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07,(6):64-64
我国将对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开展区域生态研究,以保护沙漠公路两侧的生态林工程。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境126km路段内共有隧道7座,全长11.36km,在海拔4200m的雪域高原上,是我国目前密度最大的高原公路隧道群。此处地理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经过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和施工人员3年零7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将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公路隧道群打通,使川藏公路海子山至竹笆笼段避开了原来的危险地段,缩短里程30km。  相似文献   

3.
陕西秦岭终南山高速公路隧道,其建设规模目前是举世无双,它是我国自行勘察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监理、自行运营管理的一座最长的公路隧道。它的修建情况、技术标准,尤其是科技创新是我国公路界的财富,也是世界隧道方面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隧道建设》2013,(2):164
共(和)玉(树)鄂拉山隧道全长9 330 m,是国内乃至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公路隧道,也是共玉公路头号重难点工程。中铁五局五公司承担了进口段5 145 m的施工任务。隧道地处高寒缺氧地区,海拔4 300 m,科技含量高,高原又加多年冻土的自然条件,使施工遇到了很多世界性的全新技术难题。一、用黑色防晒网隔断太阳辐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热量高。五局标段位于隧道进口,洞口浅埋段地处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原山区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原因,以2016年—202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灾害与公路断道的关系,得出了该地区典型灾害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为洪水水毁、崩塌、泥石流、滑坡,断道风险由高至低为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水毁的结论,并揭示了高原山区地形地貌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质、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提供的物源条件与降雨耦合是诱发公路典型灾害的主因,且断道多发生在雨季5月—9月,灾害频繁爆发时段较雨季延迟。基于此分析,从灾害防治、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高原山区公路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6.
眭海清 《公路》2001,(3):77-79
秦岭终南山隧道长18km,是我国目前设计的最长的公路隧道,该文通过对几种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推荐出一种技术可行、工程造价较低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汤乾忠 《公路》1994,(10):25-27
中梁山隧道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公路隧道,为了确保隧道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套包括监测,监控,通风,照明,火警,消防等的机电工程系统,除介绍这套系统工程外,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对隧道机电工程的系统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系统分析对公路隧道机电工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北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原冻土的成因、特性,探讨其对公路路基、路面及结构物的影响,提出判别及处治措施。指导高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5,(2):107
<正>近日,世界最长高原冻土公路隧道——共玉公路鄂拉山隧道进口掘进至分界点,比计划提前45 d。鄂拉山隧道全长9 330 m、海拔4 300 m,穿越多年冻土地段,地质条件差,工程地质极其复杂,集大涌水、岩溶、滑坡、破碎岩体、Ⅴ级冻土、断层等不良地质为一体,严重影响施工安全,是共玉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共玉公路是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构建的"一纵一横两联"生命线公路通道的重要路段,也是交通运输部西部大通道"八纵八横"中的一横,它的建成对充分发挥国道干线路网的主骨架功能,提高青海公路网交通整体水平有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10.
马翊 《路基工程》2013,(5):181-184
以甘孜县麦达公路近年来的水毁情况调查为背景,归纳了高原山区公路的水毁类别,分析了高原特殊环境下的水毁成因,提出了防治公路水毁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通过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设计中掌握公路附近湿地的地下水流特征才能确定盲管的管径和铺设密度。为此,在对郎川公路和若尔盖湿地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在典型地区进行抽水试验获得实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得到地下水流模型,从而进行盲管排水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公路》2004,(9)
青海最长公路隧道贯通青海省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青砂山隧道 ,经过 2 0个月的艰苦施工 ,于 8月 1 6日正式贯通。青砂山隧道是青海省正在建设的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 ,全长 3340 m。隧道平均海拔30 0 0 m以上 ,属高原季节性冻土隧道 ,路线穿过 4条大的地质活动断裂带 ,涌水量大 ,给施工增加很大难度。自 2 0 0 2年 1 2月开工以来 ,广大建设、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发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 ,强化建设管理 ,克服重重困难 ,采用了柔性支护体系结构复合式衬砌、AEA抗裂防水膨胀剂膜筑混凝土衬砌新技术、新工艺 ,保证了工…  相似文献   

13.
《当代汽车》2006,(8):101-101
成都—康定—新都桥 从成都出发经成雅高速公路抵达雅安,曾是西康省省会的雨城雅安,以“雅雨、稚女、雅鱼”三绝而闻名于世,自古以来就是川藏、滇藏的咽喉,也是古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门户和必经之路,穿越国内最长的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41公里),阴阳两重天后到达大渡河(川西最大最深峡谷),远观泸定铁索桥寺氏达甘孜州首府——康定古城。翻越塞外屏障折多山(海拔4750米)辛氏达新都桥,这一路上高原藏家风情越来越浓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路基工程》2005,(4):23-23
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工程师大会“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论坛”上表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现已攻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高原铁路建设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5日上午,沪蓉西高速龙潭隧道右线胜利贯通,这是湖北省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  相似文献   

16.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原则与设计高度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金钊 《公路》2006,(10):54-58
青藏公路是我国高原多年冻土区最具代表性的公路,从1973年交通部成立青藏公路科研组起,已经对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与路基设计高度等问题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路基设计原则与路基设计高度是困扰在多年冻土区进行公路勘察设计的工程师们的关键参数,也是保持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它不仅影响路基稳定性,对工程造价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就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原则与路基设计高度等问题的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边坡生态恢复越来越重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新材料的应用也迅速发展。针对边坡生态建设所处的地质特点、分布范围等特点,采用新材料满足张家口坝上高原公路边坡生态建设,以科技示范展示边坡生态恢复。总结该地区公路生态建设新材料的应用,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冻土路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正常使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有高含冰量冻土与地下冰分布的青藏公路,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和区域环境更为严峻。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只有掌握的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才可保持冻土路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05,(6):193-193
近日,由交通等部门共同建设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面完工,一条世界上最长的穿越流动沙漠的绿色走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公路两侧,是由沙拐枣、梭梭等沙漠植物构成的436km长的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20.
章金钊  李祝龙 《公路》1999,(11):47-49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冻土区,约140多万km‘,占我国多年冻土总面积的60%以上。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14.6%。青藏公路始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经格尔木市、那曲镇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37kpe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丹东至拉萨公路在青海、西藏境内的重要路段,是我国内地通往西南边疆的重要国防经济主干道。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长1147km,由北至南穿过生态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的高原多年冻土区63O多km,其中多年冻土连续分布区528.5km公路所处线位海拔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