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最初来源于军事需求。为了实现战场夜间闭灯驾驶,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满足战场上夜间快速隐蔽运输的需要,增强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觉强度,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夜间安全行车视觉增强装置应运而生。例如,美军研制成功的驾驶员视觉增强器——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红外影像仪,能够提高陆军战术轮式车辆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2.
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路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尤其是恶性交通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研究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为汽车提供安全辅助驾驶功能,从而为减少常规车辆因驾驶员主观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提供智能技术保障。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供更安全的辅助驾驶系统,采用NFC识别技术,将车辆与道钉相结合,建立可以实时反馈路况深度学习辅助驾驶系统,从而确定车辆与道钉交互识别、参与辅助更正实时路线以及实时检测道路口的车流量的可行性。研究结论为辅助驾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完成高精度车道检测任务的效率,对我国的辅助驾驶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研究行驶环境感知和信息融合、驾驶员特性和安全距离模型、车辆运动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试验平台和试验样车,实现了行车前撞预警、安全车距保持、智能车道保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关试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基于ITS的汽车主动安全辅助技术的研究以及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系统信息感知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汽车驾驶安全日渐重要.围绕人-车-路系统中的人和路开发车载汽车安全驾驶支持系统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智能运输系统的交通安全研究中,与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信息感知技术研究主要有:车辆状况检测、交通环境的检测、非常规条件下驾驶员视觉增强和对驾驶员的检测等.文中将对上述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技术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6.
张谊 《轿车情报》2011,(7):248-249
说到车辆的安全技术,无非就是在主被动安全系统,以及更好的预防设备上下功夫。奔驰在这次安全沙龙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尚处于概念阶段,或在短期内可企及的技术进步。更好地辅助就变,提高驾驶安全性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关心事物更多会将目光集中在当下触手可及的内容之上。奔驰也深深了解这些。所以在沙龙的过程中,着重介绍的就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梅赛德斯一奔驰多款车型中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自动确定阈值,从背景中抽取出前车尾灯,并根据HSV颜色空间的颜色阈值剔除非尾灯目标,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图像分为跟踪区域和检测区域,在两个区域内分别进行尾灯配对,根据尾灯对之间特征相似性的比较,剔除误检的车辆;跟踪区域中漏检的车辆,根据前一帧检测的车辆位置和正确抽取的尾灯来估计,以实现车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检测夜间前方车辆,有效降低漏检率和误检率。  相似文献   

8.
夜间驾驶车辆,视野不好,能见度差,驾驶员易疲劳,甚至打磕睡等,是各种事故在夜间多发的重要原因。本文粗浅试谈如何在夜间安全驾驶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高速发展与追求高效的当今社会,保证货运车辆行驶安全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前给出提示预警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组成货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司机驾驶行为预警系统DMS的组成以及关键技术。其次,定义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能够预警的危险类型;通过整合ADAS、DMS系统获取的数据及视频结合主动安全预警算法,最终生成风险等级对应不同等级提醒驾驶员改正危险驾驶行为。最后阐述对货运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价值总结以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钟康宁 《时代汽车》2023,(2):190-192
交通安全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具有着较大的影响。因为夜间汽车行驶容易导致驾驶人员疲劳、夜间行车能见度较低等因素,当前的夜间汽车安全行驶问题相对较为严重。本论文针对此方面展开了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驾驶人员如何保障车辆安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驾驶行为对车辆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驾驶行为对车辆燃料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收集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定义驾驶行为的概念,系统地综述驾驶行为对车辆燃料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及节油辅助驾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开展该项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进展。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包括车道偏离预警与保持、前方车辆探测及安全车距保持、行人检测、驾驶员行为监测、车辆运动控制与通讯等。分析了各种传感器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单一传感器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应结合激光雷达技术解决图像模糊问题,利用红外传感器增强机器视觉识别的可靠性,未来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应该采取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结合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具有深度测量精确的特点,将极大的推动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排除故障的诊断方式,介绍一种可视化售后诊断平台。该平台基于Vehicle Spy3软件搭建,通过车载诊断OBDII(On Board Diagnostics,车载诊断系统)接口与车辆建立通信,通过诊断服务指令获取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内部寄存的故障诊断信息及车辆基本信息,同时提供必要的维修建议,使维修人员快速高效地定位问题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4.
车辆智能化及无人驾驶技术是智能交通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国防科技大学从1987年起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先后成功研制多代无人驾驶平台。面向高速公路环境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始于2006年,并于2011年7月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长距离高速无人驾驶实验,全程286公里,用时约3个半小时,自主超车60余次,人工干预里程小于1%。此外,在车辆辅助驾驶应用领域,国防科技大学也拥有碰撞预警、自主泊车、驾驶人身份鉴别、车道跑偏告警等原理样机。  相似文献   

15.
驾驶辅助系统(DAS):多种传感器数据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的驾驶辅助系统(DAS)技术通过“传感器数据融合”,把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传感器数据结合起来,形成更全面的有关道路状况的报告,从而让车辆和道路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东风风神AX7集成主动安全系统的量产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技术积累,在此系统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在纵向动力学控制上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FS ACC)、自动紧急制动辅助系统(AEB)和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W);通过扩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主动转向功能,开发了车道中线保持系统(L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实现带有转向干预的全速域高速公路半自动驾驶系统。对车辆行驶采取了综合控制,初步实现集成主动动力调节、主动制动和主动转向的集成底盘控制;所有的零部件、总成和系统都已经实现量产,基于城市高架及高速公路也进行了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方案能解决低成本车辆实现高速公路半自动驾驶的技术难题,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陈慧 《汽车与配件》2009,(27):14-16
转向系统的电子化为先进安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和自主驾驶车辆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有效的转向执行机构,是汽车集成控制系统与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汪凯 《汽车运用》2009,(8):33-33
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是当前国际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利用机器视觉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驾驶员周围环境状态实时通报,并在本车可能发生潜在危险时及时警示驾驶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加和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交通事故不仅直接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汽车导购》2013,(11):127-127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创新的车辆安全、舒适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涵盖主动安全、被动安全、驾驶员辅助和助力器在内的四大业务领域。在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基础上推出了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03,(29):17-21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照明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照明方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车灯个性化以及多功能性的要求。当你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时行车,辅助驾驶灯能带给你更多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辅助驾驶灯的照明有助于提高路面的能见度,缓解驾驶的紧张与疲劳,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 辅助驾驶灯在国外的使用已相当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