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沈云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21-223,M0024
排水管道修复是国内城市市政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非开挖技术不影响交通、施工速度快、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同时对常用几种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和分析,最后结合非开挖修复工程实际案例,对有关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造价分析和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截污治污工程作为水质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环境治理具有基础性作用。很多城市的截污管道由于建成年代早、使用年限长,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污水外渗严重影响周边河流与地下水环境。非开挖修复技术凭借施工占地少、工期短、环境效益好等优势,在截污管道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某截污管道修复工程,对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逐渐从建设时代进入维护管理时代,排水管道维护与修复应受到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开挖修复施工的维护措施代价高昂,使得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非开挖修复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正成为排水管道养护维修的一个新手段。该文对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意义、分类,以及发展趋势的阐述,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排水管道承担着城市污水、雨水运输排放等任务,是城市平稳安全运行的基础。排水管道的老化情况具有不可见性,在地面上无法了解地下管道的状况,这会给管道业主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带来公众压力,因此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南方某地区已建污水管修复工程的实例对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并探析其在市政管网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无锡市锡贤路污水管道工程的CIPP翻转内衬法修复,详细介绍了该非开挖修复技术的特点、原理与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并就该工程实施的效果阐述了翻转内衬法在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地下管线扩建、改造工程量不断增加,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给排水管道的修复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非开挖施工具有对道路交通和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线改、扩建工程,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使用。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检测和非开挖修复技术,对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城市排水管网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上海某道路下雨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设计,介绍了短管内衬非开挖修复法的技术原理、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等,并通过理论知识及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分析短管内衬法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情况,提出一种针对短管内衬法的设计方法,并总结该技术的特点及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排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管网开始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急需修复。老旧管网修复是污水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一环,缺陷管网修复工艺的选择至关重要。现结合深圳市某片区202.77 km现状排水管道的检测成果,主要对结构性缺陷管网的两种修复方式开挖换管和非开挖修复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详细介绍了修复工艺选择中应考虑的各项因素,最后针对非开挖修复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徐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00-103,122
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并对这几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适用管径、适用管种、修复类型以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雨污水混接改造工程,重点介绍点状一玻璃纤维布修复技术、玻璃纤维内衬修复技术两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针对国内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作出概括。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镇环境和防汛排水安全也日益重视,排水管网担负着收集和输送雨、污水的作用,是城镇防汛排水保障的重要基础。在排水管道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因排水管道结构性损坏造成的污染地下水、地面沉陷事故时有发生。非开挖修复技术可实现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对排水管道的维修更新,结合实际案例,论述PVC模块内衬法在城市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小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19-221,229,M0022
暗挖法作为一种有效降低环境影响的技术,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岩石及复合地层中得到了应用,在软黏土地区做科研试验项目实施软土地区管幕暗挖施工。以某管幕结构段土建工程为例,对钢管顶进施工进行工法解析。钢管顶进施工工法是管幕暗挖施工的第一步,通过带锁扣的钢管间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帷幕,将内外水土体隔离,然后在管幕的围护下进行暗挖,最终形成大断面地下空间,为后续开挖与结构施工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顶管技术在我国地下管道工程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立体化,在顶管施工中会不可避免地意外遇到重要地下管线或构筑物与障碍物共存的情况。如何在清除地下障碍物时,做到不损坏重要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这是顶管施工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该文以西干线改造工程WT1.2标工程为例,论述了φ2200顶管在穿越DN2600原水管时遇到障碍物后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原水管,并在该原水管下成功完成了清障、穿越及对接,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地下过街通道在城市重要路段进行明挖顺作施工将严重影响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法是解决城市重要道路下施工地下通道的先进施工工艺,并已在众多项目中得到应用。该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截面矩形顶管的设计及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大口径非开挖牵引管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口径非开挖牵引管技术在城市给排水管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非开挖牵引管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87-189,10
污水管道是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浦东北路污水管道修复工程,详细介绍了钢套管修复与加固污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荣辉  姚占虎  刘康辉 《隧道建设》2018,38(Z2):310-317
新疆G575线东天山特长公路隧道出口穿越较大超浅埋崩坡积体。为保证隧道在超浅层崩坡积体中安全、快速通过,控制隧道变形、坍塌、滑移等风险,采用“盖挖+自进式管棚”进洞法施工方式,在发挥盖挖法形成的初期支护钢架 “拱”保护作用下,确保“拱下”洞内自进式管棚施工的安全; 并采用超前自进式管棚注浆预加固松散崩坡积体围岩的施工方式,实现暗洞中安全快速地掘进,确保施工工期。通过对不同进洞方案比选研究与现场实践,并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拱顶地表沉降、洞内拱顶下沉、洞内水平收敛进行监测,回归分析量测数据后充分证明: “盖挖+自进式管棚”进洞法施工对崩坡积体的整体稳定性没有产生影响,采用“盖挖+自进式管棚”法,在崩坡积体中既可确保安全进洞,还可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7.
衡朝阳  孙松  毛利勤  周智 《隧道建设》2018,38(Z1):129-135
文章以通过下穿繁忙道路下的2个矩形大断面超浅埋暗挖工程为例,介绍采用锁扣管棚预加固、全断面注浆、型钢拱架支护、分大断面为小断面错位开挖等一系列超浅埋暗挖法设计与施工技术。表明在城市不宜明挖的条件下,采用超浅埋暗挖矩形大断面地下通道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并提出: 1)采用锁扣管棚是本工程成功的关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工况,设计计算可采用弹性支点法,在入口1H(H为洞高)范围内,管棚内力及支反力变化较大,应仔细考虑,而其后为一般开挖段,内力及支反力均趋于稳定; 2)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详细探查尤为重要; 3)长距离锁扣管棚施工难度较大,钻进工艺由原来钢管全程双线约束,改为一线一点约束,管棚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塑料螺旋管是一种管壁结构非常合理的柔性管,用于城市排水工程中,比刚性的水泥管更有利于承受土压力,并且输水能力大,寿命长,施工简便,工程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9.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一体管幕预筑法,是一种全新的暗挖施工方法,其核心思想不同于传统地下工程暗挖法,即首先施作地铁车站永久结构,然后在永久结构保护下进行全断面土方开挖。支护-结构一体管幕预注法的施工关键技术包括大直径钢管长距离顶进施工技术、管幕空间切割焊接成形技术及狭小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通过实践证明,该技术将加固、支护、主体结构合为一体并一次建造成形,可大大减少开挖支护步序,降低临时支撑用量,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地下良好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深厚软土地层、高承压水等不利条件下的基坑开挖及顶管施工对临近桥梁结构影响问题,以临近武汉常青路高架桥梁某电力通道工程施工为背景,构建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基坑开挖及顶管施工对高架桥梁结构位移及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及顶管施工引起的桥梁结构最大水平向、竖向位移分别为1.31mm、1.13mm,桥梁结构最大轴力、桥桩弯矩分别为6694.4 kN、263.3kN·m,施工前后轴力累计变化率为-1.79%,弯矩累计变化率为1.35%,桥梁结构受力变化较小,均在规范限值以内,表明本工程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研究成果可为临近桥梁结构安全施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