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已知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5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79.45%)。其中30例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囊性变或腺瘤样增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6例(8.82%),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30-50岁,均为查体发现。7例恶性肿瘤B超均为低回声实性单结节,6例扫描冷结节。其余病例分别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舌管囊肿、桥本氏病。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例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多数。B超为低回声实性单发结节且扫描为冷结节者恶性可能性大。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病例,临床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以减少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四例聚合性痤疮,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17~23岁。临床表现其型,包括粉刺、结节、脓肿、溃疡、穿通性窦道和毁形性瘢痕。三例分离出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本文简短讨论了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癌结节的起源、数目及其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7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Logistic回归法、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探讨癌结节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7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癌结节阳性者91例(33.6%),N分期、肿瘤位置及组织学类型是癌结节存在的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是影响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阳性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癌结节阴性患者(26.0%vs. 90.0%,P<0.01),癌结节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癌结节患者的2.215倍(95%CI:1.560~3.146,P<0.05);癌结节数目是影响癌结节阳性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癌结节阳性的患者中,癌结节数目>2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2患者的2.051倍(95%CI:1.191~3.531,P<0.05)。结论癌结节的形成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癌结节是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癌结节数目超过2个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引流量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hronicsubduralhematoma ,CS DH)是中老年患者轻微颅脑损伤后最为常见的颅内病变。虽然CSDH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但钻孔闭式引流术已成为神经外科医生普遍采用的方法。我们对CSDH患者术后引流量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本院神经外科资料完整的CSDH患者 15 2例。其中男 138例 ,女 14例 ,年龄 36~ 82岁 ,平均 6 2 .3岁。 5 0~ 6 5岁者 12 6例占 83% ;双侧CSDH者 2 3例。 15 2例CSDH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  相似文献   

5.
<正> 胃癌以消化道外表现就诊者少见。而以孤立皮肤转移灶为首发症状就诊者更属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32岁,于1991年8月30日因左腹壁皮肤小结节4月、切除1月、切除局部形成硬结半月“来  相似文献   

6.
胫骨粗隆骨骺炎就是胫骨结节生长紊乱,是一种引起痛、肿、触痛的疾病,髌韧带索拉胫骨结节可以解释这种症状。发现髌下布带也能有效地治疗髌股紊乱病,对这种情况也是有益的。17例患者,24个膝关节治疗成功率达79.1%,这种方法患者接受率高,特别是双侧患者。常规方法固定,主要使膝关节不能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 毛母质瘤(Pilomatrixoma)也称钙化上皮瘤,据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这种肿瘤多为单发,多发者实属少见.在临床上遇见1例多发性毛母质瘤,特报告如下:患者:奚某,女,23岁,以“发现右前臂及左膝外侧痛性结节半年之主诉,于88年2月22日就诊于我院.半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其右前臂及左膝关节外侧有两处黑色痛性结节,当时体检内科情况正常,仅在  相似文献   

8.
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桡骨茎实腱鞘炎及屈指(趾)肌腱鞘炎等。作者应用带刃针闭合性手术治疗该病128例,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工一般资料治疗组:本组128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幻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岁,其中以50岁左右女性多见;病程最短则,最长8年;单间拇指屈肌出路炎82例,双侧拇指屈肌出鞘炎24例,柏骨茎突问格失9例,多指区辅炎6例,足趾肌出带炎7例.以弥响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者88例;以疼痛、活动受报为主要临床表现着34例,其它6例。理方、封闭等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者5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99mTc -MIBI三相显像对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将 1 5 0例受检者分甲状腺癌 ( 5 8例 )和甲状腺良性结节 ( 92例 )两组 ,以患侧 /健侧摄取比值 (UR)为定量指标 ,观察其 5min和 60min摄取比值变化。结果 甲状腺癌组动脉血流灌注异常增高占 74 1 3% ,而良性结节组仅为 31 .5 2 % ;甲状腺癌组 5min和 60minUR值分别为 1 86± 0 65和 1 63±0 49,而良性结节组分别为 0 81 3± 0 1 8和 0 82 7± 0 1 6,两组两时相UR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99mTc MIBI三相显像对甲状癌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舌猪囊虫病较为少见,国内文献曾报道过5例。现将我们见到的二例报道如下。例一:张某某,女、24岁,西安市郊区人,以上下肢,舌体多发性、无痛性结节三年余主诉就诊。感觉说话,吃饭不灵活,偶有轻度疼痛。既往身体健康,无癫痫史。体检:颜面、颈部、上下肢、胸腹皮下和口腔粘膜下有许多大小不等状似黄豆的结节。  相似文献   

11.
对106例阑尾炎患者术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进行测定,以期找到一种有助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减少临床误诊.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均为我院手术病例,其中急性阑尾炎82例,病程4~38h.慢性阑尾炎24例,病程12个月以上。男性77例,女性29例;年龄15~68岁.以20N健康人为对照.82例急性阑尾炎以病史、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作出诊断.24例慢性阑尾炎以病史及XM结肠造影诊断.于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3ml,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24例慢性阑尾炎CRP为(9.3±2.4)mg/L.82例急性阑尾炎10例误诊其CRP为(10.3±2.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的37例单节段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31~82岁,平均(57.6±11.8)岁;记录体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和出血量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情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硬膜外血肿、切口感染及术后瘫痪。37例患者中,24例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患者采用俯卧位;13例侧卧位手术患者中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 TDH)3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5例,OLF+OPLL 5例。住院时间(7.2±1.6)d,手术时长(96.5±20.0)min,出血量(41.9±10.8)mL。VAS评分由(7.0±0.9)分降低至(1.9±0.8)分;ODI由(41.7±2.1)改善至(16.1±1.7);JOA评分由(5.8±1.4)分提升至(8.6±1.4)分。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时根据压迫的类型选择不同的体位,对椎管进行充分的减压,手术方式安全微创,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7~1984年共收治的肾脏恶性肿瘤216例其中肾细胞癌120例(55.6%),占肾脏肿瘤的第一位。有82例通过手术及活组织检查得到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76例(占91.5%),颗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5例。在患者中31岁以上者占86.7%,而20岁以下者6例,其中年龄最小者为7岁(1例),值得注意。本组中75例做了肾切除术。术后随访,三年存活率为47.1%,五年存活率为32.9%,有23例存活五年以上。其中Ⅰ期17例,Ⅱ期6例。因此在今后应尽早诊断、治疗肾肿瘤,以提高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正> 声带结节是指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生长的小隆起,自觉症状有时出现严重的声音嘶哑及发声不自由、不舒适感等。作者针刺治疗16例声带结节,治疗方法原则上并用局部和全身针刺,但也有5例仅用了局部针刺治疗。全身治疗是根据不同的证侯取穴,局部是在喉头的甲状软骨下端两侧各刺一针,成人留针15分钟,小儿10分钟。成人通电3秒钟、小儿1秒钟。隔日治疗一次。在治疗中用放大6倍的硬喉头镜、多次观察声带部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定义为发病后6h内的死亡者,多数学者定为1h,也有人认为24h)。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QT间期延长综合症、WPW综合症、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正常人。其中冠心病死亡人数中约30%甚至高达65%为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急诊科15年来所抢救的125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中男67例,女5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1岁,平均65岁,≥60岁者82例,占656%。干部41例,工人34例,农民2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3例患者二维超声检出的150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弹性分级;0级为良性,ⅢⅡ级为良性,Ⅲ级为恶性。结果 1123例(15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20例,其中15个(15/20,75%)弹性分级为Ⅲ、Ⅳ级;良性103例,其中110个(110/130,84.6%)为0Ⅳ级为恶性。结果 1123例(15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20例,其中15个(15/20,75%)弹性分级为Ⅲ、Ⅳ级;良性103例,其中110个(110/130,84.6%)为0级。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15/20)、84.61%(110/130)、83.3%(125/150)。3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本组123例甲状腺结节的弹性分级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弹性分级Ⅲ级诊断恶性结节时ROC曲线下面积0.884,诊断准确性8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统计2 cm以上的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TI-RADS)3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其与性别、结节成分、对侧是否有癌、是否弥漫性回声改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TGAB)等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甲状腺超声C-TI-RADS 3类且最大直径≥2 cm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细胞病理和/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病理学信息。统计TBSⅠ类、良性、低风险肿瘤、恶性的比例,并比较性别、结节成分、对侧是否有癌、是否弥漫性回声改变、TPOAB、TGAB等临床特点在良性、低风险肿瘤、恶性三组中的比例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排除7例TBSⅠ类患者,87例结节病理明确患者中,良性72例(细胞学38例、组织学34例)、低风险肿瘤5例(细胞学2例、组织学3例)、恶性10例(PTC 8例、FTC 1例、MTC 1例)。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结节成分(囊实性/实性)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前景。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153例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RFA术的病例,收集相关资料。行RFA术后第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第1、3、6个月超声下观察结节变化,计算甲状腺结节体积改变及病灶缩小率,分析RFA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超声引导下RFA术,术后随访153例,结节最大径和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症状亦明显改善,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RFA技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确切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病人于患病早期,具有甲亢症候群,易误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此具有甲亢症候群的患者,究系何种疾病,尚应进行详细鉴别.本文所报道的21例桥本氏甲状腺毒症,均经病理证实,然临床初诊,即能正确诊断的仅2例.1 一般资料:年龄:平均36岁(12岁~60岁)。性别:均为女性.病程:平均34个月(3个月~15年).2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全部病例均甲状腺肿大伴甲亢症侯群表现。甲状腺Ⅱ°肿大19例,Ⅲ°肿大2例,弥漫,不对称,或不规则。或有结节,质韧或坚硬。无压痛或轻压痛。眼突8例占38%。精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自1995年5月至2008年8月我院行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92例,其中男62例,女30例,年龄3~73(29.66±12.38)岁;其中原发性IE82例,继发性IE 10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情况:先天性心脏病31例,瓣膜病变59例,左房黏液瘤1例。92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赘生物,并纠治瓣膜病变和心脏畸形。其中择期手术80例(87%),急诊12例(13%)。术前术后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结果原发性IE组择期手术70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4.3%);急诊手术12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25%);继发性IE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30%),术后随访时间24月,随访83例,随访率100%。均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Ⅰ级68例,Ⅱ级15例。结论早期诊断、适当的手术时机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和敏感抗生素选用是治疗IE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