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西铁科技》2009,(3):42-44
既有线接触网大修及提速改造施工时,施工单位在施工天窗内(120分钟)采用恒张力架线车进行整锚段更换接触导线,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劳动效率,本文对施工组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2006,(2):78-78
为了减低接触网的维修费用,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开发试验了新型带电承力索双链型悬挂接触网。在受流试验装置上,用架设实物接触网和受电弓评价了导线抬高量、导线应力、离线率等受流性能。结果表明,当车辆运行速度为200km/h,带电承力索张力为34.3kN。辅助导线张力为4.9kN,接触导线张力为14.7kN,  相似文献   

3.
从接触网大修更换承力索施工中,总结影响承力索倒接后b值控制以及腕臂发生偏移的因素,并找出解决办法。对类似大修换线施工和新建电气化铁道承力索架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新架设的接触线、承力索等架空输电导线,都有一个初延伸的过程。为保证施工中悬挂架设调整一次到位以及提高运营中接触悬挂的稳定性,减少维修工作量,一般要求对新线进行超拉。目前常用的超拉方法主要有机械和人工超拉两种,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且存在需要占用线路、对曲线腕臂加固、增设临时拉线、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等缺点。现提出一种工厂化超拉的工作模式,可以克服现场超拉工作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供一种测量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导线和承力索高度、拉出值、限界、定位坡度等值数显光学测量仪。这种测量装置操作简单,并有较高精度。特别是无须与高压架空线接触,具有安全、快捷、劳动强度小等优点,是电气化铁路施工和维护中不可缺少的装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阳安线、宝成线开行 HXD3大功率机车后,引起既有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能力不适应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升承力索、导线载流和供电线供电能力,更换主导电回路电联接线和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等建议,以满足铁路增吨重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馈线承力索型接触网因其节省维修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东京地区使用的是两根PH356mm^2承力索结构,在KANSAI区采用一根TACSR730mm^2承力索结构。考虑到使用承力索的根数,由于一根承力索使用的零件少,因此更加受到青睐。铜承力索因不需要与其他不同材料的零件连接,使用价值更高。为实现两种系统的优越性,我们开发出了只使用一根铜承力索的馈线承力索型接触网。  相似文献   

8.
张驰 《中国铁路》2000,(9):34-35,33
回顾了人工架设接触网线索和进口小张力架线车架接触网存在的弊端,阐述了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研制和应用国产化接触网全张力车组的必要性,以及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设施工中,采用自动控制线索全张力架设承力索、导线,以确保接触网悬挂质量,确保运行机车的良好取流。  相似文献   

9.
由于外力影响,如大风、暴风雨等或行车事故会造成接触网导线和承力索的损坏,从而造成供电中断和列车停运事故。因此,迅速确定接触网故障地点,立即加以修复,对避免列车长时间停运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了一种非接触式接触网监视装置,称为SicatCMS(悬式探测系统),能识别链形悬挂接触网的不正常情况,并通过导线或无线装置向管理者报告。为了补偿因温度变化造成接触线和承力索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考虑吊弦、定位器、承力索结构参数,分析其特征变化对接触线波速特性的影响。将吊弦和定位器等效为弹簧质量系统,承力索和接触线等效为张力梁结构,建立接触线的振动微分方程,通过模态叠加法求解得到控制方程通解后提取接触网波速公式,同时基于京津线接触网模型仿真计算结果对波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吊弦数目越多,接触线和承力索的振动同步性越好,接触线波速受承力索张力变化影响更大;承力索的张力越大,接触线的波速也随之增大;考虑吊弦和定位器的质量特性后,接触线波速将显著降低,而在一定范围内定位器的刚度增加则会提高接触线波速。  相似文献   

11.
张金魁 《铁道勘察》2016,(4):1-3,14
由于既有铁路运营V形天窗的特殊性,在天窗时间无法跨线测设点对式自由测站边角交会轨道控制网(CPⅢ)。提出单侧布点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测设CPⅢ的解决方案,并在工程项目中与点对式CPⅢ进行测量对比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其成果的各项精度指标可以满足既有200 km/h运营铁路轨道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可以安装在运营列车上的固体激光式,钠灯式接触导线磨耗测定装置,以及新型接触导线、MF接触导线的研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研制的首台青藏铁路电传动重型轨道车已通过铁道部技术评审。这标志着该厂已具备了整车系统集成和车体制造能力。该电传动重型轨道车是永济厂为中铁十二局集团青藏铁路项目部制造的,主要用于铁路施工和线路维修牵引作业。它是目前国内运行速度最快的电传动重型轨道车,时速可达到133km。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机车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其动力学仿真软件TTISIM,仿真计算了140km/h轨道车在弹性轨道结构上的整车动力学性能,并根据铁道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和规范对该轨道车动力学性能作了全面、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轨道车非线性临界速度较高,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裕度;所有止挡间隙均能满足通过最小半径曲线时的要求;动态曲线通过时的安全性指标能够满足安全行车要求;在直线轨道上运行时车体平稳性指标属于合格及以上等级;以50km/h侧向通过12号固定辙叉道岔时的安全性指标均在合格限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强侧风下接触网响应特性及弓网运行安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接触悬挂模型,模拟强侧风工况,进行接触网风致响应特性及弓网运行安全问题分析。对简单链形悬挂、弹性链形悬挂进行风致位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接触网抗风性能方面简单链形悬挂较好;对4种典型接触悬挂组合的承力索与接触线风致水平位移进行同步性分析,得出接触悬挂最佳匹配张力;对不同跨距参数的接触悬挂进行风致位移对比分析,对照强侧风条件下的弓网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得出缩小跨距至45m以下确保安全、悬挂组合JTMH95+CTS150抗风性能较好等结论;对接触悬挂和支持结构进行风致应力响应分析,得出接触网防风薄弱点为接触线和承力索、吊弦、套管双耳、承力索座、定位器支座及定位线夹等零部件。  相似文献   

16.
强风地区接触网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兰新线强风地区某段接触网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单个锚段的支持结构与线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采用Davenport功率谱模拟了适用于接触网结构特点的风速时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获得接触网在不同平均风速下脉动风荷载作用的风振响应时程;根据特征响应点的风振响应时程,运用Budiansky-Roth准则和动态增量法分析比较接触网结构特性对接触网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兰新线百里风区的最大风速达到了74m.s-1,因此选用跨距小于50m、承力索张力大于15kN的接触网结构较为适宜;通过适当增加承力索张力、减小接触网跨距和降低接触导线高度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接触网结构的抗风稳定性,而增加吊线数对提高接触网动力稳定性的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17.
张驰 《中国铁路》2000,(9):34-35
回顾了人工架设接触网线索和进口小张力架线车架设接触网存在的弊端,阐述了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研制和应用国产化接触网全张力架线车组的必要性,以及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架设施工中,采用自动控制线索全张力架设承力索、导线,以确保接触网悬挂质量,确保运行机车的良好取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7日16:02奥地利联邦铁路的1216050-5机车在5月份开通的德国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新建线路上创造了357km/h的机车速度新世界纪录。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线采用AC15kV162/3Hz电流制的Re330型接触网络结构。虽然在这期间电动车组达到了更高的速度,1988年德国ICE-V试验电动车组达到了406.9km/h的速度,1990年法国TGV-大西洋线动车组达到了515.3km/h的速度,但这里创造的纪录是指一般牵引负荷的机车的速度纪录。1955年3月28和29日法国2台不同的直接由直流接触导线供电牵引的机车,在波尔多-D a x线牵引3辆车达到了331km/h的速度,其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气化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既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工程,是在保证铁路运输及行车安全的首要的前提下进行电气化改造施工。轨道车立杆和架线等作业施工是利用铁路运行天窗封闭点进行,每天只有有限的施工时间,如果将封闭点内的施工作业项目放在封闭点外进行作业,则可以减少施工封闭点的需求,加快接触网施工进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巴西圣保罗是世界第4大城市,1995年规划的地铁路网134km,后修订计划要在2010年达到140km。目前,圣保罗地铁长58.6km,有52座车站,4条线路,工作日的客运量超过210万。当前正在建设28.4km的地铁和25个车站,估计费用28.5亿美元,希望4号和5号线至少每天吸引100万乘客。圣保罗每年扩建地铁约2km,州政府要求加快建设,达到每年新建地铁8~10km的速度,最主要是要把常规铁路地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