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短波跳频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功能和工作环境特殊性,在基予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效能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短波跳频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了对短波跳频通信系统效能的定量评估,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制、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短波差分跳频研究的现状及其基本原理,分析了差分跳频的基本特点,对比研究了短波差分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得出了短波差分跳频具有抗跟踪干扰的绝对优势和依靠较大跳频带宽相应提高抗阻塞干扰能力结论.对我军短波跳频电台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控制器是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短波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然后研究了频率自适应跳频控制技术,最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了一种适合短波低速跳频的自适应控制器。  相似文献   

4.
航空通信跳频电台同址干扰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研究航空通信跳频电台间复杂、严重的同址干扰,建立阻塞干扰和减敏干扰的判断模型。通过对典型航空通信跳频电台间同址干扰进行计算和仿真得到其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解决跳频电台同址干扰的具体措施,为多部跳频电台同址配置时的电磁兼容问题和抗同址干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荣文  张国强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2):158-159,172
跳频通信是扩频通信的一个分支,它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性强,因而很适用于军事领域。跳频电台组网应用可以提高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提高跳频通信的可通概率与战术应用的灵活性,介绍跳频技术发展现状,着重研究跳频电台组网的原理、方法以及组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有舰艇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算法在深水中使用后,依旧出现误码率的问题,设计深水环境舰艇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算法。为保证此次设计的科学性,设定短波跳频通信通道模型构建流程。依照模型构建流程,使用相关矩阵建模法构建深水环境下的舰艇短波跳频通信模型。将构建的模型作为算法设计的基础,引用低通滤波器完成舰艇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算法的设计工作,并设定通信天线排列格式,确保设定的算法使用效果。至此,深水环境舰艇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算法设计完成。构建实验论证环节,通过与原有抗干扰算法的对比可知,此算法的误码率低于原有抗干扰算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短波差分跳频信号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波差分跳频通信跳速高、信息速率高、抗干扰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低信噪比下跳频信号的检测是短波差分跳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提高低信噪比下短波差分跳频信号的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切片瞬时四阶矩相位信息的跳频信号检测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检测性能较传统的基于瞬时相关函数的方法有明显改善,而计算量相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上超短波跳频通信最先进的技术当属美国国防军事通信技术,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各国军用领域使用广泛,该类电台目前也开始广泛用于商业、特别是在用于各财团或跨国公司,以保证信息的安全。该文阐述了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围绕超短波跳频电台系统的需求、方案设计等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给出电台的工程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马迁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2):160-161,200
分析跳频通信特点,结合我军数据链装备现状,将GMSK跳频技术作为数据链抗干扰的主要手段,并对其具体应用于进行了研究。对增强数据链抗干扰能力和提高其战斗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跳频电台的原理及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受到的影响,分析了跳频电台通信抗干扰的性能,提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跳频电台抗干扰能力的技术、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短波通信最低可用频率是确定短波通信可用频率范围的重要参量,计算该频率对提高短波跳、扩频通信效能有现实意义。简述了短波通信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短波天波传播过程中的各种损耗的计算方法,进而利用天波传播损耗公式从理论上对远距离短波通信最低可用频率进行计算。短波最低可用频率的计算有助于短波通信频段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智能化舰船短波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世禹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4):27-28,71
介绍一种智能化的综合短波通信系统,该系统由若干部软件无线电台,通过综合通信管理控制系统组成;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任一电台,完成通信任务。  相似文献   

13.
短波信道的多径效应,频率偏移,非线性干扰等因素会降低短波OFDM通信的性能。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短波信道对OFDM技术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际的短波通信实验,验证了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差分跳频抗部分频带干扰比特误码率(BER)的理论分析结果基础上,将差分跳频系统与常规快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的BER联合—切尔诺夫界进行了比较。在差分跳频采用维特比译码,且两系统均采用加权能量度量,并具有相同频谱效率的情况下,比较结果表明:在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与瑞利信道下,差分跳频的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明显优于快跳频系统。在AWGN信道下,当差分跳频的每跳传输比特数与快跳频系统的每符号比特数均为1,且BER大于10-6时,差分跳频系统达到相同BER所需的信干比(SJR)较快跳频系统低6 dB。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舰船通信系统电台种类繁多、结构庞大、操作复杂、兼容性差等诸多弊端,文章首次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舰船通信系统硬件平台,该系统能够满足短波、超短波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等通信业务,是现阶段能够实现的一种最优、最灵活的舰船通信系统,而且还可以兼容未来新体制的通信业务。因此该方案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彻底改变目前的舰船通信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能力强、带宽扩展性好等优点,因此其适应了短波通信的发展要求。但是收发两端的信号采样频率差会对通信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消除这个频率差。因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温补晶振的高稳定度信号采集器。经过试验比较发现该文设计的信号采集器可以消除由于采样频差对通信带来的影响,采集器的交互界面也可以方便快捷地观察通信的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时间信息TOD的跳频通信系统,重点分析了时间信息TOD的格式设计和作用,描述了TOD的产生原理,建立了包含TOD同步系统的跳频通信模型,设定仿真条件,在Simulink工具中,得到了预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研究对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