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于长江上游东溪口卵石滩段的物理模型,开展了典型系列年卵石输移特征的试验。根据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卵石输移的实测数据,从动力机理出发确定砾石输移速度。以此为基础,改进了二维数值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东溪口河段卵石输移过程模拟。将计算的卵石输沙分布及泥沙冲淤过程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卵石走沙轨迹与河道内走沙基本吻合,模拟泥沙冲淤变化与该河段实测分布一致。说明改进后的平面二维卵石推移质运动模型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河道内卵石输移特性,可为解决长江上游卵石河段泥沙问题与航道整治工程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区域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投资与开发潜力,是培育长江流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的迫切需要,长江四川段航道提等升级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长江上游航道香炉滩水道实测资料的分析,提出向家坝及岷江下泄非恒定流、卵石推移质运动以及人工采砂引起的河道地貌改变是航道提等升级的三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议在未来的长江上游航道提等升级建设工程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杨祥飞 《水运工程》2012,(10):115-119
山区河流具有滩多流急、水位暴起暴落、卵石推移质普遍存在的特点,对整治建筑物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已实施的长江上游泸州—重庆河段、宜宾—泸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对长江上游河流整治建筑物新结构新材料应用、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得出多项应用实例,在该河段航道治理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这些治理经验的总结,可为其它山区河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长江上游航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为依托,对卵、砾石和精煤颗粒的形状特征进行研究,为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提供选沙依据。通过分析砂样的形状分布和形状参数,发现:(1)砂样形状主要包括类球状、类蛋状和圆盘状;(2)卵石和砾石样品的形状是最相似的;(3)砂样形状特征的描述以多个形状参数结合分析为宜。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卵石急滩消滩水力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胜发  赵晓马  王涵 《水运工程》2007,(8):78-81,92
长江上游卵石急滩经过多次整治,仍然碍航,水力指标的不确定性是卵石急滩整治不成功的原因之一。根据交通部发布的长江上游的标准船型,采用理论计算和船模试验方法,对长江上游卵石急滩的水力指标作了研究。按照概化水槽的船模试验结果率定理论计算方法的计算参数,得到叙渝段标准船队消滩水力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红霞 《中国水运》2007,5(7):90-91
以虎山滩航道成功整治为例,论述了该浅滩河床演变特点、整治参数确定、整治原则及措施,卵石推移质动床模型设计及选沙,简要介绍了通过模型试验所获得的良好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虎山滩航道成功整治为例,论述了该浅滩河床演变特点、整治参数确定、整治原则及措施,卵石推移质动床模型设计及选沙,简要介绍了通过模型试验所获得的良好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弯浅卵石滩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顺敬 《水道港口》2005,26(1):23-25
以坝油滩航道成功整治为例,论述了该浅滩河床演变特点、整治参数确定、整治原则及措施,卵石推移质动床模型设计及选沙,简要介绍了通过模型试验所获得的良好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遥  张建宝  周勤  侯极 《水运工程》2021,(9):93-100
长江上游渣角河段是典型的分汊河段,具有弯、浅、险、急的枯水碍航特性。基于渣角滩的碍航特性,提出了两汊通航的航道整治方案。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二维水沙数值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开槽前后该河段的水流及泥沙运输特性。新开航槽后,左汊分流明显,滩口段流态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来流量的增加,新槽成为泥沙主要输移路径,且新槽内仅洪水期出现少量泥沙淤积现象;同时卵石推移质运动满足洪淤枯冲和年内冲淤平衡规律,两汊航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砂卵石过渡段在天然河流中广泛存在,具有双峰型河床泥沙分布、中值粒径沿程快速细化、底坡突变等特征。目前,关于其形成机理的假说主要有泥沙颗粒磨蚀或破碎,推移质水力分选和悬移质沉降等,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砂卵石过渡段会因受到水文地貌、水利枢纽和支流水沙入汇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本文从砂卵石过渡段特征、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砂卵石过渡段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