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降价     
《汽车导购》2004,(9):8
丰田威驰上市2周年纪念全线降价;夏利部分车型降价;奥迪A4 9种车型优惠。  相似文献   

2.
大战不战,小战不断——这是2008年全年车市价格战的主要特征。促成价格战的源动力近于枯竭;参战各方生出厌战隋绪;一味地降价已经难以激发渐趋饱和的市场购买力量;新车大战也将失去对价格的挤压力量;毫无促销效果的降价对于拉动销量已经没有意义。大多车型的降价能量已经释放殆尽,靠技术提升和成本压缩创造的降价空间微乎其微,不会形成大的普遍的价格风浪。企业和经销商将变得更为理性,不会预留新车降价空间而使新车低价上市、价格冲击力在新车上市时与新车冲击力同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春节刚过,新车降价风暴就来临,这次降价风暴几乎是覆盖了所有的价格区间和各类车型的。从经济型轿车到中级轿车再到高档轿车,甚至蔓延到了MPV和SUV车型上,其规模之大是近两年少见的。纵观这场降价风暴,由于市场的进一步细化,同一竞争区间的品牌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导致降价幅度进一步扩大,使得高级别低价位的车型加入到邻近低价格区间的竞争,从而诱发多米诺骨牌式的降价连锁反应,最终将降价风暴从一个点释放到了整个车市。那这次风暴会给二手车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呢?笔者带着疑问,对二手车市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孟大可 《汽车驾驶员》2005,(12):F0005-F0005
每到年末,汽车厂商、经销商都会有岁末酬宾的消息出台,今年尤甚,离年关还有一个来月,各厂商降价的消息就接踵而来。选车、买车本身就是件很痛苦的事。恰逢今年新品迭出,车型与车型之间对比,还有那挤牙膏似的降价,“买,还是不买?”确实让人为难。  相似文献   

5.
文龙 《汽车导购》2005,(3):66-68
有人说,“法国人并不走运,10多年前来到中国,在国内汽车市场处于暴利时代没有发展起来,10多年后来到中国,又赶上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有车型都大幅降价,标致307在上市后不久也不得不降价。”尽管车市如此,但是标致公司此次重返中国是有备而来的。首先,它选择的是国内最大的3家汽车企业之一;其次,生产的是最新、最先进的车型;此外,307一上市便建立了80家全球品质的“蓝盒子”4S店。法国人这次是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6.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4,(10):17-17
最近轿车跳水的趋势更加明显,不仅老款车型降价,就连许多刚上市的车型也加入了跳水的行列。一些车型刚刚降完价后还可以对用户进行优惠,可以说商家已经用尽了各种方式。但是对能否扫清车市几个月来的低迷状态商家也都没有把握。虽然已经到了“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但是我们所迎来的却是众多车型降价的月份  相似文献   

7.
之所以“将题目定为“潮流性选择”,是因为目前国内的中级车市场降价有如潮流般,一款车型开降,其他竞争品牌保准立马跟上,甚至小一级别的车型也会参与混战。进入2007年以来,中级车市场各款车型相继以新款上市或促销的名义进行变相降价,目的就是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次导购我们的思路也很清晰,就是把近两个月市场上降价激烈的速腾、雅阁、马自达研口领驭放在一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近来,围绕汽车价格是升是降,汽车市场着实闹出不小的动静来:先期如华晨等几家企业宣布其上市不久的个别车型涨价:其后风闻大众品牌将要全线上调产品售价;而新近推出的如东风日产逍客等车型出现了销售定价高于市场预期的苗头……汽车涨价还是降价再次绊动了市场的神经。  相似文献   

9.
高杉 《汽车杂志》2006,(8):77-77
现在的各家车厂,一年一度的车型改教已经对消费者没有任何新鲜感.“全新”,“06款”的宇样在人们心里似乎已变成“加配置”或是“降价”的代名词。06款蒙迪欧在前有新车凯美瑞.后有雅阁,Mazda6等降价车型的情况下低调上市.似乎做好“本职”才是其重视的要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然 《汽车导购》2006,(11):76-78
不少人买了车就抱怨:“怎么我的车刚买就降价了?”“如果晚一个月买就能便宜1万元。”其实在这个新车层出不穷、车型升级换代加速的年代,一辆新车自上市那天,降价就成了必然。新车能“新”多久,其价格能“挺”多久,哪个车型坚持的时间长,这对消费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把一辆新车从上市到降价这中间经历的时间称为“保鲜期”,“保鲜期”是车辆保值性的参考之一,它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某车型市场表现的好坏,更是关系到其品牌认可度的高低。那么2006年,新车们的“保鲜期”有多长呢?  相似文献   

11.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6):51-51
上海车展上又一批新车走上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老款车型的继续降价。从3月份上海通用开始的降价风潮延续至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择降价。不过本月降价的车型多数在经销商处早就有较大幅度的优惠,官方降价活动不过是将原有的降幅正式化。经过3个多月的价格战,目前多数热门车型的价格水分已经基本榨干,正是适合消费者出手的好时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8):29-29
下半年大批新车将会逐个亮相,冲击着各个价位和档次的车型.中国汽车市场在各价位形成了多品牌.多车型相互竞争局面。新车上市不仅会在价格上有冲击.而且整体供应随之大量增加;其次.车型品种繁多,可替代性很强。现在的消费者大都第一次购车.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随时可以替换。车辆销售业绩随时有可能发生逆转.这样.厂商惟一能做的就是大规模降价.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时代汽车》2006,(8):30-31
关税下调 进口车部分车型降价十几万;上半年交通事故造成4万余人死亡;上半年汽车产销超350万辆 同比增28.94%;上半年50余款新车上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7):29-29
6月份的车市是比较热闹的,上海车展上各厂家推出了约20款新车将于今年投放市场。车市好像已经从去年的萎靡不振中苏醒,很多厂家的新车上市计划都安排在6月以后,因此下半年无疑会有一个新车上市的高潮。随着荣御、新奥迪A6下线,车内下线的还有国产奔驰、新宝马3系等不下七八款车型。国产中高档轿车市场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价将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5国产轿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导购》2005,(6):17-30
相比2004年来说,2005年上半年的车市显得平淡了许多,新上市和要上市的车型不少,但是并没有出现消费者所盼望的车型大规模降价,反倒有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通过推出“2005款车型”将价格提了起来,这使等待价格下滑的消费者增多,轿车的同比销量下降了不少。  相似文献   

16.
春节刚过,东南汽车、上海通用汽车、一汽大众汽车,便急急打响了车市降价枪声。一夜之间,出现了近20个品牌100余款车型集中跳水的热闹景象,让人大感意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车集中上市、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产品结构性大调整,是促成汽车集中降价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新车集中上市,是促成车价一夜雪崩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7.
7.8.9三个月天气炎热,大家不好过,可是经销商更不好过,这三个月是车市历来的淡季,销售人员和我们调侃道,“这时候消费者来看车要买的可能性很大,谁没事愿意在这么热的天闲逛呢”。为了“迎接”这已经到来的淡季,很多经销商做好了准备,该清理2004年库存的就大幅清理;不管是不是刚上市的新车,只要不好卖就降价;好卖.车源紧张的车型就“不遗余力”地加价销售,这也为以后不好卖时积累一定的资本;当然,惨淡经营的一些经销商也开始准备退市了。本期我们介绍的是部分主力车型在京.穗两地的销售情况,其他城市由于经销商营销手段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同,销售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请消费者及时到经销商处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8.
更正启示     
《汽车实用技术》2005,(8):B048-B048
今年车市这种车型供给紧张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每年七八月都是车市惯例的销售淡季,但目前车市还是一片风平浪静,各大厂家和经销商都没有刺激车市的意思,车市供求紧张的局面还在继续,紧俏车型提不到现车取代降价成为车市的话题。汽车厂家的利润已经被降价压缩到了合理范围的最低,上游成本的增加导致厂家已经没有什么降价的余力,今年下半年相信也不会再有价格战的重现。  相似文献   

19.
《当代汽车》2007,(9):9-9
随着黄金销售季节的来临,汽车经销商又开始了一场真刀真枪的价格大战,各种车型价格纷纷跳水,很多都已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性价比突显,现在是很好的买车时机。我们从众多降价的车型中选出了几款降价最厉害,性价比最为突出的车型,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车型现在都是非常好的购买时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进入到第3季度以来,曾经有媒体和消费者预测将出现较大的降价风暴,但是直翻8月中旬,才由上海大众宣布全系列车型降价,然而很多车型的实际售价比厂家宣布降价后的指导价格还低,因此一直没有其他厂家跟进,此次降价的影响力很小。总的来说,主流车型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降价潮,2005年车市响亮而有意义的降价声并不常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