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上次的简单介绍,大家对于汽车空气动力学和气动阻力想必有了些认识。但是关于赛车的下压力,可能大家还不清楚它的由来和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2.
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给赛车带来的改变,令每年的F1都进行着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大战,每一支冠军车队都是在空气动力学改进上取得重大进展的车队。大家最熟悉的增加下压力的方式就是设置前后尾翼。就F1来说,尾翼一般都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一般的尾翼是采用组合翼的方式来进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化。可以根据赛道不同对  相似文献   

3.
F1赛车尾翼形状类似前翼,但并不完全相同。外形会因各个车队的设计改进而不同,其作用都是产生下压力。最近,国际汽联一直在努力推广双尾翼的方案,其学名叫做“中央下潜气流产生翼”。为什么要应用这个方案,又有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4.
正新规则下各支车队又准备了什么秘密武器来应对?2017赛季,F1将迎来重大的技术改革,这也是自2014赛季以来F1赛车变更为涡轮增压动力单元之后的最大变动。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车身和轮胎双双变宽,这会给赛车带来更大的下压力和抓地力,使得赛车单圈用时能够提升5秒左右。而面对规则的大幅修改,各支车队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正Q:为什么F1没有采用四轮驱动的赛车?追风的胖哥A:在F1的历史上,四轮驱动的赛车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将四轮驱动这种驱动形式第一次带上F1赛场的是1961年的Ferguson P99赛车,它来自现代农用拖拉机之父Harry Ferguson。Harry Ferguson开发了汽车用的四驱系统并将这套四驱系统运用在了F1赛车上,他希望来自农用机械的四驱系统能为赛场上的F1赛车带来质的飞跃。但这项创新似乎生不逢时,恰巧在那个时候中置发动机的引入引发了F1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摩联(FIM)主办的Moto GP又称世界公路摩托车锦标赛,是水平最高的公路摩托车系列比赛,被称为"两个轮子的F1"。该项赛事在2002年由GP500赛事转化而来,截至2018年底已经举办17届。2019赛季于今年3月10日在卡塔尔赛道举行开幕赛,全年将在世界各国19个分站拉开漫长的战线。新赛季的劲爆战车有哪些看点?搭载并列四缸发动机的车型还能抗衡V形四缸赛车吗?Moto GP赛车的最新热门技术是什么?赛车与市售版到底有什么区别?别急,且让我们在赛场之外,泡上一壶茶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运动》2011,(8):42-43
电动车在大多数人们心中基本是一个代步工具,而且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代步工具,更有甚者有的人对其不屑一顾,或者完全没有信任感,更不用说一辆跑车以电能完全驱动了。跑车是什么?一定要具有运动元素,换句话说一定要在速度上取得领先。赛车呢?不用说肯定是更加高端的一个领域,那么以电能驱动的车辆可能实现吗?据我所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辆赛车是以纯电能驱动参加国际性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凭借优异的表现,力帆KP150可谓广受好评,特别是KP150赛车问鼎2013CRRC年度冠军,更是令其名声大振,一提力帆KP150,懂车的人都直竖大拇指,对其称赞不已。那么,力帆2014年隆重推出的KPR——这款一听名字就和KP颇有渊源的车,又是怎样一款车,表现又如何呢?在我们深入剖析力帆KPR之前,很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KPR的开发背景,以便对它有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KPR是一款入门级赛车,流线型的设计,极富肌肉感的车身是其最亮眼的地方。KPR的问世与近年来入门级赛车逐渐受到消费者欢迎有密切关系。许多初级用户将目光锁住了入门级赛车,而用户的眼光就是企业前行的方向,因此,本土品牌力帆携手国内顶尖设计力量打造了这款150级别入门级赛车。除了聘请国内最强的赛车团队做顾问之外,力帆更紧密把设计团队、赛车团队和工厂的工程师团结在一起成立了专业组,历时两年,经过无数次测试,实战3场CRRC比赛,最终使得KPR150(LF150-10s)这款入门级赛车问世。在性能方面,虽然与飞驰在赛道上的赛车那种极限性能无法相提并论,但赛车的众多先进技术在经过商品化处理之后均悉数应用在KPR这款入门级赛车上,因而使其既有赛车的特性,又适用于生活,很受青年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参加201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赛车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优化设计,包括油底壳的类型确定,油底壳、机油罐以及油饼的实体建模,以及油管、接头、机油泵的布置与连接设计。通过对赛车发动机油底壳的优化设计,大大减低了发动机的重心,改善了发动机的润滑,提高了赛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龙夫 《世界汽车》2001,(8):49-50
谁都无法忘记,在20世纪的车赛中,风驰电掣的赛车因为中途进站加油而造成的种种遗憾;在20世纪,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而赛车带给环境的污染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困惑;赛车的速度的确激动人心,但高速行驶的危险性也是令20世纪的赛车界内外最头疼的事……这一切"赛车问题"以及未来的车赛,在新世纪会有什么改变呢?  相似文献   

11.
正Q;前两天和在美国的朋友一起看了美国纳斯卡赛车比赛,说实话并没有看明白也感觉没什么意思,能简单介绍纳斯卡赛车吗?以及为什么在美国那么火爆呢?提问者:天津人在芝加哥A:美国纳斯卡车赛是一项在美国非常流行的汽车赛事,每年有超过1.5亿人次现场观众观看比赛,电视收视率更是远远超过棒球、篮球和橄榄球等体育运动,因此有人称它为美国人的"F1"比赛。纳斯卡源于上世纪40年代,这些为谋生计而不得不铤而走险的美国南方乡亲们,创建这个比赛的目的十分纯粹,那就是速度。只有更快的速度才能逃脱掉警察的追击。速度在纳斯卡就是检验一部赛车优劣的唯一标准,这就是美式赛车文化对极速追求的根源。纳斯卡的赛道为了让赛车达到极速,往往被设计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11日F1加拿大大奖赛上,发生了惨烈的一幕:赛事进行到26圈,宝马车队车手库比卡的赛车在直通高速状态下突然失控,赛车径直撞上了场边的水泥护墙,车身瞬间粉身碎骨,滑过赛道再撞向另一侧的护栏,停在了缓冲区上。万幸的是库比卡居然没什么大碍,仅仅是扭伤右脚踝而已。这不得不让我们惊讶,究竟是怎样的安全技术使其幸存呢?  相似文献   

13.
正Q:前一段在上海看了人生首次F1比赛,为什么赛车出发顺序称为"杆位"呢?A:赛车是一项争分夺秒的运动,以更短的时间完成赛事便是赢家。一般来说,一场赛车赛事有排位赛和正式比赛,杆位(Pole Position)就是指在排位赛中做出最快单圈成绩的车手,获得正式比赛第一位起跑发车的资格。通常杆位这一词汇适用于场地赛,也就是十几辆车,甚至数十辆车同一时间发车的赛车运动。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场地汽车越野赛,同时发车的只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6,(9):135-139
发动机是决定一辆F1赛车性能高低的首要因素,而变速器则使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得到有效利用。在探密F1赛车系列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壳牌带领我们进入复杂多变的F1发动机的无穷世界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06,(9):24
装备标致赛车发动机的908RC概念车诠释了未来豪华赛车的理念,集合动力性能,舒适性,豪华特点和环保特性。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童年梦想,而我的儿子却偏偏是梦想成为一名赛车手,这让我们这个普通家庭觉得有点像是天方夜谭。不过,稀里糊涂中刚刚满7岁儿子刘文龙竟然入了赛车队,搞得夫妻俩三天两头泡在赛车场。辅导孩子学习已经很辛苦了,现在又因为赛车把我们的周六、周日全被占用了,父母成了他的"跟屁虫"。话说回来,谁不知道赛车是烧钱的,可现在哪里有时间去琢磨呢?接受赛车的学前教育眼看着儿子一天天进步,父母不知有多开心,将来的事儿,走一步再说一步吧。至于儿子为什么会迷上赛车,可能只有我这个做父亲的才最清楚。珠海是中国第一座拥有赛车场的城市,也是最早开始赛车运动的地方。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由于进气限流对发动机性能造成的影响,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减少进气阻力,需要对赛车进气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文章利用CFD分析方法对赛车进气系统参数进行内流场优化仿真,选取20°入口锥角、7°出口锥角、315mm的进气总管、3L的稳压腔及80mm的进气歧管等参数,自制碳纤维进气系统。设计的赛车进气系统通过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实车比赛完成了所有比赛项目。经过CFD设计开发,提高了赛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轻量化水平,对于指导大学生方程赛车进气系统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由于进气限流对发动机性能造成的影响,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减少进气阻力,需要对赛车进气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文章利用CFD分析方法对赛车进气系统参数进行内流场优化仿真,选取20°入口锥角、7.出口锥角、315mm的进气总管、3L的稳压腔及80 mm的进气歧管等参数,自制碳纤维进气系统.设计的赛车进气系统通过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实车比赛完成了所有比赛项目.经过CFD设计开发,提高了赛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轻量化水平,对于指导大学生方程赛车进气系统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委会相关赛事规程,对赛车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标定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确定了进一步优化电子控制系统的方案,即使用电子节气门来进行分段控制。  相似文献   

20.
拉力赛是一种汽车极限运动,在比赛过程中,车辆的性能几乎达到极限,所以能做出平时驾驶无须使用也无法做到的动作。这些动作对观众的视觉、听觉是极其强烈的冲击,观赏性极强。每年,FIA 都会专门针对前一年比赛的情况,制定出最新的赛车改装标准。各国的赛车运动机构再根据这些标准,向参赛选手提出相应的规定。这使得比赛中所用车辆的动力、操控和安全性都大大超过了原厂车,但在那花花绿绿的戎装下面,到底有哪些"秘密武器"呢?就让我们走进这些拉力赛中的"战车",来了解一下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