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月22日,舱容12,000m3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江口02"号在道达海洋重工(集团)启东基地顺利下水。12,0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是道达集团与荷兰著名工程船建造公司IHC联手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建造的首个特种船项目,也是道达承建的国内第一艘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特种工程船,属于耙吸式挖泥船中的高端产品。  相似文献   

2.
正11月24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长江航道局正式签订一艘13800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当天,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长江下游12.5 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6 000 m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也实现入坞铺龙骨。  相似文献   

3.
自航耙吸挖泥船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在疏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北方港口冬季普遍存在结冰期,冰期疏浚施工溢油危险因素较多。文中分析了自航耙吸挖泥船冰期施工存在的溢油风险,提出了自航耙吸挖泥船溢油预防措施,结合自航耙吸挖泥船和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施工工艺给出了溢油事故发生后的新处理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溢油事故也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自主建造的自航耙吸挖泥船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耙吸式挖泥船耙管显示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采集相关耙管信号,经过运算后用图形的方式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出疏浚耙管位置,进一步提升国内自主自航耙吸挖泥船的电气自动化程度。经实船应用,该装置显示直观,运行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疏浚粉细砂时普遍遇到装舱效率明显降低的情况,通过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在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采取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单独使用单耙和双耙时自航耙吸挖泥船的粉细砂装舱效率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在相同施工时间下,采用单耙和双耙进行混合施工比单独采用双耙施工,自航耙吸挖泥船对于粉细砂的装载量提高了7%,表明采取单、双耙混合施工能有效的提高粉细砂的v装舱效率。  相似文献   

6.
《港口科技》2010,(1):49-49
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号”12月3日顺利下水。挖泥船舱容为13280m3,是目前长江航道最大的自航式耙吸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沿海港口以及长江航通的疏浚和吹填作业。  相似文献   

7.
陆元龙 《船舶》2004,(4):63-64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航道清淤、疏浚、整治、港口建设、水利治理等项目工程的启动,国内市场对耙吸式挖泥船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先后从荷兰购进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数艘。同时国内也改装了数艘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并制造了一批1500m^3的耙吸式挖泥船。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耙吸式挖泥船的拥有量,同时也通过引进、吸收、消化,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设计、建造耙吸式挖泥船的能力。由于国内设计建造或改造的挖泥船与国外购进的挖泥船在性价比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在使用及维护成本上的优越性也决定着今后国内设计、国内建造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船舶》2019,(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黄埔文冲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国内首艘采用双速比推进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9"顺利出坞。"长鲸9"是长江航道局建设的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的大型耙吸挖泥船,是继"长鲸7"后打造的又一型用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及长江口特殊环境条件和疏浚土质的耙吸挖泥船。"长鲸9"可在  相似文献   

9.
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具有机动性好、抗风浪强和效率高等优势,并且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即便是风浪比较大且无掩护的河口或者滨海也可以正常运行,所以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特别是随着我国研究的深入,我国自主设计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也逐渐交付使用。因此,加强其维修和管理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其维修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耙吸式挖泥船是一种装备有耙头挖掘机具和水力吸泥装置的大型自航、装舱式挖泥船。文中阐述了挖泥船耙头主要施工功能与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初步设想,根据耙头的型号进行研究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挖掘粘土效率的母的。  相似文献   

11.
新造船舶     
《船舶工程》2008,30(6)
全球首制12000吨自卸驳船在南通交付;“中油海9”号自升式钻井平台交工;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交付使用;熔盛重工两艘巨轮同时开工;全球最大改装FPSO交付。  相似文献   

12.
陆元龙 《船艇》2003,(10):34-37
近年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环境保护、航道清淤、疏浚、整治、港口建设、水利治理等项目工程的启动,国内市场对耙吸式挖泥船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先后从荷兰购进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数艘。同时国内也改装了数艘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并制造了一批1500立方左右的耙吸式挖泥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特别是在跨度较大的深水航道疏浚施工中存在的严重超挖废方问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湄洲湾30万吨级主航道疏浚施工中采取RTK无验潮、多波速测量和分层定深开挖等技术,对潮位数据、动态分层定深和测量成果等进行分析,对潮位观测站数据与施工船舶RTK无验潮实时数据进行对比纠正,探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挖深精确控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上海航道局与中交机电局、荷兰Royal IHC公司签订总承包和设计合同,投资建造两艘6 500 m3自航耙吸挖泥船。两艘船长108.7 m、型宽24.5 m、型深7.6 m,是带有双机双桨、双导管、单甲板,设有艏楼甲板、球鼻艏的自航耙吸挖泥船,适用于深海取砂、建设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疏浚和吹填工程,并兼做海洋维  相似文献   

15.
耙头是耙吸式挖泥船的主要挖泥工具。随着耙吸式挖泥船的发展,从一九五九年起国外一些主要的造船国家,就对耙头作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和实船试验。我国自“劲松”号,“险峰”号、“航浚”一号等耙吸式挖泥船建成后,东海船厂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对耙头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工作。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该厂共作了  相似文献   

16.
刘厚恕 《船舶》2012,23(4):83-84
2010年,尽管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建造依然火红,而国内外绞吸挖泥船的建造则更为壮观,2008年国际性金融风暴对该领域造成的影响已几近消融。这一年,仅杨德努集团就有3艘功率23 520 kW的超大型自航  相似文献   

17.
姜有华 《中国修船》1995,(5):12-14,24
介绍了87A型可拆式耙齿的研制,在“津航浚109”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上的试用结果表明:该耙齿结构合理,耐磨性能好,更换新齿非常方便,是国内首创的先进技术,天津航道局自航式挖泥船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耙齿。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12日,亚洲首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从广州港中船黄埔文冲船厂出海,于11月13日展开首轮试挖作业,正式进入性能检测阶段。"长鲸7"由长江航道局主持开发,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完成,主要用于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疏浚保畅任务,并可服务于长江口及沿海港口疏浚、维护吹填等工作。"以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长鲸7'可以说是亚洲第一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长鲸7"监造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20.
数字     
2000立方米/小时 6月8日,我国第一艘专门用于三峡库尾航道清淤的大型挖泥船在武昌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船是我国首次研发的内河自航绞吸式挖泥船,预计明年8月可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