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舵的横向、纵向、重向位置变化及舵距舰尾板的距离对舵的空泡,舵效及操纵性有什么影响?本文通过桨舵配合水筒试验、自航模试验、约束模试验及实船试验作了详细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舰的设计以及对该舰实船耐波性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设计之初即充分重视耐波性,并采用性能一体化方法,将耐波性设计贯穿于总体设计的全过程这一设计思想的意义与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一套模型桨和4只几何相似的舵球相互组合的试验,探讨了不同的桨、舵球间距和舵球尺度对螺旋桨敞水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桨、舵球间距的变化对螺旋桨敞水效率的影响是明显的。在舵上安装舵球后一般可使螺旋桨的敞水效率提高3%~5%。若舵球位置安装适当,可使原有的毂涡消失,考虑到螺旋桨后带舵时,它的敞水效率将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船模自航试验数据分析时,应考虑舵对螺旋桨敞水效率带来的影响而给予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4.
潜艇方向舵舵轴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潜艇舵传动装置仿真试验样机,利用简支梁、三弯矩方程和有限元方法对舵轴系统进行了建模、计算及数值分析,为使潜艇舵轴各部件尺寸更趋合理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航模试验方法,对普通舵,贝克舵和多功能特殊贝克舵进行对比性操纵试验研究,并对多功能特殊贝克舵的一些特殊功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特殊贝克舵的回转性能和应舵性能良好,其他特殊操纵性能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转首惯性对改向避让效果影响的作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航向试验资料及操纵性指数K,T计算了船舶开始用舵至转向达到新航向时船舶前进的纵向距离及横向距离,进而提出了求转首惯性对改向避让效果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7.
实船试验证明:襟翼舵能显著地改善船舶的操纵性。本文根据对实船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介绍了襟翼舵的流体动力特性、设计特点和主要参数的选择;通过对常用的齿轮传动方式的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拨叉式传动机构,进而讨论了齿轮式和拨叉式两种襟翼舵的受力分析和转舵力矩的计算方法。文中的图谱和数据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著  赵应龙  杨雪 《船舶力学》2023,(1):144-152
针对舰用橡胶隔振器设计过程中橡胶材料超弹性力学参数匮乏的问题,本文结合弹性力学、超弹性体材料本构模型等相关理论,开展舰用隔振橡胶材料的三种拉伸试验;通过对九种常用本构模型综合拟合分析,选择Yeoh模型作为舰用隔振橡胶材料本构模型;对舰用隔振器进行静态仿真分析和静态试验,验证了所建本构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舰用隔振橡胶材料超弹性力学特性分析、舰用隔振器设计计算等研究提供材料数据和方法思路,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MD3舵三分力仪是为测定船模舵力的三个分量(法向力、切向力和舵杆力矩)而设计的,它主要用于无线电遥控自航模型试验,但同样适用于单独舵和拘束模型船后舵情况。 对NACA0018舵拖曳水池敞水试验和一艘货船模型操纵试验结果表明,仪器的性能是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0.
R22T与CAD     
吴永昌  徐溱安 《船舶》1996,(4):55-57
R22T是我国为泰国海军设计建造的综合运输补给舰。本文介绍了R22T设计中CAD的应用和体会。无论在该舰投标设计阶段,还是在中标后的技术设计阶段,采用计算机处理的设计计算、绘图和技术文件占整个工作量的90%以上,并实现了技术设计图纸信息向工厂施工设计的盘片传递。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舰船在机动情况时舵角反馈信号对航向精度的提高以及对横漂速度的估计作用,结合舰船的运动模型和航向角H与舵角β的关系模型,考虑横漂速度对舰位的影响,引入舵角反馈信息,建立了有舵角反馈信息参与的kal-man滤波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将有/无舵角信息参与的kalman滤波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有舵角信息参与的kal-man滤波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武器发射时将产生高温,高压,碎片及有毒物质它们对舰上设备和人员将构成在此,在舰总体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一特殊的物理现象。本文叙述了国内外进行武器发射试验的大致情况,并就其试验结果用于指导舰总体防护及安全界设计进行了论述,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揭示了安全射界设计与试验结果的内在联系,从而在保证舰上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条件下,求得武器噢 范围最大,增强舰艇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套具有主动式鳍的减摇系统正在被美国海岸警卫队270ft长、具有中等自持力的舰所采用。这套系统是利用横摇方向上单自由度(1-DOF)模型设计的。它的控制部分被设计成为与首向自动驾驶仪部分分开进行工作。舵的影响力和其产生显著横摇力矩的能力,以及横摇运动在其他自由度上的交叉耦合一起均被忽略。利用一个三自由度模型研究舵对船的横摇运动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统的PID自动舵很难有效控制船舶航向,本文提出一种模糊自整定PD参数自动舵。在线实时调整PD参数控制实船模型。经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得到了较之PID自动舵和模糊控制自动舵更好的控制效果,既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也有较快的响应时间,鲁棒性也明显提高,这验证了该自动舵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舵减横摇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舵减横摇的基本原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以及船帮实船的舵减横摇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舵机速度为10/s在在情况下,舵减横摇的减摇效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船用燃气轮机GT1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雪友  赵友生 《船舶工程》1997,(1):45-47,44
GT1000船用燃气轮机由航空SPEY MK202双思子内外涵合加力涡扇发动机派生而来,本文详细描述了SPEYMK202发动机的船用化改装和BT1000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气动,结构设计,零部件强度和系统布置等,也给出了GT1000整机的性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朱军  王波 《中国造船》1999,(2):21-26
通过连杆襟翼舵的敞水试验,比较其与普通航的水动力性能,得到其参数对水动力影响,间接地分析了连杆襟翼舵与齿轮传动襟翼舵的水动力性能。为连杆襟翼舵的设计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X舵潜艇等效舵角转换装置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X舵潜艇人工操舵不直观这一现象,提出了等效舵角转换设计思想,给出了X舵与十字舵等效舵角转换数学模型,并对X舵潜艇等效舵角转换装置进行了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9.
琼.保.琼斯号舰主桅杆结构和桅杆上天线的模态试验是一项大型工程的一部分,即精确地确定所建造桅杆/天线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它在振动与水下爆炸冲击环境下的适存性,以前对DDG-51级舰进行了桅杆和天线的数学分析,估算了冲击试验下的加速度响应水平,计算表明某些部位的响应超标。而现在提供的模态试验结果则进一步提供了包括结构模态振型频率和阻尼的动响应特性。用以表示船舶结构柔性的试验数据包括支承桅杆的甲板舱。另外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扭曲舵的抗空化效果,在前期完成扭曲舵设计及实船换装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在国内开展了扭曲舵和普通舵的空化实船观测对比试验,对两种舵在设计航速和最大航速下固定舵角工况和直航自动舵工况的空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航速工况下,扭曲舵的舵面空化起始舵角可提高10°左右,可以消除舰船常用航行状态下舵面的空化问题;在高航速大舵角工况时,扭曲舵的空化面积远小于常规舵;在扭曲舵优化的基础上,防腐蚀电极新型安装结构和舵下端导流罩可以有效解决防腐蚀电极和舵下端面的空化问题.通过扭曲舵空泡观测实船试验,证明了扭曲舵具有良好的抗空化性能,为抑制水面舰船舵空化剥蚀、降低船尾振动噪声提供了有效途径,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