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饱和状态下铁质粘土围岩隧道利用双浆液注浆进行塌方处理并对注浆设计、施工工艺等作了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交通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机动车发展策略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首先,分析了东京和香港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策略,并总结其发展的经验;然后,分析了上海、北京在机动车发展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并分析其带来的交通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机动化初期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机动车的增长是惊人的,并会很快地进入饱和状态,最终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在机动车已经进入饱和状态而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需求管理措施的效果不明显,代价较大.  相似文献   

3.
降水是引起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西北某黄土滑坡为例,经实地勘查,选取典型剖面作为实体反演计算模型.采用敏感性分析计算方法,以经验值确定敏感性计算范围值,以天然状态拟合自重工况,以饱和状态拟合连续暴雨工况,比对滑坡饱和状态及自然状态下的稳定系数,并采用地质历史分析法进行稳定性判定,采用颗粒流软件(PFC)进行了滑坡变形失稳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有助于分析滑坡蠕滑变形特征及失稳机制,为边坡的加固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发现GM(1,1)模型适用于具有较强指数规律的序列,只能描述单调的变化过程,而Verhulst模型则适用于非单调的摆动发展序列或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序列。针对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表现为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过程,建立交通事故Verhulst预测模型。Verhulst预测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预测的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0.87万人和11.72万人,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9.43%,可见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1,1)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过饱和交叉口信号控制的需求,应用动态规划理论,建立了过饱和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模型,界定了模型的阶段、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推导了平均排队长度状态转移方程和控制器状态转移方程,确定了基于交叉口不同饱和状态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提出了模型优化框架。非饱和状态以最小化延误为控制目标,饱和状态和过饱和状态以最大化通行能力为控制目标。通过迭代运算判断保持或者切换当前相位,并将控制效果实时反馈以调节下一阶段信号配时方案。以秦皇岛市某交叉口为例,基于实际采集数据得到了非饱和、饱和与过饱和3种状态的交通流量,应用动态规划模型获得配时方案,并与TRANSYT方法给出的配时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非饱和状态下,采用动态规划模型计算的平均延误、饱和度、平均排队长度分别为49.3s、0.76、13.7veh,采用TRANSYT方法计算的对应值分别为52.0s、0.78、14.4veh;在过饱和状态下,采用动态规划模型计算的饱和度与平均延误分别为0.85、78.5s,采用TRANSYT方法计算的对应值分别为0.86、82.5s,但对应的平均排队长度为27.3veh,略优于动态规划模型的27.6veh;饱和状态控制效果与过饱和状态控制效果类似。可见,采用动态规划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交叉口饱和度,减少各相位不同进口道车辆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沙市典型信号交叉口芙蓉中路-人民中路,分别在饱和状态和复合状态下对高峰与非高峰两个时段左转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进行特性分析。交叉口实测数据验算表明,我国现行规范CJJ37和美国规范HCM2010等常用方法对左转车流饱和车头时距预测结果均偏大较多,采用4种传统的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和SPSS中的9大基本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不理想。采用分段函数分别建立了饱和状态和复合状态下的统一模型,通过调整模型中的标定系数和增长系数,即可分别得到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实测数据检验分析表明:饱和状态和复合状态的车头时距分布都存在2.000~2.500 s内集中程度最高且超过27%,集中在1.500~2.500 s内超过50%的现象;非高峰时段车头时距分布集中程度低于高峰时段,且倾向于集中在较小的车头时距上;目前常用方法对车头时距平均值的预测误差通常都超过16%,文中模型误差则低于4%,与传统模型相比能较好地拟合车头时距的实际分布形态,拟合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饱水状态对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件的饱水状态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的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通过改变沥青混合料试件浸水时间和温度,进行浸水马歌尔试验,分析了饱水率随时同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评价了饱水率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空隙率的混合料试件,浸水48 h无法保证达到完全饱和状态,普通浸水马歇尔试验难以准确评价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提出了以饱和浸水残留稳定度作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建议对于空隙率不大于4%的试件可以在60℃条件下浸水48 h后检验其水稳定性;当空隙率大于4%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浸水时间以保证其达到浸水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古盘山隧道右线洞口侵限段为研究对象,对天然状态下和降雨饱和状态下的全风化粉土状凝灰岩地层进行施工模拟,研究两种状态下隧道围岩变形、塑性区分布和支护内力3个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降雨饱和状态下的全风化粉土状凝灰岩的强度弱化较大,其拱顶下沉、边墙收敛量比天然状态下分别高83.9%、46.2%;施工过程中,塑性区分布范围更广且主要集中在两侧拱腰和拱脚处,锚杆和喷混的最大内力分别增加55.1%和53.4%。针对侵限段提出整环立架、分段凿除和及时加固的换拱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并保证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数的大幅度提高,国内公路网密度和里程数逐渐趋向于饱和状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公路施工研究的重点将逐渐转入到提高各种路面性能指标上来。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出行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种功能型沥青路用也应用而生。  相似文献   

10.
以绿灯末尾排队状态为目标,研究了二相位控制单点交叉口的动态信号配时。根据排队形成和消散过程建立了排队模型,分析了信号周期、绿信比和到达率对排队状态的影响。以两相位排队均处在弱欠饱和状态为控制目标,提出了随到达率变化的简便信号配时算法,根据总流量比计算信号周期,根据较大的流量比调节主相位绿信比。仿真结果表明:信号周期缓慢地同向改变两相排队状态,绿信比反向改变两相排队状态,到达率仅改变相应相位的排队状态。当交叉口饱和流率为0.50 pcu·s-1,黄灯和绿灯前损时间为4 s,到达率在0.10~0.26 pcu·s-1之间变化时,两相排队始终都在弱欠饱和状态,说明配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路面平整度、弯沉、厚度、抗滑性能和压实度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全面系统地指出传统检测方法中的不足,分析比较路面传统检测方法与现代检测新技术的差异和相关性,介绍自动检测新设备和新方法,可为公路工程建设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代民航机场的管理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民用机场的功能不断扩大 ,机场的概念也在拓宽。机场不再只是飞机起降的场所 ,而是客货的集散地 ,甚至是一个经济实体。这对机场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更宽、更高、更深的要求。机场管理内容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运行管理、经营管理和规划与建设管理。机场与所在城市及周围社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这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和机场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加以考虑。机场的管理、建设和规划的范畴与内容必须适应城市与交通运输的发展 ,机场的工程建设与信息化是实现机场功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焊割工艺的发展和社会对焊割作业人员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焊割实训教学环节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非焊割专业的焊割实训教学现状的分析,进而从课题制定、教学实施和教学发展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综合交通枢纽现状、困境及解决途径--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及人口增长,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及城市交通发展作用日益突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也日益复杂,与城市结合更加紧密,这对投资、建设及运营等均是极大考验。选取深圳市罗湖枢纽、深圳北站及前海枢纽为典型案例,阐述深圳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理念、投资建设模式及运营管理方法。指出综合交通枢纽面临规划难度大、责权不明晰、设计不精细、协调成本高、城市难融合等诸多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枢纽的发展。提出未来综合交通枢纽应不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强产权设计、投资设计、制度设计,深入推进枢纽一体化管理,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枢纽与城市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以有限元分析为基础,对1万t级的船舶分别采用不同的撞击速度对桥梁进行正撞分析,得到最大正撞力.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了船舶初始动量与最大正撞力、初始动能与最大撞击力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与AASHTO公式、修正的G.Wosion公式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能量的桥梁船撞力计算方法能很好地计算出船撞力,且误较小.同时,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船舶初始动能与撞击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形式简单,计算方便.  相似文献   

17.
徐力 《交通标准化》2009,(9):254-25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建成通车的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在建设“生态、环保、景观”型高速公路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针对昆明市主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展开探讨.立足于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特征和城市特色,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指出其存在基础设施品质不高、系统连续性差、特色不足的问题.基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目标,提出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围绕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胰岛细胞与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共同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验证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NG)对胰岛细胞的营养和生长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NG与SD大鼠及新生猪胰岛样细胞团 (ICCs) ,进行同种属和异种属细胞间的共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胞的生长状况 ,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 ,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胰岛素和淀粉酶的含量 ,免疫组化鉴定共同培养的细胞。结果 共同培养能显著延长同种属及异种属胰岛细胞的生存期 (>1月 ) ,增加ICCs的活力和胰岛素的分泌 (P <0 0 5 ) ,减少胰淀粉酶的分泌 (P <0 0 5 )。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结论 共同培养能为胰岛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微环境。这为脑内胰岛移植提供了一个新依据 ;为胰岛细胞的体外保存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在移植前与NG共同培养以消除外分泌部细胞的影响 ,也是一个好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克跃 《城市交通》2014,(1):61-65,73
中国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更加侧重于解决机动交通问题,较少考虑人在街道上的活动需求,以及街道空间的设计问题。首先追溯"街"和"路"的概念起源、比较国内外"街"和"路"的概念差异。指出"街"强调公共活动空间属性,"路"强调交通通过性,二者在空间界面、使用功能、使用对象以及交通特点方面均有不同。探讨中国与英美国家、日本城市道路分类的异同,指出英美国家及日本对"街"和"路"在概念上有明显区分。详细阐述街道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同时应满足人对街道的使用需求,使其具有安全性、包容性和可替代性,并做到绿色环保以及与立体空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