检票智能及人员服务方面满意度最高,车厢温度情感得分最低;影响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为乘车安全(7.850%),其次分别是票价经济(7.524%)、购票便捷(7.212%)和检票智能(7.139%)。相较现有方...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轨道缺陷检测系统因镜头抖动或相机快速移动而导致所采集图像较为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思想的映射空间编码的高速运动轨道图像去模糊算法。首先,该算法使用深度编解码器和残差网络分别对数据集中清晰图像到模糊图像的映射关系和模糊核进行编码,为了保证编码时频率信息的完整性,算法在传统的残差模块上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通道构成双通道残差网络,以补偿多次特征提取带来的频率损失;其次,算法采用深度图像先验(Deep Image Prior,DIP)将潜在的清晰图像和模糊核进行参数化,再利用先验得到的模糊核和清晰图像来调用编码空间中的映射关系;最后,通过交替优化潜在的清晰图像和模糊核,从而去逼近一个真实未知的映射,进而实现真实场景下高速运动轨道图像的去模糊。实验结果表明,双通道残差模块提取的特征图频率信息分量强度普遍高于传统的残差模块,相较于使用传统残差模块实现该算法,采用双通道残差模块可使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提升0.84 dB,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提高0.025 1。与现有的深度学习去模...  相似文献   

13.
铁路站场线路几何信息对于铁路安全管理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铁路站场内包含多条线路,且轨道错综复杂,使得从大场景点云中自动提取多股道钢轨点云成为难题。地面激光扫描TLS(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作为非接触式测量手段,可快速获取铁路场景中的海量点云数据。针对TLS技术获取的铁路站场点云数据,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聚类的多股道钢轨点云提取算法。基于分割-归并的思想,在获取铁路站场高精度点云后,沿站场线路方向将点云分为若干段,基于轨道平顺性特征,利用三角网聚类算法逐段提取钢轨顶面点云。在归并阶段整合站场中各股道轨面点云信息,将各段轨面点云连接起来,同时匹配左右轨面点云。将该方法在玉林站部分站场区域进行实例验证,提取到的轨道点云在对象层面上的总体精度为93.95%,完整度为90.57%,准确度为97.59%,相较于平面格网法,提取总体精度提升了5.65%,准确度提升了18.49%。在10处截面提取轨面宽度与轨距,统计结果表明轨面宽度中误差为5.2 mm,轨距中误差为5.3 mm,满足工程精度需要。实例结果表明,算法可准确有效提取站场多股道钢轨顶面点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T2T(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号系统,其通过资源化管理方式对轨旁设备进行管控。为了验证该系统的优越性,需对该系统下的列车运行效率进行分析。[方法]针对T2T列控系统,基于资源管理层面和安全防护原理的特点,在折返工况下,将原本由联锁控制的双动道岔转变为两个单动道岔,并基于列车精确自定位实现ATP(列车自动防护),提高了岔区线路资源的使用能力;在区间和车站追踪工况下,通过前后车对于车速、加速度、所处线路位置等信息的实时互传,利用相对速度安全防护原理进一步缩小了列车的追踪间隔。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技术革新,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实际数据,对站后交叉渡线折返、站前单渡线折返、区间与车站追踪等运营场景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确定了T2T列控系统的折返能力和区间追踪能力。[结果及结论]相较传统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T2T列控系统在折返能力、追踪能力等方面均有着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于超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T2T列控系统架构简单,轨旁设备少,尤其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大修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