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艇部队历来是我国海军建设的重点,从海军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到上世纪80年代初鼎盛时期,人民海军已拥有包括“明”级、“宋”级、“汉”级和“夏”级等各型常规潜艇、核潜艇近120艘(其中95%属于常规潜艇,可见常规潜艇对我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重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役的各型常规潜艇已不  相似文献   

2.
“阿穆尔”级常规潜艇是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船舶设计局在其早年研制的“基洛”(Kilo)级多用途常规潜艇上发展出来的,是一型能在中近海域和浅水海区执行众多任务的新一代多用途常规潜艇。“阿戈斯塔”90B级常规潜艇是法国造舰局在“阿戈斯塔”70级常规潜艇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可以说该级艇综合吸收了“阿戈斯塔”70级常规潜艇的所有优点,采用了法国许多最先进的造艇技术,是代表西方常规潜艇最高水平的一级潜艇(也是让台独分子垂涎三尺,日思夜想的一型武器)。眼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购买并装备了“阿穆尔”级和“阿戈斯塔”90B级。俗话说一海容不下两“蛟”,可到底是哪一条“蛟”更利害一些呢?我们不妨在纸上让它们俩来一次决斗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我国海军所面对的海洋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较适宜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但却昂贵的东西。在我国海军潜艇中,核潜艇风头最劲,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常规动力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在我国海军武库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90年代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罗斯采购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我国常规潜艇的战力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对我国常规潜艇发展历程加以回顾。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常规潜艇如何发展,这是人们极其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以简述常规潜艇的特点和在未来海战中的地位为导言提出了21世纪我国常规潜艇发展的思路设想,论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体综合优化设计概念。以及21世纪我国常规潜艇总体研究设计的基本点,总目标和应探讨应用的先进技术。可供我国潜艇研究设计部门作为拟定“十五”国防预研课题的型号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俄罗斯于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的“基洛”级潜艇在过去20年时间内一直都是世界常规潜艇中当之无愧的“明星”。然而近年来,随着瑞典A19型“哥得兰”级、德国U212A/U214级、法国和西班牙“蚰鱼”级、荷兰“海鳝”级、俄罗斯“拉达”级AIP(不依赖空气推进技术)潜艇的问世及趋向成熟,昔日风光无限的“基洛”级潜艇已经受到巨大的挑战,不仅不再具有多少优势,甚至不得不让出“明星”的宝座。我海军现阶段正在组建一支以“基洛”级为核心的先进常规潜艇部队,但面对“拉达”级的出现,特别是我周边多个国家海军已经建成或正在设计建造AIP潜艇,我们下一步该怎样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林一平 《航海》1998,(6):26-26
常规潜艇和核动力潜艇各有所长和短处,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它们的优势,这是许多国家海军梦寐以求的,也是潜艇专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众多的集成方案中,英国宇航赛玛公司的“梭子鱼”设计方案脱颖而出,颇具特色。 通常,“柴-电”常规潜艇具有造价低、用途广、使用灵活、适宜浅水作战的优点和长处。但它续航力短,吨位不大,适航性欠佳,所携带的武器装备数量有限。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外界对俄罗斯海军第4代常规动力潜艇677工程“拉达”级(出口型称为“阿穆尔”级)始终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2004年10月28日,“拉达”级潜艇的首制艇“圣彼得堡”号在位于圣彼得堡的海军,上将造船厂下水,从而揭开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面纱。下水仪式之后,“圣彼得堡”号潜艇随即在芬兰湾进行了首次潜水试验。根据计划,该艇在完成各项测试后将于2005年下半年正式加入俄罗斯海军服役。尽管“拉达”级姗姗来迟,但它开启了俄罗斯常规潜艇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海军舰队中,除了一艘“海豚”号常规动力试验潜艇外,其庞大的作战潜艇队伍均为核动力潜艇。事实上,美国海军自上个世纪5O年代后期就关闭了常规潜艇生产线,80年代末期随着最后一级常规潜艇“长颌须鱼”级的退役,其潜艇就全部实现了核动力化。美国海军不装备常规潜艇既有战略方面的原因,也有出于技术和战术方面的考虑。随着AIP系统(不依赖空气的动力系统)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常规潜艇将逐渐复苏,但美国海军还会装备常规潜艇吗?  相似文献   

9.
进入2013年后,有关中国将从俄罗斯再次引进一系列海空装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国外更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这次装备的引进包括24架量产型苏一35多用途战斗机和4艘最新一代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总值估计将会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近十年间中、俄最大的一笔军事贸易。这其中的“拉达”级是俄罗斯继“基洛”级(俄方称为636型)后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将用于取代“基洛”级而成为未来俄海军常规潜艇的主力,同时也将在其基础上推出多种外销型,继续巩固和扩展目前“基洛”级所打下的世界常规潜艇出口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俄制常规潜艇对欧洲第四代常规潜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13年后,有关中国将从俄罗斯再次引进一系列海空装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国外更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这次装备的引进包括24架量产型苏-35多用途战斗机和4艘最新一代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总值估计将会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近十年间中、俄最大的一笔军事贸易。这其中的“拉达”级是俄罗斯继“基洛”级(俄方称为636型)后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将用于取代“基洛”级而成为未来俄海军常规潜艇的主力,同时也将在其基础上推出多种外销型,继续巩固和扩展目前“基洛”级所打下的世界常规潜艇出口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俄制常规潜艇对欧洲第四代常规潜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台湾当局为达到“以武拒统”的目的,不断扩充军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台大量外购各种军事装备,其中包括1988年向荷兰购买的2艘“旗鱼”级的改进型潜艇,分别命名为“海龙”号(弦号793)和“海虎”号(弦号794)。它们是当今台湾海军中最主要的水下作战力量。中国大陆在潜艇的研制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不仅生产了一批常规潜艇,还自行研制了攻击型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90年代后,自行生产了新型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常规潜艇;同时,据国内媒体援引外电报道,中国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洛”级潜艇,从而使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水下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本文拟对“基洛”级636型潜艇和“海龙”级潜艇在性能方面作一详细的分析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有问必答□ 山东青岛读者许志清:我看到一些资料上讲潜艇要进行消磁,这是为什么?又是如何消磁的呢?■ 答:关于中国海军常规潜艇的型号,“大虾”也没有确切信息。不过根据外刊报道,中国海军目前拥有R级(含改进型R级)、“明”级(13艘)、“宋”级、“基洛”级(4艘)等4型常规潜艇。□ 安徽怀远读者邵啸:我想了解一下中国海军有哪几型常规潜艇?■ 答:潜艇消磁主要是为了提高生存力。这是因为潜艇及其设备大部分是由钢材制造的,长期在地球磁场作用下就会形成潜艇的固定磁场;而当潜艇在不同的纬度区航行时,又会受地球磁场的作用产生感应磁场。潜…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年底,澳大利亚国防部对外发布消息称,将对皇家海军的“科林斯”级常规潜艇进行重大能力升级,现役潜艇将装备全新的战术作战系统,并采用新的重型鱼雷作为武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4日,韩国海军第3艘“孙元一”级AIP潜艇“安重根”(Ahn Jung-geun,舷号SS-075)号在蔚山现代重工造船厂正式下水。至此,韩国海军订购的首批三艘214型常规潜艇已全部下水。其实,半年前的2007年12月28日,“孙元一”级首艇“孙元一”号就已正式服役,摘得了亚洲第一艘实战型AIP潜艇的桂冠。  相似文献   

15.
台湾“国防部长”李杰在今年5月中旬证实,台湾海军陆战队正以“力行”专案编列16亿元新台币,拟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购买8~12艘微型潜艇,供海陆特勤队渗透攻击使用。微型潜艇尽管无法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规潜艇相提并论,但它们往往具有特种作战功能或其他特殊用途,因而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及俄罗斯等大国)海军的青睐。在我国周边地区,除台湾“海军”正在加紧采购之中外,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和朝鲜,东南亚的越南以及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海军都装备有一定数量的微型潜艇。当人们谈论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潜艇状况时,这些尺寸和排水量都非常小的潜艇通常被忽略不计了,可就是这些从外形上看并不起眼的小潜艇,战时很可能“四两拨千斤”,非对称地战胜大型战舰,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船电技术》2009,29(10):57-57
亚洲地区的水下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不仅各国装备的潜艇数量直线上升,而且性能越来越先进。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规划,新下水的16SS型潜艇将用于填补现役“亲潮”级潜艇和今年开始研制的“新世代高科技潜艇”之间的“空挡”,在2030年使整个日本潜艇群实现“准核潜艇化”,继续保持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水下军备竞赛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AIP方案--现代常规潜艇动力推进系统配置选择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国才 《船电技术》2003,23(5):15-19
常规柴电潜艇因受其传统推进技术的限制,已难于满足现代海军对其提出的更远续航力和更安静运行状态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开发新型常规潜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已成为提高和完善常规潜艇战术使命的必然趋势,现代的AIP系统的初期投资虽然将整个潜艇的总费用增加了15—30%,但其续航能力却提高了5—10倍。  相似文献   

18.
王云鹤 《国外舰船工程》2002,(B05):96-96,F003
尽管东西方对抗已经过去,但过去10年里,许多国家海军发展常规潜艇的兴趣一直未减退。常规潜艇不仅意味着“把艇沉下去”,广泛用于其他作战和侦察任务,还可用于隐藏作战和牵制潜在对手。试图给出今后10年潜艇发展领域最有可能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李振冲  韩庆等 《航海》1997,(4):18-19
U212型潜艇是德国在U209型潜艇问世后,并在世界军火市场畅销时即开始论证、设计和生产的新一代常规动力型潜艇。针对当前反潜兵力、兵器的发展及今后潜艇所担负的任务而设计,U212型潜艇的设计论证指标是:“先敌发现并判明目标”,“在敌未意识到攻击的距离上发起攻击”。为满足上述要求,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潘基松 《船电技术》2016,36(10):55-57
本文从未来常规潜艇作战需求出发,提出必须发展新型动力系统,以满足全程水下、隐蔽作战需要的观点;分析了燃料电池的先进性,得出燃料电池是常规潜艇AIP最佳的动力方案;介绍燃料电池在国外常规潜艇的应用情况及我国潜艇用燃料电池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燃料电池技术有关科研单位应当继续跟踪世界燃料电池技术并加强研究、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及时推进燃料电池实艇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