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在不同层间接触情况下加铺层的受力及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加铺层板底弯沉盆形状系数计算出层间结合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系数能很好地反映双层道面之间的层间结合程度,当层间结合程度不良时会导致加铺层弯沉值及板底应力变大,且距飞机轮载越近,其影响程度越大。因此,在进行机场道面加铺层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万希存  孔大庆 《公路》2002,(9):116-118
修建机场道面和公路路面加铺层是恢复机场道面和公路使用品质的重要形式。在荷载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机场道面和公路路面经过长期的使用变得起伏不平,给加铺层的厚度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将统计学原理应用于机场旧道面和公路路面加铺层的厚度设计,对加铺层的厚度设计进行优化,完善了加铺层的厚度设计方法,取了良好的效果,做到了技术可靠和经济合理的统一,其基本原理对道面的刚性和柔性支设计均适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中国机场旧水泥混凝土道面沥青加铺结构尚无成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体系,以及现有机场加铺工程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机场日益复杂的交通、荷载、气候及运行条件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指出国内多个机场旧水泥混凝土道面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基于飞机在不同飞行区域的行驶特性进行沥青加铺结构分区域差异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多次加铺的复合道面加铺层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值的问题,利用ABAQUS建立了多次加铺和一次加铺至相同厚度的复合道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道面模型的力学响应,得出结论:新旧道面的层间状态对剪切力和拉应变的影响较大,将新旧加铺层简化为同等厚度的沥青道面的计算结果将偏小,将会导致设计偏于不安全。根据多次加铺的复合道面层间最大剪应力沿道路深度的分布点位和变化趋势可知:加铺沥青层后,原道面层间剪应力减小,但无论加铺几次,面层剪应力均最大;随着加铺次数的增加,沥青道面层间最大剪应力逐渐增大,并且在层间接触处出现突变,突变值随加铺次数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加铺沥青层并没有改善道面表层的受力状态,相反,随着加铺次数增加,层间结合状态和复合荷载作用等的影响增大,反而会导致表层应力增大,最终加剧表层损伤。  相似文献   

5.
Novachip超薄罩面技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滑、降噪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及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加铺。结合Novachip超薄罩面技术在亚洲第二长大隧道麦积山隧道道面防滑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从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前后路面各项性能的变化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Novachip超薄罩面施工后路面抗滑能力、平整度及路面噪音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日本机场沥青道面加铺半柔性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日本学者对半柔性材料进行机场道面的快速修补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主要介绍日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近况: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半柔性材料的力学特性;在其基础上,大规模地铺筑试验道面,进行飞机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以掌握半柔性道面的施工性能及路用性能;以应变为控制指标,结合有限元法和多层弹性层状理论,提出机场沥青道面加铺半柔性材料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旧水泥混凝土道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善道面使用性能、提高道面使用寿命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主要问题是如何防止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利用断裂力学及疲劳断裂力学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后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种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5,(8)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结构的足尺9块板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结构接缝处的应力和弯沉情况,研究了接缝传荷系数随接缝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接缝处的应力、弯沉及传荷系数随接缝刚度呈S形曲线变化;挠度传荷系数与应力折减系数呈良好的一阶指数增长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道面上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防止或延缓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较常用的方法是在旧水泥混凝土道面和沥青铺层之间设置防裂层或者增大加铺层厚度。  相似文献   

10.
建立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加铺沥青层前后的两种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380-800F和B737-800两种通用机型轮载作用下,考虑多轮荷载的影响,分析道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包括道面表面弯沉、沥青层底及水泥混凝土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结果表明:3个力学量的分布规律与轮载的布置位置相关,且受到多轮荷载效应的影响;加铺沥青层后改善了道面结构的受力状况,加铺层设计时可将沥青层底及水泥混凝土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路面重铺施工方式带来的作业周期长、运输量大、资源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对应用SY4500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沥青路面大型施工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工艺流程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科学合理使用重铺机组能确保施工质量,延长重铺路面寿命。  相似文献   

12.
该文借鉴国内对水泥混凝土面板加铺沥青面层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方整块石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在方整块石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路面的方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并对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枢纽型机场是中枢航线网络的节点,是航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现阶段国内大型机场均进入新建和扩建高峰期。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具有旅客流量大、出行方式多样、组织流程复杂等特点。如何分析陆侧道路系统;如何组织高效便捷的陆侧道路交通;如何拟定科学合理的道路方案,是枢纽型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考虑的重点问题。该文通过对首都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根据首都机场航站区规模和总体布局条件,分析航空旅客交通特性,提出了陆侧道路系统分析思路和原则,引申出来的"三主三辅"、"逐级分流"、"复循环路"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可以为多交通流线、多层面交通衔接转换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也可为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改造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盾构法隧道穿越机场跑道沉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盾构施工穿越虹桥机场跑道工程,采用数值方法对上海软土地层盾构穿越机场跑道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模拟,并和现场实测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进一步减小地层扰动影响措施,成功地应用于盾构穿越机场跑道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基分期扩建道面工程防治不均匀沉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土地基上建设道面工程,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是经济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之一。但在不同时期扩建的道面建筑物,在新老道面结合部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道面工程病害,危及使用安全。通过软土地基排水固结加固处理的机理分析,结合机场道面工程的实例分析验证,提出经济有效且方便实用的预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防止寒冷地区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冻胀问题的施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寒冷地区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施工质量,在对道面容易发生的冻胀、翻浆和冻融等破坏问题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不但从施工气温、保温措施等基本要求方面提出了施工对策,而且从土方工程施工、混凝土道面工程施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可为同类施工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贵州毕节机场岩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通过对贵州毕节机场岩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阐述了其岩溶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了对机场工程建设的不利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现机场沥青道面施工的目标,通过从工期、沥青拌和厂的设置等方面对机场沥青道面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沥青拌和厂的选择与设置的基本要求:又从总工程量、沥青储存设备等方面对沥青拌和厂的设置及设备的配置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指出了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市机场南路宝安立交跨线桥为例,基于钢-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桥的结构特点,论述了结构的选型、尺寸拟定、计算分析、钢结构制作及施工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影响结构受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