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OECD预测美国2006年GDP实际增长为+3.6%,2007年为+2.4%;日本分别为+3.8%和+2.1%;欧元区则分别为+2.2%和+2.2%;OECD作为一个整体预计为+3.1%和+2.5%。美国住宅投资减缓将对2007年的世界经济造成温和、短暂的减缓。中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单位GDP的能耗有所降低。中国GDP增长速度仍然偏快;今年增长目标压缩到8%。下面我们引述Fairplay2006年11月23日在《Lookout》栏目中所发表的文字:当今世界“反恐战争”正在演变成拿着真枪实弹对付一个抽象的名词。世界最重要的燃气供应国在国内外都祭起能源武器,以建…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8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预计,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动荡将造成高达9,450亿美元的损失。全球经济今年和明年将分别增长3.7%和3.8%,明显低于去年的4.9%的增速。今年陷入轻度衰退。WTO警告,世界贸易今年将从2007年的增长5.5%减缓到4.5%(2006年为8.5%);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干扰不是很大。世界银行报告称,  相似文献   

3.
刘征宇 《海运情报》2005,(12):13-13
美国咨询公司Global Insight认为,受消费需求增长放慢和能源价格上扬的双重影响,200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趋缓。2004年全球贸易额增长11.2%,预计2005年增长率将回落至8%以下。2004年全球有形贸易和海运贸易分别增长5%和4.3%,预计2005年将分别增长4.1%和3.8%。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慢,未来3年海运贸易的增长率将进~步下降,预计2006年为3.1%,2007年为2.8%,2008年为2-3%,2009年将回升至3.1%。  相似文献   

4.
一、亚太地区石油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 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迅猛,2006年中国GDP增长10.7%,印度增长9%,越南8.17%,巴基斯坦的GDP增长率继2005年达到8.4%之后,2006--2007财年预计在7%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GDP增长率也在5%以上。预计在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大约有7个国家的GDP年增长率将在5%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远洋航务》2007,(2):87-87
世界货币基金(IMF)最近发表的报告称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经济上领先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们在2007年1月8日国际结算银行的会议上,都一致,认为世界经济2007年将连续第5年强劲发展。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8%,由于美国经济有所减缓,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略放缓为3.2%。10国集团主席称,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保护主义倾向、全球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油价和商品体格等都是威胁前景的危险。这些危险发展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大。但每一种危险因素一旦成为现实,都是对世界经济的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6.
数字     
1.2% 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别上升4.9%、5.5%、0.2%,转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别增长5.6%和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球港口贸易压力激增 近5年,全球GDP每增长1%,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就会相应增加大约2.8%。在中国,GDP每增加1%,集装箱贸易量就会增加大约3.5%。  相似文献   

8.
经合组织(0ECD)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称,发达经济体将从2013年中期开始逐步复苏,并延续至2014年全年。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国今年GDP增速可能会放缓至1.9%,但2014年增速则可能会达2.8%,并创2005年以来最佳水平;OECD将日本今年GDP增速预期上调至1.6%,去年11月时为预期增长0.7%。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洋航务》2007,(4):78-78
Feamleys月报介绍各主要国家及经济体的GDP变化如下:日本+2.1%、欧元区+3.3%、美国+3.4%、中国+10.4%、韩国+4.0%、印度+9.2%、巴西+3.2%、俄罗斯+6.5%。从以上数字可见,世界经济特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强劲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一年。在经济方面,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上年增长10.7%,远远超过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7%的增长率。在贸易方面,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连续5年保持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王传成 《集装箱化》2008,19(8):30-33
0 引言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良好,全球贸易继续保持平缓增长的发展趋势。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4.9%,高于上年的3.8%;我国经济增长11.4%,外贸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23.5%。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次贷市场危机逐渐波及到主要发达囝家经济体,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新兴市场地区受中国因素和消费需求因素的强烈驱动实现快速增长,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2007年美国经济放缓对我国出口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上游,为大西南东向出海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2004年,平南县跻身“全国县域经济西部百强县”行列,2007年度获广西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42.29亿元,比增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1亿元,比增29.7%;财政收入完成2.63亿元,比增19.4%;二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7.3:33.4:39.3调整为27.0:33.8:39.2,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5%,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1.欧盟钢材市场 欧盟2007年经济和2006年一样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势头,2007年第一季度欧盟经济景气指标创下六年以来新高纪录。2007年欧盟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6%,与2006年2.8%相近,2008年经济景气指标将保持下去。2007年欧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2006年持平,达到5.8%,2007年人均钢材消费增长率也和2006年相当,达到2.3%。  相似文献   

14.
陆燕 《海运情报》2008,(1):17-19
据IMF统计,2001~2006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5%、3.1%、4.0%、5.3%、4.8%和5.4%。特别是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取得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增长,而且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也空前之多。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银行发表《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表示虽然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如果有关方面举措不当就可能导致经济再次衰退。报告预测,世界经济2009年下降2.2‰但2010和2011年将分别增长2.7%和3.2%。其中,发展中国家复苏相对强劲,未来两年的GDP增速分别为5.2%和5.8%,高于2009年的1.2%。  相似文献   

16.
杨秋平 《集装箱化》2012,23(12):39-39
1 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2012年10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5亿t,同比增长8.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5亿t,同比增长2.3%;内贸货物吞吐量6.0亿t,同比增长11.1%。同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8万TEU,同比增长7.8%。  相似文献   

17.
杨秋平 《集装箱化》2013,24(1):39-39
2012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亿t,同比增长8.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5亿t,同比增长4.4%;内贸货物吞吐量5.9亿t,同比增长10.7%;同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8万TEU,同比增长9.0%。1—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累汁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49万TEU,同比增长8.3%;1—10月,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航线、内支线和内贸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9%,20.6%和16.3%,外贸航线中的欧洲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5.1%,美国航线集装箱吞吐赶同比增长1.6%。  相似文献   

18.
王岚  周翔 《集装箱化》2007,18(1):4-7
集装箱海运需求与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有关数据(见表1)显示,世界经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世界海运量将上升1.6%,而集装箱海运量增长2%以上。2003年世界集装箱海运量为8400万TEU,同比增长10.5%,2004年增幅上升到14_3%,为9600万TEU,2005年更是突破了1亿TEU,增幅10.8%。2002—2006年世界集装箱海运量见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5年增长5.1%,预计2007年将增长4.9%(见表1)。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航运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克拉克松统计,去年全球海运贸易量约为75.36亿吨,预计今年将达到77.65亿吨(见表2)。[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对航运业来说很具标志性,特别是对集装箱运输而言。根据PIERS全球智能解决方案库的数据,2007年从东北亚(包括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下降了1.5%,相当于12.7万TEU;但东北亚到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进口量却增长了8.9%,相当于21.5万TEU;而通过墨西哥湾进口的集装箱量由于基数较小,增长率也达到12.6%。但即使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增长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