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城市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而港口已日益成为港口城市的核心资源优势,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对港口城市而言,如何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实现港城互动协调发展,对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甚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以宁波北仑港为例分析了港口和城市通过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港口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港区一体化发展以及改善港口通过环境等方式促进港城协调发展,以实现"港兴城兴,港荣城荣"。  相似文献   

2.
<正>港口是莆田市最大的优势,也是振兴莆田经济最大的潜力所在。由于长期以来开发力度和经济总量等诸多方面原因,我市港口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发热潮的掀起,"把莆田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港口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为我市港口经济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崔勋 《中国水运》2003,(11):13-14
自1996年九江被定格在" 京九" 铁路与长江两条大脉的交点后,京九合 九、武九交汇的铁路枢纽优势明显冲击着原有" 港口城市" 的定位。以" 港口城市" 还是" 铁路枢纽城市" 为发展方向众说不一,这种模糊认识影 响着港口的发展和九江对外开放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     
《港口科技》2013,(5):48-49
天津港调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打造花园式港口一直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天津港,结合港口布局调整、"北煤南移"等与环保息息相关的重大举措,今年将斥资2000余万元启动绿化工程,建设"花园式港口"。天津港作为天津市对外开放的门户,具有北方第一综合大港的形象。因此,港区的环境质量是衡量港口国际化、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更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将我国港口城市与沿线国家临海港口城市通过海上大通道连接起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和"走出去"发展战略为我国港口国际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形成了名义集装箱居世界前两位的全球码头运营商和一批国际码头运营商.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港口大国,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前10大港口中我国占据7位.面对国内经贸发展新常态,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港口业积极推行港口资源整合、发展内陆无水港、完善集疏运系统,极大促进了港口国内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和推动广州绿色港口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并分析推动路径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有助于广州城市战略的实现,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一流港口港口作为区域间、国家间经济交流的关键节点,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港口和城市不断融合深化,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坚持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7.
现代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对港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一直辐射到港口的腹地城市。中国港口经济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9月3日,由中国港口协会主办、中国港口杂志社和时代地产珠海公司共同承办的"2013中国港口城市经济研讨会"在美丽的滨海城市珠海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机遇发展、优化布局、自然和谐",十多位港口经济城市发展专家学者,以港口城市经济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共同讨论了新形势下城市与港口如何合力发展、加强合作,如何共同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推进港口城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我国首个“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其中,最具国际化竞争力的上海港位居首位,大连港滑落至第八位,而营口港和连云港则杀入十强。10月27日,发布排行榜的两家单位邀请“榜上有名”的多家港口参与“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圆桌会议,希望群策群力,为即将于2007年1月出炉的2006年年终榜建言献策。中国国际海运网总裁康树春介绍说,这次排名摒弃以往的单纯以吞吐量对港口进行排名的手段,对各港口的吞吐量、码头建设、航道建设、吸引投资、航线数量等13个指标的数据进行了综合考…  相似文献   

9.
章贡波 《中国港口》2002,(8):34-34,41
当前,以港口为基础建设物流中心已成为港口城市建设的重点,这无疑对我国港口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对我国港口的发展大有好处.的确,由于港口本来在这里进行增值服务既不增加操作,增加的时间也有限.因此,发展现代物流成为港口城市发展的重点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计划经济的烙印仍然存在,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尽恰当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届"中国港口: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主题定为"中国港口之海洋经济与古迹保存间的平衡",就港口城市之城市转型、港口城市之经济发展和遗产保存间的平衡、港口和社区、中国港口城市之科技和政策等专题探讨了中国港口城市的保存、管理、研究或再生等问题2017年9月15日,由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英国诺丁汉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港口博物馆承办,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AHRC)资助的第二届"中国港口:历史、文化遗产与  相似文献   

11.
<正>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物流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全球港口可持续发展中问题的挑战,支持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梳理总结国际港口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的趋势和经验,对标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为建设交通强国提出的战略,提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推动智慧港口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海外港口布局与管理国际化、吸收国际先进港口战略、强化国际合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晓兵 《中国水运》2007,7(11):23-2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海上货物运输的增加,‘十一五'计划不断推动港口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不少沿海城市都在加大港口的建设,推动港口城市的发展。参加港口建设的水工船舶也在不断增加,有效监管水工作业船舶,防止发生碰撞及泄漏对于维护港口安全,维护海上安全形势,保护海洋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港口地区的港口企业和港口城市两种投资主体,分别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和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港口投资博弈模型,分析港口城市投资行为对区域港口发展的影响。基于博弈理论证明在多港口地区,港口企业相互竞争投资港口时有唯一的纯Nash均衡解,港口城市相互竞争投资港口时Nash均衡解只存在于投资策略集合的边界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城市的港口投资规模远高于港口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投资规模,若港口城市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上升,其投资港口的意愿降低,平均投资回报率下降会促使港口城市由不投资港口变为积极投资港口。  相似文献   

15.
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时代背景下,港口在对外贸易以及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港口的发展加快了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腹地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港口的发展。本文首先提出了港口城市系统协调度的概念以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建立港口与城市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最后以南京市为例,对南京市港口城市系统的协调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港口行业没有系统健全的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指导性文件、标准规范,提出适用于我国港口行业的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要点。以当前港口行业应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分析港口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调研、收集国内外先进应急管理经验,确定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原则,从组织体制、法律基础、运行机制、保障系统等4方面着手,建立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体系、要素,进而指导港口企业扎实履行应急职责,提高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发挥应急能力建设对港口企业事故预防、救援的指导作用,对于提升我国港口企业应急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港口管理体制的改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港口法>已经颁布并即将实施,将使港口资源进一步得到有效配置,使各港口城市对港口切实行使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责,推动港口行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邮轮母港不仅仅是邮轮旅游的中心环节,也是港口经济的重要方面,同时能带动邮轮产业的发展,对港口城市的经济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近年来的"邮轮母港热"现象,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五个邮轮港口的实力,从而得到上海建设邮轮母港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前不久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人印象深刻。港口是国民经济、对外贸易、航运和港口城市的基础性设施。港口业是支撑经济、贸易、航运发展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加快自主发展先进筑港科技、先进港机、设备制造科技、创新港口管理和壮大人才队伍,努力提高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推进港口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港口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港口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科学利用长江岸线 开发九江港口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沿江开发"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下,2010年,九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逐步"把九江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的发展战略和"3年决战工业2000亿"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沿江大开发。九江港沿江港口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掀起了港口建设的高潮。"十一五"期间,九江港口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开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