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船舶零航速减摇技术开展了研究.针对一艘内倾船的船型,基于纵向拍动方式设计了零航速减摇鳍,提出零航速减摇鳍的控制策略,并在拖曳水池开展了零航速减摇模型试验.通过船模试验对零航速减摇鳍及其控制策略的减摇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了零航速减摇鳍的控制规律.设计的零航速减摇鳍能够提供较大的升力,具有显著的减摇效果,在4级海况下减...  相似文献   

2.
舵机电液伺服系统零偏、零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立新 《机电设备》2005,22(2):30-32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对某舵机电液伺服系统零偏、零漂分析,给出了影响电液伺服系统零偏、零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峻峰 《中国水运》2009,(6):246-248
介绍了普及型零能耗住宅的概念,分析了零能耗住宅的现状,并从技术的角度对普及型零能耗住宅的实现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4.
升力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零航速下船舶减摇效果。为产生足够升力实现船舶在零航速下的有效减摇,提出了基于变形鳍的零航速减摇鳍设计方法。基于势流理论和旋涡作用力理论对变鳍型减摇鳍在零航速下升力进行分析,给出了升力解析表达式。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变鳍型减摇鳍进行升力数值计算。最后将Fluent计算结果与解析表达式结果对比,升力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该种升力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零航速下减摇鳍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减摇鳍是船舶应用最为广泛的主动式减摇装置,其在船舶高速航行时具有良好的降低横摇的功能。但是,当船舶航行速度较低或者零航速驻停时,减摇鳍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船舶零航速时的减摇鳍升力机制,使减摇鳍在船舶零航速下仍具有良好的减摇效果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船舶减摇鳍的升力函数模型,研究了船舶零航速时的减摇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船舶零航速下的减摇鳍系统。  相似文献   

6.
利用含磁光缺陷的零折射率超材料,可以实现电磁波的操控.当磁光缺陷发生旋磁共振时,其有效介电常数对于外加磁场的变化敏感,而零折射率超材料的透射性能也受内嵌缺陷有效介电常数调控,从而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零折射率材料透射率的调节.通过外加磁场,分别实现了对含磁光缺陷指数近零超材料和介电常数近零超材料波导透射率的有效操控,为零折射率材料中电磁场的操控,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此外,在缺陷发生旋磁共振时,零折射率材料透射性质对于外加磁场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含磁光缺陷的零折射率材料也可以用于设计高灵敏度的磁传感器.  相似文献   

7.
可调螺距螺旋桨零推力螺距敞水力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可调螺距螺旋桨零推力工况的一般概念来求解零推力螺距工况的敞水力矩特性.作图法和解析法并用,以MATLAB为工具,解得可调螺距螺旋桨零推力螺距工况时的敞水力矩系数,从而解决了可调螺距螺旋桨在推进装置推进特性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零推力螺距敞水螺旋桨特性的建模问题.文章还对本研究结果趋势拟合的合理性进行了间接检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我国卫星定位系统抗干扰接收机射频前端的调零天线阵列。基于功率倒置(PI)算法和天线原理,设计出的天线阵列实现了自适应调零天线各项指标。重点介绍了调零原理、天线阵列设计和对天线单位阵元的设计与仿真,同时介绍了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圆极化天线的科学测试方法,便于准确实现天线的指标和各单元的一致性情况。该调零阵列天线对卫星导航信息信号稳定性有特殊要求和电磁环境恶劣的场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硅微陀螺仪数字化温度补偿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温度影响陀螺零偏的机理,由温度实验得出硅微陀螺仪零偏与温度呈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零偏与温度在三个温度段内的数学表达式;设计了相应的温度补偿系统,该系统以新华龙C8051F363单片机为核心,根据实时测量的温度值经由拟合的多项式计算出各温度下的补偿值,将陀螺原始信号减去补偿值即可得到补偿后的陀螺信号.经温控实验测定,在-40℃-80℃的范围内,补偿后陀螺零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项基本被消除,且陀螺零偏减小了一个数量级,补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零航速减摇鳍具有双重工作模式,不同生力机理使其流体动力特性存在本质差异,从而导致二者对鳍型参数要求截然不同,为满足零航速模式需求,零航速减摇鳍大多选用小展弦比鳍型,但亦给常规减摇模式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展弦比、翼梢形状等因素,从双模式对鳍型参数的实际要求出发,应用线性系统理论、对抗控制原理,提出适用于零航速减摇鳍的尺寸参数估算及综合评定方法,得出不可收放式零航速减摇鳍的最佳展弦比范围,为工程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