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庆川  王巍  时绍玮  徐冬 《中国水运》2014,(3):360-363,375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始于1923年,此后随着地下水开采量不断上升,地面沉降速率也在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期,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速率都达到了峰值,过度开采地下水成为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包括地热开发,城市高大密集建筑、油气开发和软土固结等其他引发地面沉降的因素所占的影响比例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文中在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联度法、效果测度法等数学方法建立综合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理清各因素导致地面沉降所占的比例,为今后天津市的水资源配置和沉降治理提供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崔德山  陈琼 《中国水运》2006,3(1):15-16
地面沉降已经逐渐成为某些大中城市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像太原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严重地危害了城镇的正常发展.为了研究太原市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分别从有效应力原理、土层的固结状态、土层的应力-应变性状论述了抽取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并且得出土的固结和回弹过程是滞后于地下水的变化的;地面沉降漏斗中心与地下水漏斗中心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加筋土挡土墙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四种加筋土挡土墙的有限元对比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加筋土挡土墙侧向土压力、面板位移、地面沉降、基础应力、筋带拉力的变化情况,计算中采用了两种土状态非线性模型和一个土与结构物的界面状态非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地基沉降的非等时距的等维新息预测模型。采用胶州湾底海岸吹填区的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并与普通GM(1,1)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计算精度均高于普通GM(1,1)模型,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的误差较小。本研究成果对类似的吹填区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在各类工程实践中相对比较常见,甚至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使其出现裂缝、坍塌等问题。无论工程设计人员,还是一线施工人员都要结合工程实际,对土体结构和地面沉降机理具备清晰的认识,参照土体力学指标对沉降量予以计算,保证施工安全。文章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分析地面沉降形成机理,预测沉降量,针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于超深基坑且周边环境复杂的项目,一般都会进行群井抽水试验以获得水位与沉降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并运用到后期基坑降水设计中有关地面沉降预测中。本文利用实测水位及沉降数据,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识别验证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能较好的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可供从事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人员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钟泽文 《珠江水运》2022,(1):110-111
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降落并形成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开裂、地下水污染等严重后果,该篇文章从地表水替代地下水、高效节水、回灌地下水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方案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综述我国及全球海平面变化情况,论述海平面变化和地面沉降对港口建设的影响,对港口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地质构造及地层沉积影响,实际地层分布并非完全水平。以软土下卧倾斜硬层基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基坑土体非对称有限元模型,开展倾斜硬层斜面倾角、斜面与支挡结构距离对基坑变形及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斜面倾角、斜面与支挡结构距离对基坑变形规律及安全系数存在显著影响。2)倾斜硬层造成基坑两侧软土不对称分布。土层厚度越小支挡结构受到的约束作用越大,该侧坑底隆起量、支挡结构变形、坑外地面沉降都小于土层厚度大的一侧。  相似文献   

10.
重力式码头后方构筑物周边地面沉降过大,将影响码头的正常使用。结合工程实践,对出现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遥感—数学—模型相融合的方法建立浅层地下水推断模型。该模型克服以往勘察方法费用高、效率差、周期长的不足,从未知出发,由面到点,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经实地考察验证,模型精度较高,效率较快,具有一定实用性,不仅可以宏观、快速、高效地确定浅层地下水的分布和范围,而且可以降低费用,缩短周期,为进一步找水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e modeling studies (MONERIS) was to estimate annual source apportioned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emissions into the Vistula and Oder basins in 1995-2008, thu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Poland, characterized by changes in both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handling of point source pollution. N and P emissions into both basins showed declining tendencies. Between the sub-periods 1995-2002 and 2003-2008, the overall N emission into the Vistula and Oder basins decreased by 16-17% (i.e. by ca. 26,900 tons in the Vistula and by ca. 18,000 tons in the Oder basin); P emission declined by 23% in the Vistula and by 32% in the Oder basins (i.e. by ca. 3400 tons in the Vistula and by ca. 2200 tons in the Oder basin).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N and P emission into the Vistula and Oder basins, as well as the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of N and P pathways (particularly: overland flow, tile drainage, groundwater,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showed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asins. Natural (type of bedrock, soil type, lake area) and anthropogenic (regionally and temporarily different type and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activity, spatially different structural changes i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regionally and temporarily different investment in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s) factors were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re extensive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 1995-2008, 70% of N emission into both river basins was via groundwater and tile drainage, with the former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stula basin, and the latter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Oder basin; contribution of N emission from point sources was comparable in both rivers and it reached 11-12%. In 1995-2008, point sources, erosion, overland flow, and urban systems were found the most important P pathways in both basins, with a higher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of point sources in the Oder basin.  相似文献   

13.
真空预压中地下水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析真空预压中地下水位变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在土水势概念的基础上,以工程应用为目的,定义了地下水位。从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机理出发,分析了不同水流边界和不同渗透性的地基土在真空预压处理中地下水位变化的可能情况。通过分析指出,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不可能下降,地下水位不变和上升是可能的;认为真空预压兼有降水预压的双重效果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理。最后探讨了真空预压中地下水位的量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改电渗法单独应用的传统,提出电渗法与井点降水相结合共同降低地下水位,同时与强夯法相结合共同进行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案。通过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现场观测发现,电渗降水比井点降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和孔隙水压力下降速度更快;原位试验表明,电渗降水联合强夯法共同进行地基处理可显著提高地基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开发了适合内河航道的曲线拟合坐标系下的船舶航行操纵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其中水流数学模型采用贴体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采用比较流行的"组合型"水动力模型。在实船和船模在静水条件及均匀流条件下的航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复杂流态河段船舶航行操纵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该船舶数模基本能够模拟船舶在复杂流态下的航行操纵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船舶交通流量特性的基础上,以船舶交通流量控制为最终目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以长江口深水航道的交通流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模拟分析。预测结果与实测加权数据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对船舶交通量的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荆江河段岸坡渗流破坏情况,结合破坏案例分析岸坡渗流破坏原因,确定岸坡渗流破坏主要影响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和降水因素。荆江河段岸坡地质结构主要分为3类,即单一砂性土地质结构、上黏性土下砂性土双层地质结构以及由黏性土和砂性土组成的互层、夹层等结构土体。荆江河段地下水和江水补给关系复杂——汛期江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三峡蓄水后,汛后退水速度进一步加快,地下水和江水之间的渗流坡降进一步增加。荆江河段强降水天气分布出现频次和范围仍较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高滩守护工程区域岸坡渗流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丁坝对水流进行控制是航道整治中常用的工程措施,丁坝附近水流呈强紊动特性,大涡模拟相对于基于雷诺方程的时均模型对涡旋有较强的捕捉能力。在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将大涡模拟中的亚格子应力模型(SGS模型)引入河道水流平面二维数学模型中,通过盒式滤波函数将控制方程进行滤波,大尺度量通过控制方程直接求解,小尺度量借助Smagorinsky提出的亚格子尺度应力模型进行求解。采用空间等步长的正方形网格和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法对其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将模型初步应用于非淹没丁坝绕流的数值模拟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湍流旋涡的捕捉和水深计算较为合理,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组,其中动量方程的雷诺应力项用雷诺应力(RAM)模型求解,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90°等宽明渠交汇口6种流量比的二维水流运动。通过将数值模拟的分离区尺寸与试验资料进行比较,发现用RAM模型模拟在小流量比流动精度较高,建议采用采用混合湍流模型:当流量比小于0.583取RAM模型计算值,否则取H-L模型计算,并绘制了分离区长度、宽度与流量比关系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升耙吸挖泥船施工效率、全面发挥耙吸挖泥船产能,以耙吸挖泥船装舱作业过程中的最大产量为优化目标、泥泵汽蚀余量和管路临界流速为约束条件,以施工人员最为熟知和方便控制的流量为优化变量,建立了耙吸挖泥船装舱作业最大产量对应流量(称为最佳流量)的计算模型,旨在面向耙吸挖泥船装舱作业拓展挖泥船施工优化理论和方法。对比分析了模型的优化计算结果和实际施工数据,吻合良好,说明模型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另外,模型计算所需变量容易采集,优化计算结果(控制目标,流量)明确,施工人员对流量的控制操纵熟悉便捷。模型不仅能为施工设计和疏浚作业提供参考,而且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